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高三男生壓力大跳樓自殺 母親責怪自己期望太高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3日 08: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悲劇發生

  對於黑龍江的一位媽媽來説,2011年2月28日深夜,已經變成了"永夜",因為那個深夜,她的兒子縱身一跳,把自己17歲的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黑暗裏。

  這個網名為祝小約的孩子是黑龍江省一所省重點中學高三的學生。去年年底開始,小約決定參加藝考,於是便開始了緊張的藝考培訓和一輪輪的藝術考試。

  小約的理想學校是中國傳媒大學。藝考的過程雖然很緊張但還算順利。2月25日,小約參加完中國傳媒大學在北京舉行的"三試"後回到黑龍江,但是僅三天之後便跳樓輕生了。

  一切發生得太快了,"他根本沒給我留一點兒時間,讓我再做點兒努力。"兒子的突然離開,讓小約媽媽忍受著"尖刀剜心"般的痛苦,同時在一個個無法入眠的黑夜中,另一種更加無邊的痛苦也在糾纏著她:是不是我給他的壓力太大了,才讓他走上絕路?這些年我做錯了什麼?

  反思家庭教育

  小約媽媽一遍遍地回想著兒子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試圖從中找到這個悲劇的緣起。

  小約從小就是一個聰明又貪玩的孩子。

  他上小學時比同班的孩子小一歲(當時教委規定孩子7歲入學,小約是6歲上學),小學三年級時又跳了一級,跳級以後"仍然保持學習成績中上等"。

  "小升初"時,小約考上了哈工大附中,"報考那個學校競爭非常激烈,100個孩子中只能錄取一個。"從小約媽媽的話語中,完全能聽出兒子是她的驕傲。雖然小約的成績一直不錯,但是中考發揮得並不太理想,僅以幾分的差距與理想的哈師大附中失之交臂。

  小約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讀高中。這可能是小約學業歷史上的第一次失利。

  家鄉的這所省重點高中在高一時就文理科分班,在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問題上,小約與父母産生了很大的分歧。

  小約從小就喜歡閱讀。"剛上小學時,他就已經能獨立閱讀,並能讀故事給其他同學聽了。"媽媽從小就培養小約的閱讀興趣。曾經,小約的閱讀水平是媽媽的驕傲。

  小約的閱讀興趣十分廣泛,小説、散文、動漫、哲學、神話……

  文理分科時,酷愛閱讀的小約當然希望選擇文科,但是,家長從孩子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希望兒子選擇理科。

  這次分歧以小約的失敗告終。

  "我説服他的理由是他的語文成績,"小約媽媽説,小約雖然閱讀面很廣,口才好,能夠出口成章,但是,小約的作文成績卻不理想,"他的思維方式總是與眾不同,高考作文是有一定套路的,他總是獨樹一幟不按著套路來,所以成績總是不高。"

  因為喜歡張揚個性不能拿語文高分,小約不得不"棄文從理"了。

  但文科仍然是小約的最愛。小約還會到他喜愛的地理老師家去上課。文科班的學生考地理,小約也把考題做了一遍,結果小約的成績是70多分,文科班的學生平均成績比他低很多。

  為了給孩子選擇好的任課教師,媽媽托學校領導把兒子插進了"快班"。這所學校同屆有20個平行班,僅有這麼一個"快班"。每個月的月考學校都要排大榜,只有考試成績排在全校前60名的學生才能留在快班,後面的學生就要降到普通班。而普通班的學生如果考試成績能進入全學年的前60名則有機會進入到快班。

  快班巨大的學習壓力,加上小約的成績在快班排得比較靠後,高一的小約非常鬱悶,"他總是説煩,不開心。"

  後來,家人決定讓小約回到普通班。到了普通班,小約的名次提高了,在班裏能排到10名左右,情緒也慢慢好了起來。"他甚至説過要靠自己的能力考回快班。"媽媽回憶説。

  進入高三以後,小約堅定地告訴媽媽他要參加藝考。

  "我從來沒有想過讓孩子參加藝術考試,他有學習語言的天賦,我過去一直計劃著讓他報考外語專業,但是孩子的熱情感動了我,為了給他一個圓夢的機會,我同意他報考中國傳媒大學。"小約媽媽説。

