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貴州人口因遷移10年減50萬 男多女少婚姻成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1日 14: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金黔在線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瞧這一家子。 特約記者 吳東俊 攝

今年春運,在貴陽火車站準備出行的人群。 特約記者 吳東俊 攝

在廣場上健身的老人。 本報記者 邱淩峰 攝

  昨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貴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根據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快速匯總,我省常住人口為34746468人。有關專家針對《公報》數據,分析我省六大人口特徵。

  10年 常住人口減少50萬

  ——— 專家分析我省人口6大特徵

  1.常住人口為何減少?

  ◇數字:常住人口34746468人

  《公報》:全省常住人口為34746468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35247695人相比,10年共減少501227人,減少1.42%。年平均遞減0.14%。

  根據普查登記結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省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為485195人、出生率為13.96‰,死亡人口為227553人、死亡率為6.55‰,自然增長人口為257642人、自然增長率為7.41‰。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6.63個千分點、死亡率下降0.98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下降5.65個千分點。

  全省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2198485人,佔63.89%;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2547983人,佔36.11%。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286798人,增長0.81%;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788025人,下降2.24%。

  ◇分析:遷移導致常住人口減少

  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應芳:

  人口增減主要是由兩個原因引起的:一是人口自然變動,比如出生、死亡等;二是人口機械變動,主要是由於人口遷移流動導致人口增減。貴州省常住人口減少主要是由人口遷移導致的,根據掌握的資料顯示,在貴州省戶籍人口中,有700多萬人外出務工(外出離開我省半年以上),這部分人口在普查登記時不再計入本省常住人口中,所以,造成全省常住人口數量呈現減少趨勢。

  同時,在這些外出務工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有300多萬人,也導致少數民族常住人口減少,這主要是由於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歷史基礎、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經濟不發達,就業崗位較少,居民外出務工較多。

  同時,我省人口自然增長潛力較大,出生率為13.96‰,貴州當前和全國一樣,進入了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上個世紀80年代作為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已經進入生育年齡,導致出生率結構性回升壓力,我省雖然常住人口是減少趨勢,但是戶籍人口是增加趨勢,據省公安廳提供數據,2010年末全省戶籍人口數為41889952人,因此,人口壓力依然不小,相關工作不可放鬆。

  2.男多女少,婚姻成問題?

  ◇數字:總人口性別比106.89

  《公報》: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7951451人,佔51.66%;女性人口為16795017人,佔48.34%。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02下降為106.89。

  全省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0389579戶,家庭戶人口為33660672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24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74人減少0.5人。

  ◇分析:男多女少,正常現象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省社科院胡曉登:

  對於性別比中的男多女少情況,不少人擔心"xx男人要打光棍",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我省男性人口總數比女性人口總數多100余萬人。

  在現實生活中,一般而言,女性壽命整體上更長,而人口普查結果卻表明,男性人數比女性更多,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今的農村人口還佔大多數,而在農村人口中,男性人口比例較大,這源於長期的一家一戶小生産體系中,對男性作為生産者角色的追求,比如大家熟悉的"人丁興旺"、"添丁",指的就是家裏男性人口的數量狀況,這種追求導致了農村男性比例較大,影響了整個人口結構中的男女比例。

  性別比例的一定差異在任何發展階段都是存在的,這是正常現象,完全不必大驚小怪。當然,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男女性別比例可能又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特點,所以,對於階段性的事物,我們沒有必要去誇大其某一方面的特徵。

  任何社會都不存在男女人口總數恰好1:1的情況,我省的性別比由110.02下降為106.89,正在趨向更加合理,男性比女性稍微多一點,也是正常的現象。男多女少的性別比狀況,會不會帶來婚配問題呢?胡曉登教授認為不會帶來婚姻問題,男人找不到老婆從來沒有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因為人口整體上可以自我調節,這是社會向前發展的能力之一,所以,性別問題不會帶來婚姻問題,婚姻問題也不會成為社會問題。

  3.老齡化帶來社會問題

  ◇數字:65歲及以上人口占8.57%

  《公報》:全省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8764581人,佔25.22%;15-64歲人口為23004671人,佔66.21%;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77216人,佔8.57%。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4.94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3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6個百分點。

  ◇分析:其實是"朝陽産業"

  胡曉登:

  國際上通常把60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按此標準,我省65歲及以上人口占8.57%,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是當前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更是未來十年乃至今後面臨的重大問題。

  城市空巢老人、農村留守老人、孤寡老人……這些老人們的養老問題值得高度關注,無論是物質需求、精神需求、文化需求等都應該得到合理照顧。當然,現實的養老問題還非常多。目前,子女養老負擔比較重,而無論是公辦養老機構,還是民營養老機構,都還不發達,不能滿足社會群體的現實需要,所以,解決人口老齡化中面臨的諸多問題,十分迫切。

