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江蘇遇60年罕見大旱:龍蝦減産螃蟹瀕死(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6日 04: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因為乾旱,明祖陵地宮露出水面。

  331年前,黃河奪淮,水淹明祖陵和泗州古城——此地屬今日江蘇盱眙;331年後的今天,江淮大旱,淮河、洪澤湖水位告急,明祖陵地宮探頭露臉。

  旱情在盱眙俯拾皆見!

  當地明祖陵鎮,小麥高不足膝;乾涸的水溝裏,抗旱的農民奮力踩鐵鍬,就是挖不動土;農民們擔憂,小麥歉收之後,6月10日前後的插秧,會因為乾旱而耽誤。

  在城裏,我們可能感覺不到乾旱

  但乾旱就在我們身邊

  似乎一夜之間,乾旱突如其來:2009年的華北大旱如此,2010年的西南大旱如此,今天的長江中下游乾旱更是如此。

  説突如其來,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城市裏,乾旱似乎只是在“局部”。哪怕出門幾十里就是無法耕作的土地和無法養殖的魚塘,但只要自來水管裏能夠出水,很多人對乾旱是沒有太多感覺的。

  而在蘇北,那一塊塊龜裂的土地,那一張張農民焦灼的臉,當身臨其境時,我們的感覺是那樣的揪心——他們正在承受的,是一場60年來罕見的旱情!

  乾旱會緩解的,令人震驚的這一幕會過去的。但是,我們不能逐漸忘卻……

  一座本來泡在水下的陵墓……

  水下皇陵“露臉”後得注水保護問題是水灌進去又幹了,只好再灌

  抽水淹池,才過了4天多,地宮拱門又露出來了。昨日上午,記者探訪盱眙縣明祖陵陵園,地宮漢白玉橫樑上,300多年前留下的硃砂歷歷在目。半月形的水池已見底,淺水裏有成群的小魚游動。拱門下的一汪水裏,一條小魚在翻肚掙扎。

  在當地人楊軍記憶中,1991年發大水,明祖陵陵園內,水超地面10多厘米。後來洪水消退,明陵地宮所在的水池,水深一度有1米多。他預料不到,20年後陵園遭旱災,水下皇陵會露臉。如今,陵園內,不乏有聽聞風聲,前來看熱鬧的外省遊客。

  明陵園管委會副主任陳義友説,他們一直在注意水位變化,5月19日,第一次發現地宮的拱門和甬道浮出水面,“300多年來,這是頭一回。”當天上午,管委會就向縣裏作了彙報。

  明祖陵是朱元璋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的衣冠陵,祖父母的實葬地。按當地人的話説,地下的寶貝不計其數。“儘管文物考古價值很大。上級領導慎重考慮,還是決定抽水恢復原貌。”陳義友説,這其中,既有不易開挖的因素,更有永久保存文物的用意。

  5月20日晚,管理人員抽水入池。但地宮的水位在地下接通附近的湖域河域,才幾天過去,皇陵又露臉了,“今天下午就抽水,要繼續保持原有的文物環境。”陳義友説。

  一塊本該豐收的土地……

  一位種糧大戶正在帶人“抗旱”

  他足足虧了150萬

  種糧大戶王印石損失慘重。在小麥種植區,除非等到收割,地裏幾乎看不到人,但在明祖陵鎮明祖陵村鄉道旁的旱溝裏,記者遇到了65歲的王印石,他在指揮一幫農民“抗旱”。

  一個老農用力踩著鐵鏟,想把溝挖得更深,但腳下都是硬土。“根本就挖不下去。”在他們身後,是更多的旱溝,還有大面積的“矮麥”。麥穗齊平,但又青黃相雜。走進地裏,小麥都不及膝蓋高。在盱眙多個鄉鎮,記者看到絕大多數的麥地,長的都是這種“矮麥”。

  “往年,包括去年,麥子都是齊腰高。畝産八九百斤。”出租農地的于保友説。今年的情形,王印石沒有預見。這片農田本算肥沃,靠近洪澤湖和溜子河,引水灌溉起來容易,去年冬天,他和另一朋友在這裡承包了3200畝地。“算得上是盱眙數一數二的種植大戶了。馬路兩邊,這一大片全是我的。”