  在小約媽媽看來,這似乎是兒子回歸文科的最後一搏,同時,小約媽媽也覺得藝考的考題更加海闊天空,更能發揮兒子的聰明才智。

  但是,讓媽媽沒有想到的是,兒子的選擇似乎像是賭博:"他只想考中國傳媒,其他學校全都不考慮,根本不給自己留後路。"媽媽讓小約也參加了吉林大學的藝考,"總得有個墊底的。"

  從備戰藝考到參加藝考,小約就像上滿了發條,一直處在極度興奮的狀態中。媽媽回憶,從2月13日正式考試到2月24日結束中傳媒的三試,小約似乎很少睡覺。"每天我睡的時候他都還沒睡,夜裏醒來迷迷糊糊地看到他還在鼓搗,早上也是他把我叫醒,我真不知道這些天他到底睡覺了沒有。"

  到現在為止,小約媽媽一直都在深深地自責,責怪自己沒有早點兒發現孩子一直處在極度疲憊的狀態、責怪藝考結束後兒子想休息一天自己卻只讓他睡了半天就把他轟去了學校、責怪自己沒能意識到孩子是在走獨木橋、責怪自己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到了高中又扼殺他的興趣、責怪兒子上高中後自己就很少跟他聊天、責怪自己對孩子一直期望太高、責怪自己要求兒子"一定要出類拔萃"……

  孩子內化的壓力是一個無法看清的心靈黑洞

  其實小約媽媽並沒有給小約太大的壓力,他們夫婦對小約的期望其他家長也會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好呢?但是,為什麼悲劇偏偏發生在小約身上呢?

  "我們一直以來都在忽視一個現象:孩子承受的壓力有一些是來自外部的,但是更大的壓力是孩子把外部的壓力內化了。"著名教育專家孫雲曉説。

  孫雲曉介紹,一個人習慣的形成通常要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是被動階段,這時人們的行為更多的表現為遵從,遵從外在的要求和壓力;第二個是主動階段,這時人的行為更多的表現為認同,認同來自外部的要求和壓力;第三個是自動階段,這時人已經把來自外部的要求和壓力完全內化了,行為的動力來自自己。

  當到了自動階段,孩子把承受這些壓力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當成自己必須、應該做好的事情。"這個力量是巨大的。"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那麼多大家眼裏的"好孩子"選擇了自殺,因為他們更容易把外部的壓力內化,當他們做得不夠好時,他們更加不原諒自己,他們對自己更加不寬容。

  孫雲曉至今也無法忘懷一個13歲的寧夏小女孩。小女孩在小學畢業典禮的當天上吊自殺了。她的爸爸媽媽看到孩子的遺書時悲痛欲絕。孩子寫道:爸爸、媽媽,我是個差生、我沒考好,我上不了重點中學,我死了,可以給你們省10萬元。

  這對父母想了又想,他們從來沒有跟孩子説過考不好還要花10萬元錢的事。只是跟鄰居議論過:是花錢上的中學,六年下來差不多得花10萬元。誰知道這個無心的閒聊卻讓孩子認真了。

  "你要知道,什麼叫童年恐慌啊。童年恐慌就是,兒童由於面臨巨大的壓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産生的一種焦慮。而這種恐慌正在越來越厲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瀰漫著。"孫雲曉説,這麼巨大的恐慌和壓力被孩子內化了,這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呀!"同時,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面對的孩子正處在一個'暴風驟雨'的時代,他們容易偏執、容易走極端。"

  "因為我們的教育目標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孫雲曉説,雖然父母、學校和老師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些時候並沒有直接把壓力拋給孩子,但是卻有意無意地、有選擇地給孩子呈現信息:我們常常告訴孩子考上大學是成功的,卻沒有告訴孩子,"沒有考上大學,即使擺個小攤仍然可以幸福快樂的生活";我們常常嚇唬孩子,如果不好好學習,父母就要付出更多辛苦,卻沒有告訴孩子,這些辛苦是爸爸、媽媽能承受的;我們常常告訴孩子,如果不好好學習就會辜負了老師和父母,卻沒有告訴他們努力的過程更重要,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穫,這樣的人生就應該是快樂的幸福的……