  作為現實的可選擇途徑,要把老齡化的狀況及發展趨勢告訴全社會,老齡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只要有老人,老齡産業不存在過時的問題,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老齡産業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間。從服務對象上來看,它是"夕陽産業";從發展潛力上看,它是"朝陽産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同時,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應該統籌發展,做好規劃,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大力搞好養老保障工作,滿足社會上不同層次的家庭、老人的生活需要,讓老人們老有所養,安度晚年。

  4.大學生畢業生越來越多

  ◇數字: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838781人

  《公報》:全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838781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530196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0350718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3680651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914人上升為5292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5665人上升為728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0639人上升為29789人;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由43557人下降為39373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038527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1847613人,文盲率由13.86%下降為8.74%,下降5.12個百分點。

  ◇分析:大學生質量有待提高

  胡曉登:

  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來看,人力資源是真正的第一資源,一個地區的落後主要是人口素質的落後,人口素質包括很多要素,其中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文化程度。

  西部大開發以來,國家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教育投入,取得了不錯效果,貴州人口文化程度有了一定幅度的上升,這是很振奮人心的。

  同時,我們可以看到,在以上數據中,同"五普"數據相比,"六普"數據中,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1914人上升為5292人,數據變動比較大,這説明10年來,我省培養的大學畢業生,以及常住我省的大學畢業生有了一定的數量規模。

  當然,如今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客觀存在,這説明大學生的質量,以及和社會需求的匹配程度有待提高。原來大學生好就業,主要是當時大學生畢業生總量不大,而且社會上大學生少,在粗放型的經濟模式下,大學生畢業生就業比較容易。

  如今的大學生就業難並不是大學生真正過剩,而是結構性就業難,高等教育與市場轉型不相適應,課程設置、教學質量等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高校培養的人找不到中意的工作,而很多崗位找不到合適的人。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大學生就業沒有那麼難。

  5.城鎮人口過千萬,城鎮化加快

  ◇數字:城鎮人口占33.81%

  《公報》: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1747780人,佔33.8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22998688人,佔66.19%。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3302631人,鄉村人口減少3803858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9.85個百分點。

  ◇分析:關鍵是發展經濟

  陳應芳:

  從數據上看,我省城鎮人口已經超過千萬,但是我省大部分人口還是生活在農村,當然,城鎮人口在不斷增加,鄉村人口在減少。

  我省的城鎮化率有了一定增長,但和全國相比,貴州省城鎮化水平仍然有一定差距。"十二五"期間,我省強力推進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未來的城鎮人口還將繼續增加。

  城鎮化離不開經濟基礎,城鎮化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二産、三産的加快發展,必然會需要更多勞動力,能為吸納農村人口提供廣闊的空間,因此,推進工業強省意義重大。

  有些地區認為,只要把城市建漂亮了,城鎮化率就上去了。有的人口僅僅是把戶口轉移到城市,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限制,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口向城鎮集中,但這不是關鍵,關鍵的還是要發展經濟。

  在發展工業過程中,應該注意勞動密集型産業的作用,只有進城務工人員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農民變成了工人,才能在城市定居下來,為城鎮化做貢獻。

  6. 100個貴州人,12個是貴陽人

  ◇數字:貴陽市人口4324561人

  《公報》:全省人口合計34746468人,其中,貴陽市4324561人,六盤水市2851180人,遵義市6127009人,安順市2297339人,銅仁地區3092365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805857人,畢節地區6536370人,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480626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231161人。

  ◇分析:貴陽魅力,吸引人口遷移

  陳應芳:

  從數據上來看,畢節地區、遵義市、貴陽市處於常住人口總數的前三位。

  同時,貴陽市佔全省人口的比重,由10.55%上升到12.45%,這説明貴陽作為省會城市,具有吸引人口遷移的魅力。

  在前三位的人口總數中,畢節地區、遵義市人口基數比較大,同時,"人口大縣"對人口的貢獻比較明顯,比如2010年的全省統計年鑒顯示,2009年年末,畢節地區的威寧縣、遵義市的遵義縣等常住人口已經是超100萬人口的"人口大縣"。

  人口眾多,人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多,壓力比較大,當然,人口也是一項重要的資源,人口眾多能夠提供相對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不存在"用工荒"問題。

  經濟發展能吸引人口遷移,人口資源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但是,人口資源只是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指標,並不是全部要素。政策、規劃、執行、交通、歷史基礎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根據2010年的全省統計年鑒,2009年,貴陽市GDP971.94億元,排第一;遵義市GDP777.64億元,排第二;畢節地區GDP500.01億元,排第三;另外,2010年數據顯示,GDP前三位不變。值得關注的是,這三個地方也是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前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