  王印石搞農場承包11年,這是第一次失手,他的焦灼寫在臉上。拔起幾棵最矮的青麥,長約25厘米,“正常的麥子是這個3倍長,穗也更長更粗。”王印石説。

  即使畝産800斤,也是個不錯的收穫。但如今,平均畝産300斤都不一定能有。“1斤就是1塊錢,一畝地少500塊,3000多畝就少了150萬。”王印石欲哭無淚。他的賬本裏,一年的承包經費是230萬,種麥成本則是140多萬。

  一片本應豐美的水域……

  石臼湖的螃蟹呢?

  缺水就不能脫殼,最後可能死亡

  “我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乾旱!”53歲的溧水縣水産良種場養殖大戶張躍明站在水塘邊愁眉苦臉。

  在他的身後,正常蓄水十幾米深、面積達207平方公里的石臼湖已乾涸見底。湖裏29100畝圍欄養殖螃蟹的灘塗嚴重龜裂,湖底現出一道道八九厘米寬裂紋。

  “我承包了170畝的水面繁殖鱖魚苗,還養螃蟹,投入80萬元。”張躍明説,今年洪藍鎮就沒有下過雨,石臼湖也幹了,魚塘無法換水,只好把兩三個塘的水抽到一個塘,再不下雨,水沒了,魚就死完了,連本也收不回來,現在已虧50多萬了。”

  “我也沒見過這麼大的乾旱。”站在魚塘裏撈水草的一位60多歲的老師傅説:“從來也沒聽説過石臼湖還能幹!”

  “水快沒了,魚塘裏的水草必須撈出來,不能和魚苗、螃蟹爭氧氣。”張躍明補充道:“像我這樣的養殖戶在石臼湖邊還有很多。”

  洪藍鎮緊臨石臼湖,是溧水縣重要的水産養殖基地之一。當地的螃蟹養殖戶李愛順自家有80畝稻田養殖的螃蟹,如今石臼湖乾涸了,自家的池塘也面臨乾涸。現在這個時節,螃蟹正處在第二次脫殼到第三次脫殼生長期,對水源的需求量也很大,嚴重缺水,會導致螃蟹不能按時脫殼,最後導致死亡。

  現在

  60年來罕見旱情

  盱眙高淳溧水

  今年以來,江蘇全省降雨較少。目前,全省部分地區旱情已達60年來最嚴重程度,一些湖泊乾涸,淮河下游斷流,太湖水位處於歷史最低水位。

  “這是江蘇省多年來最嚴重的旱情,部分地區達60年罕見。”江蘇省防辦副主任宋玉對當前全省嚴重旱情十分憂慮,他説,目前的旱情可歸結為“兩少一大”。

  一是全省降雨量較少。江蘇作為最不缺水的“水鄉”,去年10月份以來,全省降雨持續偏少。今年江淮及蘇南降雨偏少七成。1-5月,泰州、南通、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等江淮和江南地區的降雨量均為60年來最低值。宜興、高淳、溧水、盱眙等縣市出現特大乾旱。

  二是各流域上游來水異常偏少。水文數據表明,目前,長江幹流流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一半,為1950年以來同期第二低值。

  三是用水量增大。今年以來,江蘇經濟發展迅速,工農業用水量較大,加之降雨減少,上游來水減少,各大湖泊水量明顯減少。 據新華社

  接下來

  南京持續晴好一直到6月2日
  全省沒有大雨

  本報訊 涼爽的日子就要暫告一段落。從今天開始一直到5月底,南京將再次進入晴熱少雨的週期當中,旱情可能持續或發展,提醒有關部門做好抗旱工作。預計週六南京的最高溫度將升到30℃。

  根據氣象臺的預報,今天本省東北部地區陰有時有小雨並漸止,其它地區陰轉多雲。27日到29日,全省無降水,溫度逐日上升,南京週五28℃,週六可達30℃。30日前後,南京以多雲為主。31日至6月2日,全省無降水。

  今年第2號颱風“桑達”已于昨日14時加強為強颱風,原本有望給大陸輸送水汽的輸送帶被颱風“桑達”環流吸引,所以乾旱區域降雨暫時無望。  (于丹丹)

  為什麼乾旱來勢洶洶?