  為了激勵孩子,我們在孩子面前鋪開了一條沒有退路、沒有出口的道路。

  於是,從小到大,孩子們默默地毫無選擇地內化著周圍強大的要求和壓力,而大人們往往對此渾然不知,也就無從感受這種內化的壓力到底有多大。"它成為一個心靈的黑洞,正在給孩子造成致命的傷害。"孫雲曉説。

  "當孩子的壓力內化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尋找解脫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孫雲曉説,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有好的引導,孩子可以釋放掉心裏的壓力,重新輕裝上陣,否則,很有可能誤入歧途。

  貼近孩子的心靈最重要

  "教育的關鍵在於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孫雲曉介紹,這裡所説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不是一味地對孩子好,而是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我能理解這個孩子沒能學文的心情,其痛苦一定不亞於失去一個情人",孫雲曉自己就是一個酷愛文學的人,因此他非常理解小約沒能學文時的深深的無望感。

  小約媽媽也在心裏無數次地檢討她和丈夫當初的做法。

  "其實,孩子上了高中以後我對他就不太了解了。"小約媽媽説。

  由於孩子初中時的學校是在哈爾濱市區,為了照顧孩子,小約媽媽把工作調到了哈市,高中,小約又回到了家鄉,可媽媽沒能再把工作調回來。這樣,她上班就要很早出門,晚上也會很晚回來。為了保存體力,小約媽媽通常晚上九點之前就會睡覺。此時,在高考重壓下的小約,每天卻過著極為緊張封閉的生活,每天早上六點多就要從家裏出發,晚上到家媽媽通常都已經睡覺了。

  父母和小約的溝通已經非常少了。

  這時的小約仍然酷愛閱讀,因此,每天晚上的時光對於小約來説是非常自由的,他會大量閱讀。

  "我覺得這種大量的閱讀一定會影響他的學習,所以,經常過一小段時間就沒收一次他的書,但是,沒收了他還會買,他的零花錢幾乎都用在了買書上。"小約媽媽説。"我現在最大的失誤是,只知道沒收他的圖書,給他騰出更多的時間學習,而沒有坐下來跟他溝通,走進他的心靈。"

  旅美學者,著名的家庭教育和家庭快樂專家王佔郡曾這樣跟記者形容家庭教育: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0",好的家庭教育是在"0"上不斷增加"正數",孩子長大以後會遇到無數的挫折和困難,這些都是一些"負數",一個人身上的"正數"如果足夠大,那麼他就有足夠的能力削減這些"負數"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身上沒有積累足夠的"正數",那麼這個孩子就會缺少抵抗挫折和困難的能力,就會出現問題。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心理學博士李文道指出,世上沒有哪個父母能做到不犯錯誤,也沒有哪個父母能為孩子抵擋住所有的挫折和困難,家長唯一能做的,是盡可能地貼近孩子的心靈,與他們樹立良好的關係,在恰當的時候給他們足夠的支持和尊重,在關鍵的時刻給他們及時的引導。

  高考+藝考讓孩子身心俱疲

  無法回避的是,小約是個正在承受著高考壓力的高三學生。

  "每年的中考、高考季到來的時候,都是孩子心理出問題比較集中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更容易聽到孩子自殺的悲劇。"孫雲曉説。

  2005年,"國內五城市未成年人發展聯合調查"課題組對中學生的心理壓力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中學生感到壓力最大的三個方面依次是:"升學和考試的壓力"、"課業負擔過重"和"父母對自己的要求過高"。另外一項由安徽省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採用抑鬱自評量表,採取分層整群抽樣方法進行的調查表明,初一學生中抑鬱症狀所佔比例超過一成,到了高三這個比例達到了56.8%。

  過大的高考壓力無疑也是造成小約一家悲劇的原因之一。

  "學校裏沒有了音樂課,沒有了美術課,甚至沒有了體育課,從早晨6時一直到晚上9時,高三的孩子都被困在教室裏一套一套地答題。"小約媽媽説,孩子臨走前的那個晚上,曾反復跟她説:人類的"貪慾"太大了,把地球都給毀了,孩子盯住媽媽的眼睛,堅定而果斷地説:"我要去拯救地球,媽媽記住這是我的遺囑!"

