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浙江進口黃鱔檢測出高危寄生蟲 吃生魚片易感染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08: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食品安全亂象叢生

顎口線蟲在腹部皮下游走的軌跡

顎口線蟲

  進口黃鱔檢出高危顎口線蟲

  全國唯一能檢測出顎口線蟲病的機構就在杭州

  最近兩年接待了40多例患者

  上海檢驗檢疫局近日對外披露,該局近期連續從9批次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中檢出顎口線蟲。

  檢疫人員在6批印度尼西亞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26個,檢出陽性樣品14個,陽性率53.8%,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112條,包括頭部檢出4條,內臟中檢出15條,黃鱔肉中檢出93條;在3批菲律賓黃鱔中採集檢疫樣品15個,檢出陽性樣品9個,共計檢出顎口線蟲數70條,包括內臟中檢出9條,黃鱔肉中檢出61條。

  顎口線蟲主要分佈于亞洲,日本、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道。顎口線蟲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通過食用、接觸及母嬰間的胎盤傳播,對動物和人類健康均有較大危害,它可以在人體各部位隨意遊走,嚴重時可導致癲癇、肢體癱瘓和腦疝。

  上海檢驗檢疫局建議,全國各口岸對進口黃鱔加大查驗、檢測力度,並停止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進口黃鱔。

  夏天是一年中黃鱔消費的旺季,民間有"冬天一支參,夏天一條鱔"的説法,那麼杭州市場上有沒有從疫區進口的黃鱔?杭州人有沒有因吃黃鱔感染了顎口線蟲病?

  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浙江沒有進口過黃鱔

  浙江要從國外進口黃鱔,必須要過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這一關。昨天,該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快報記者,浙江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從國外進口過黃鱔。

  那麼杭州市場上的黃鱔都是從哪來的,有沒有從上海過來的進口黃鱔呢?

  浙江省水産品流通與加工協會和杭州市農業局漁業處的工作人員都説,沒聽説過杭州市場上有賣進口黃鱔的,杭州市場上的黃鱔大多是從湖南安徽等地過來的,也有少部分從我省的湖州、嘉興地區來的,杭州本地産的黃鱔很少很少。

  杭州農都水産批發市場的黃鱔老闆李良説,他做黃鱔批發生意五六年了,從來沒賣過進口黃鱔,也沒聽説過有杭州同行在賣進口黃鱔的,他賣的黃鱔大多從湖南、江西、江蘇一帶進來的,沒從上海進過貨。

  2009年以來,杭州發現多例顎口線蟲感染者

  杭州沒從國外進口黃鱔,並不意味著杭州人不會感染顎口線蟲。事實上,從2009年年初杭州市確診出第一例顎口線蟲病以來,這兩年,杭州已發現多例顎口線蟲感染者。

  杭州確診的第一例顎口線蟲感染者,是一名49歲的杭州某機關職員。2008年12月底,因左下肢腹股溝附近出現皮下紅腫包塊,直徑約1厘米,很癢,伴發燒,到醫院就診,初步診斷為帶狀皰疹。

  服用抗病毒藥物一週後,未見好轉。換了一家皮膚病專科醫院,診斷為濕疹,進行了局部表皮冷凍治療。

  2009年1月中旬,發現原來的腫塊消失了,但左下肢外側新發了一皮下包塊。新舊兩包塊間,出現一條像蟲子爬過一樣的匍行疹。再次到醫院就診,醫生懷疑感染了寄生蟲。

  1月30日,到本市另一家醫院皮膚科,要求手術治療時,發現皮下包塊又消失了。醫生建議她到專業機構檢查。

  2月1日,患者到浙江醫學科學院寄生蟲病研究所諮詢。研究所免疫診斷室負責人幹小仙研究員等接待了該患者。詢問飲食史得知,患者在2008年11月,聽信吃活泥鰍能治病、養顏的傳言,到翠苑菜場買了幾條活泥鰍,剁碎後,拌蒜泥生吞了下去,每次吃兩條,間隔一週後,再吃兩條,總共吃了兩次。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生食史。