  禍首是異常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表示,由於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向南擴張明顯,南方熱帶系統不活躍,水汽輸送條件弱,不利於冷暖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難以形成有效降水,乾旱明顯。

  也不能忽視水利“欠賬”

  長江中下游地區普遍存在河道湖泊非法挖沙,河道因此嚴重下切,水位下降,從而出現沿湖沿江地區取水困難。另外,各地水利設施老化,難以滿足抗旱需求,上遊小水電站攔蓄河水,也制約了抗旱。

  因旱每日停水6小時? 盱眙否認

  稱只是老水廠不堪重負臨時降壓供水,6月初即可恢復正常供水

  昨日,江蘇省盱眙縣政府部門就“盱眙因旱每日停水6小時”的消息正式辟謠。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不存在因旱停水的情況。目前當地確實出現了供水不暢的情況,但與乾旱無關,根本原因在於現有水廠的生産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市場供應,所以供水部門在特定時間採取了“降壓供水”的措施。隨著新水廠6月初的投入使用,這一現象將隨之結束。

  三峽上遊蓄水誘發大旱? 專家否認

  專家説:不能一遇極端天氣就怪三峽,沒有三峽乾旱更嚴重 

  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遭遇50年來最嚴重乾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紛紛因缺水告急。誰是這次大旱“罪魁禍首”?大旱當前,輿論聚焦到了長江上遊的“解渴之水”三峽水庫,記者為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人士。

  網友指責“三峽誘發乾旱”

  在互聯網上,網民提出“三峽誘發乾旱論”,稱三峽工程是造成今年長江中下游罕見大旱的罪魁禍首。北京網友“牛村長”説:“高峽平白無故地出了個平湖,把本該流向下游的水都攔了。氣候不受影響才怪!”

  這不是公眾第一次因極端氣候而關注和質疑三峽工程。近年來,中國頻現異常氣候,西南大旱、重慶酷熱、兩湖流域暴雨等,三峽時常成為矛頭所指。針對“三峽誘發乾旱論”,氣象、地質和水利等領域的一些知名專家和學者表示,目前尚未有證據支撐這種説法。

  專家説“沒三峽乾旱更重”

  長期監測三峽對氣候影響狀況的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主任劉敏介紹,現在的手段和觀測數據還沒有依據顯示三峽工程引發了長江中下游的旱情。

  “本次旱情是一種週期性的氣候現象,主要是受到大氣環流影響。從監測的數據看,大壩建設前建設後對區域氣溫、濕度的影響也非常微弱。”劉敏説。

  據介紹,《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對三峽水庫形成後的氣候問題作了科學分析,基本結論是:三峽建庫後,對庫區及鄰近區域溫度、濕度、風和霧的影響範圍一般不超過10公里。

  24日,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對“三峽誘發乾旱論”作出回應。他説:“不能一遇到極端氣候就怪罪三峽工程。恰恰相反,若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的乾旱程度將會加劇。”

  據鄭守仁介紹,按照設計,三峽水庫在每年長江汛末開始蓄水,並在接下來的枯水期釋放存水為長江中下游補水。“今年1月至今,三峽水庫釋放的來水比長江天然的徑流量高,尤其是在下游發生嚴重旱情時,水庫按照8000至1萬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下泄,至少比天然來水量高出2000立方米每秒以上。”

  三峽水利樞紐梯級調度通信中心的三峽水情記錄顯示,自今年1月至今,三峽水庫水位已從最高時的175米消落至24日的152.7米。“在此水位區間,三峽水庫原有存水約173億立方米,現已釋放至中下游。”梯調中心副總工程師趙雲發介紹説。

  據了解,三峽水庫5月20日應國家防總要求加大下泄流量後,日均補水3億多立方米支持中下游抗旱。目前長江中下游各水文站點水位明顯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