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馬悅然回應“受賄門” 媒體:誰來提高造遙者成本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13: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網絡上傳出的所謂“內地作家張一一以60萬美元賄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的傳聞,前日經過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李希光的微博轉發,終於引來當事人馬悅然的憤怒回應。據報道,馬悅然就此事給清華大學校長寫了公開信,信中稱:“我非常驚訝一位原來很有聲譽的清華大學的教授竟然可以偽造謠言,我唯一的解釋是教授兼副院長完全缺乏道德感。”身在美國的李希光則通過短信表示,他是從中國廣播網上看到此消息並轉載的,此條微博現已被刪除。

  5月16日,李希光轉發微博稱,“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收受中國內地作家張一一60萬美元‘翻譯定金’,導致諾貝爾文學獎110年來面臨最大信任危機,其權威性和公正性遭遇空前挑戰和質疑。據外媒報道,張以請馬悅然將他的三個作品翻譯成瑞典文字為名,一次性支付‘翻譯定金’60萬美元,並承諾對其他的諾獎評委進行公關。”李希光未在博文中標明轉自何處。當天,此微博被轉載近200次。調查中,記者發現此條微博的來源是4月29日見諸網絡的消息“內地作家張一一以60萬美元賄賂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文中除了轉載的部分,內容還包括“‘翻譯門’事件一經曝光之後,西方媒體紛紛發表文章驚呼‘馬悅然使諾獎極大蒙羞’,力勸其辭去瑞典皇家文學院院士和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一職,‘以捍衛諾貝爾獎的榮譽和尊嚴’……”。從4月29日開始,這條消息被國內許多網站轉載,消息的出處被註明為“中國廣播網”或者“歐洲時報網”,消息中,均採用了“據外媒”、“據瑞典媒體”的説法,文中沒有任何採訪對象。但在這兩個網站的官網上進行搜索,卻並未發現這篇消息。而通過GOOGLE英文、俄文搜索時,也沒有任何發現。

  馬悅然在公開信中寫道:“尊敬的清華大學顧秉林校長:我非常驚訝一位原來很有聲譽的清華大學的教授竟然可以偽造謠言:譴責我接受了60萬美元的賄賂,為了要翻譯一位我不認識的作家的作品,而且勸我瑞典學院的同事們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那位作家。我唯一的解釋是教授兼副院長完全缺乏道德感。可惜的是他這種非常卑鄙的行為會影響西方學者對清華大學的看法,也會增加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界的懷疑。”馬悅然的夫人陳文芬表示,即使李希光不是謠言的源頭,“我認為李希光是有責任的”。“那些中文網站稱‘西方媒體紛紛報道這則消息’,卻沒能鏈結任何一個外國新聞網作為參考,也沒有任何具體的外國媒體的名字,已經至為荒唐了。李希光是新聞學院的教授,連這樣的新聞也沒有去查新聞源頭就轉載。我認為他是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學術良心。”

  身在美國的李希光,則通過短信表示,這條發在微博上的消息是“摘自中國廣播網”。對馬悅然的公開信,其未做回應。

  對話張一一

  “我再使點兒錢,也許是有可能弄一個諾獎的”

  昨日,記者通過博客上留下的QQ號,聯絡到了張一一,當記者提出電話採訪時,張一一表示“國語太爛,怕你聽不清”。他堅稱此消息是確有其事,只不過“中間負責的朋友説了大話”,“我覺得也是我太天真了”。

  記者:網上説,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接受了你60萬美元“翻譯定金”,並允諾推薦你參選諾獎,確有此事嗎?

  張:恩,我有托歐洲的朋友找過他翻譯我的書。

  記者:那60萬美元的數額屬實嗎?

  張:因為我了解現在我國國內的許多文學大獎,當然也包括娛樂圈的,都可以“買獎”,於是便産生了買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的想法。我浙江溫州的一個身家數十億的朋友知道後,很是贊同我的想法,他覺得這個投資很值。他去年就曾經資助過國內的某當紅女星拿過“金獎”。他覺得投資諾貝爾文學獎不要説60萬美元,600萬美元都值。

  記者:錢是怎樣交到馬悅然手裏的?

  張:輾轉托了德國的一個朋友,也是個漢學家,但是他可能説了大話。

  記者:他説大話是什麼意思?錢沒有交到馬悅然手裏?

  張:他自己用這筆錢去做別的用途了,卻説馬悅然已經在翻譯我的作品了。還説馬悅然答應把我的作品推薦給海外的出版社,海外版稅六四分成,馬悅然還“暗示”他可以幫我運作諾貝爾文學獎。我太天真了。

  記者:你自己認為,通過錢運作諾貝爾獎這件事靠譜嗎?

  張:我覺得靠譜,現在很多的文學獎都是用錢買的。

  記者:得知賄選曝光的消息你是什麼感覺?

  張:我一開始有些難以接受,因為一開始總還是有些幻想的。

  記者:但沒有害怕嗎?比如這件事會對你的名譽造成損失。

  張:如果按照那傢伙的承諾,如果馬悅然真的開始翻譯我的作品,真的兩個人存在共同利益的話,我再使點兒錢,也許是有可能弄一個諾獎的。現在這事兒給曝光了,基本就沒希望了。

  記者:你能保證這個消息不是你自己炒作出來的嗎?我們在任何國外的媒體,包括中國廣播網的官方網站上都沒有找到這個消息的出處。

  張:應該先是有一些海外的華文媒體説這事兒吧?我也不太清楚。

  自稱為80後作家的張一一是多起新聞炒作事件的主角,他曾經“向李湘求婚”,聲稱要“整容成莎士比亞”,考證出“曹雪芹是賈雨村的未婚妻”等等新聞,事後被媒體證明並無確實根據。採訪中他表示,“寫作已成副業,現在更多是做電視欄目、影視劇、藝人以及城市形象、旅遊景點的推廣等”。

  文化旁白

  誰來提高造遙者的成本

  所謂的“賂選”事件其實只有兩個解釋,其一,張一一連同背後那位財大氣粗且癡迷文學的後臺“很傻很天真”,至今還抱著“有錢能搞定一切”的幻想。其二,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張一一在自我炒作。其實,即使馬老爺子昨日自己不出來否認,這件事還可以從時間上判斷真偽,如果真如文中所稱,“‘翻譯門’事件一經曝光之後,西方媒體紛紛發表文章驚呼‘馬悅然使諾獎極大蒙羞’……”可以想見,馬老爺子在其後的數日裏,肯定是媒體口誅筆伐的焦點,但實際的情況是,其後多日網絡風平浪靜。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此間各大媒體一直守口如瓶。

  至於李希光教授在微博中轉發,馬悅然説得雖然尖刻,卻很切實,因為以李希光先生的身份和職業,並沒擋住一條假消息的外漏,確實令人遺憾。

  遺憾之餘,我們其實也該反省如何提高造謠者的成本問題。因為就在昨日,網絡上又爆出消息,“諾貝爾文學獎唯一懂漢語評委馬悅然去世”。和之前的“賂選”一樣,消息來源於“沒影”的外媒,文中沒有任何採訪人,無法找到消息發佈者。

  但即便如此,除了憤慨,我們卻對目前這種網絡詆毀沒有切實有效的辦法。但在此之前,至少有件事我們可以做,加強自己的鑒別能力,對那些已經在多次事件中扮演炒作者角色的人,自覺提高警惕,這不僅有助於保護別人的名譽,也可以避免自己不會捲入風波。

  ■文/記者 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