  幹小仙研究員給患者做了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發現患者鄂口線蟲抗體陽性,最終確定患者因吃生泥鰍感染了鄂口線蟲。幹小仙研究員説,鄂口線蟲主要分佈在亞洲東南部國家,泰國、日本人喜歡生食水産品,感染比例最高,中國以前很少有感染鄂口線蟲的病例報告,1957年至2005年,全國僅報告病例37例,其中浙江省僅1957年、1981年、2002年各報告一例。

  感染鄂口線蟲最可怕的地方是,蟲子可以在身體內除了骨頭以外的任何部位遊走。當它在皮下游走時,可以看到它遊走的軌跡——皮膚上出現線狀紅疹。遊走的速度很快,中午在肚子上,到了晚上,可能跑到胸口了。一旦鑽入心臟或大腦,那就麻煩大了。

  還有個杭州人,30多歲,也是女的,公司派她到深圳出差幾個月,一到那裏,就喜歡上了魚生,結果回到杭州後,也發現染上了顎口線蟲。

  所剩試劑只能再檢測四五十人

  浙江省醫學科學研究院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能用試劑檢測出鄂口線蟲病的機構。2008年年初,幹小仙研究員接到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位朋友的電話,説廣西感染鄂口線蟲的人越來越多,但確診非常麻煩,只能通過手術查見蟲體確診,這對於疑似內臟感染的人很難發現。朋友問幹小仙,你是搞免疫診斷研究的,能不能發明一種試劑,不用手術,只要驗一滴血,就可以診斷鄂口線蟲。

  幹小仙研究員聽了進去,和同事一起,花了近一年的時間,終於研製出了診斷試劑,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家。去年和前年,4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疑似鄂口線蟲患者慕名而來,在杭州得到了確診。

  幹小仙説,確診後的治療很簡單,國際上治療鄂口線蟲病有一種特效藥,叫伊維菌素,美國産的,只要連吃2天,基本可以殺滅蟲子。不過這種藥國內沒有賣,像杭州確診的第一例鄂口線蟲患者,最後通過美國的朋友,才買到這種藥。也可以吃阿苯達唑(腸蟲清),不過吃的劑量很大,要連吃20天,效果也一般,副作用也大。

  幹小仙研究員説,這些年,隨著去東南亞旅遊的人越來越多,而遊客到廣東、廣西旅遊時,也喜歡吃當地的魚生、冰鱔片等,因此感染鄂口線蟲的也越來越多。這兩年來,到她這裡來諮詢診斷的患者,遍佈全國各地。

  "現在我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因為我們是研究機構,不是醫療機構,不能收費,所以現在給病人做檢測,基本都是免費的。前段時間,我想到廣西去採購一些製作試劑的原材料,但因為沒有經費,只好放棄了。現在我們這裡剩下的診斷試劑不多了,估計還能給四五十人做檢測,之後再來人的話,就沒辦法幫他們了。"

  2011年4月16日的《現代快報》報道説,南京有戶居民,到菜場裏買了幾條黃鱔,在家做了盤洋蔥炒鱔絲。晚飯吃好後,發現沒吃完的鱔絲裏,有蟲子爬出來。頂著噁心,用筷子一一挑出,竟有上百條。放到清水裏,許多蟲子還會蜷縮蠕動。江蘇淡水水産研究所的專家説,這是線蟲,黃鱔體內常見的一種寄生蟲。

  湖北也是我國産黃鱔大省。2007年5月,長江大學的幾名老師在荊州當地農貿市場,買了236條黃鱔,對黃鱔體內感染寄生蟲情況做了研究。結果發現,一半以上的黃鱔體內都感染有寄生蟲。其中毛細線蟲的平均感染率為54.2%,新棘衣棘頭蟲的平均感染率為70.8%。

  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湖南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對洞庭湖不同水域環境黃鱔體內新棘衣棘頭蟲的流行病學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岳陽水域産黃鱔感染率最高,達93.6%,常德點次之(53.1%),華容點第三(36.2%)。

  幹小仙研究員説,這些蟲子不太耐熱,只要溫度超過80℃就會死亡,但如果不煮熟煮透,特別是爆炒黃鱔時間不夠,這些蟲子一旦進入體內,就會寄生在腸道內,引發出血,甚至腸穿孔。如果寄生到肝臟,就會引發肝毛細線蟲病,嚴重時會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