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湖北遭遇60年一遇旱災 受災面積達1303萬畝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15: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鐵門崗鄉,農作物嚴重受旱,綠色在田里正一點點地消失。

目前,鐵門崗鄉古龍集村正在搶修引水渠。

  吳李村處於鐵門崗鄉的水利死角,只能用大型水泵抽取附近明山水庫的水引水灌溉。

村民到離村子五里路遠的池塘提水灌田,對於大面積的農田只是杯水車薪。

眼下,鄉民將原本種小麥的農田紛紛改種花生、芝麻等耐旱作物。

  罕見的冬春連旱使"千湖之省"湖北省進入了一場抗旱保耕的戰鬥。截至目前,這場60年一遇的旱情已使省區內52個縣市受災,受旱面積達1303萬畝,旱情不斷惡化。

  晌午,鐵門崗鄉的吳李村靜若無人,紅磚樓房和土坯矮屋交錯雜居,大半房屋門窗緊閉。

  "去年整個冬季幾乎沒有下雨。"站在一棵乾枯的梧桐樹下,吳李村的吳行洲説,"按以往習慣,從現在到小麥收割還要澆兩次水,但上星期小麥還沒澆完,渠裏的水就沒了,如果還不下雨,今年夏糧恐怕真要減産了。"

  事實上,吳李村所在的麻城市鐵門崗鄉是今年湖北省受災最嚴重的鄉鎮之一。"從去年11月份開始,已經連續5個月了,我們這兒都沒怎麼下雨。"鐵門崗鄉書記汪紅峰説。鐵門崗鄉地處麻城西南部,境內農作物主産糧食、棉花、油菜,糧食産量居麻城市之首,是典型的農業鄉,號稱"鄂東糧倉"。鐵門崗鄉又處於丘陵地帶,所以對乾旱特別敏感。

  "孩子們都出去打工了,家裏就我和老伴,種了6畝地,3畝花生,3畝棉花。"在白果鎮萬崗村,79歲的黃楚義老人正用一個水壺從池塘提水澆灌地裏的棉花,老人説自己年齡大了,一次只能提兩壺水。"我一天從水塘到地裏幾十個來回,都澆不了半畝地,等我把這些地都澆一遍,估計最先澆的地又幹了。"黃楚義説因為老伴有病不能幹活,提水澆地的事就落在了自己身上。白果鎮黨委書記陳智化介紹,像黃楚義這樣的情況在當地很普遍,很多家庭中青年都在外打工,家裏只剩老年人,"這給抗旱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就算水庫能及時供水,這些老人也很難按時澆水,因為澆水是個體力活,村裏也無法組織勞力搶修水利設施。"

  湖北省氣象局專家評價此次湖北大旱已經達到"極端氣候"的標準。乾旱導致湖北省今年糧食減産已成定局。未來10天將是抗旱保春播攻堅期,為了保證春耕用水,湖北孝感市孝南區開啟湖閘引水,並通過每口井補貼1萬元人民幣的形式,鼓勵農民自籌資金打機井。孝南區朋興鄉順河村村民説:"將要打的這個井以後也將歸我們村使用,今年才能解決眼前的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