  "一個17歲的少年,概括人類即將毀滅的根本原因就是'貪慾',多麼準確而恰當。是我們太'貪'了!"小約的媽媽説。

  除了高考,小約又加上了藝考的枷鎖。

  "經歷過藝考的家長都不會忘記那些個天昏地暗趕考的日子。"小約媽媽説。

  所有的藝術類學校的招生考試都集中在年初的一二月份,而最後的合格成績是在四月份後才公佈,因為不知道孩子能拿到哪個學校的合格證,家長們只好像無頭的蒼蠅,亂考亂撞,帶著孩子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馬不停蹄地趕考。

  "我們只是參加了兩個學校的藝考,從2月13號到2月25號,幾乎一直在馬不停蹄地趕場,早上出門,從考場出來常常已經到了晚上八九點。還有家長讓孩子報考了10多所學校,付出的辛苦和勞累可想而知。"小約的媽媽説,因為有些學校考試時間發生衝突,有的家長甚至帶著孩子在兩個城市之間來回地奔波。孩子來不及休息,有時只能在出租車上啃麵包,換服裝。一個學校又一個學校的考試;一個專業又一個專業的考試;一個專業的一試、二試甚至三試……

  確實,承受著這種壓力的並不是只有小約一個人,但是沒有出事的孩子並不意味著就不痛苦。不少同學在得知了小約的事情之後表示:不是我們不想這樣做,是我們還沒有勇氣。

  高考的壓力越來越大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藝考的不規範也確實讓不少考生和家長抱怨。誰也不會認為小約的選擇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是他的選擇卻再一次給我們敲響警鐘。

  剛剛過去的4月是藝考公佈"三試"結果的時間,小約媽媽得到通知,小約已經通過了中國傳媒大學的"三試"。這個消息讓她陷入了更大的悲傷之中。

  小約媽媽是個堅強的人,她一直在反思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的失誤,但是,無論多麼深刻的反思,也無法換回孩子的生命了。

  拯救孩子

  ——小約媽媽的手記

  雖然每一寸的回憶,都令人肝腸寸斷,但我還是強忍著滅頂的痛苦,把這段經歷説出來,為我那永別了的寶貝,也為了那些千千萬萬還生活在不快樂的校園裏的孩子們。

  聽説過"草莓族"的孩子嗎?在今天的校園裏生活著一大群像草莓一樣鮮嫩、柔弱的孩子,他們生活在順境之中,生活在父母百般的寵愛之下,沒有經歷過任何挫折和苦難,所以不能抵抗外界哪怕一點點的壓力,只要稍微碰碰他們,他們就被擠壓破了,情感上、行為上、思想上,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的時候,在成人看來不足挂齒的事情,在這些孩子看來卻是天大的事情、要命的事情。這種現象非常具有普遍性,我們的教育該怎麼辦?

  同時,在高考的陰影下,孩子們始終生活在一種有形的壓力和無形的擔憂之中,久而久之,這種擔憂慢慢淤積於心,使孩子們感到生活是那麼不快樂,甚至恐懼。

  無論我怎樣痛心疾首,怎樣撕心裂肺,都無法召喚回我的兒子了。親愛的孩子,你是媽媽一生的驕傲,你是一個有獨特思想的人,你的內心世界豐富而浪漫,那裏既神秘又高遠。你滿腔熱忱研究戲劇、研究文學、研究地理、研究中醫醫術、甚至研究魔術……你看西方哲學,你讀北歐神話,你也迷戀動漫,好像沒有你不涉足的領域,你的意願是"拯救地球",而我的目的也和你一致,我要提醒地球上那些幸福的媽媽,要關注孩子、理解孩子、肯定孩子、誇獎孩子、扶持孩子……

  但願這些文字可以拯救年輕的生命!

  但願我的努力可以撫慰我悲傷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