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南京現宋美齡民國戶籍卡 身份特殊無照片(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9日 11: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白先勇當時的戶籍卡

上圖:宋美齡當時的戶籍卡。(圖片由南京市檔案館提供)

平民王志悅的戶籍卡。

  宋美齡、白先勇、傅抱石、高二適、陳立夫……通過三年的清理消毒,150多萬張民國戶籍卡片近日重見天日,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頭百姓,都可以找到當年他們在南京居住生活的“印記”。透過那些發黃的戶籍卡,當時南京的市井生活百態也隱約可見。

  專家説,像這麼完整的民國戶籍卡片,國內絕無僅有。記者昨日從南京市檔案館獲悉,這些民國戶籍卡片已經逐步向社會開放,提供查閱。如果你有親人1945年~1949年在南京居住生活,那麼,只要帶上身份證,你就可以到南京市檔案館二樓查閱到他們當年的戶籍卡片了。這些戶籍卡片和現在的身份證、戶口本差不多,但和現在的身份證、戶籍本相比,當時的戶籍卡片全是手寫的,毛筆、鋼筆字,各種筆跡不一;而且,並不要求一定要貼照片,沒有照片的,就填寫雙手指紋信息。

  快報記者 胡玉梅 通訊員 劉峰

  名人“戶口”

  宋美齡“身份證”號:1字111112號

  出現在記者眼前的所有民國戶籍卡大小統一,格式統一,長14厘米,寬8厘米。由於年代久遠,卡片已經泛黃,有的卡片邊緣還泛著黑色。

  卡片的內容規範,除了姓名、年齡外,還有身份證號。只是,當時戶籍卡片上的身份證號和現在的有所不同,由字和號組成。“字”代表居住于南京的哪個區,比如:1字就是現在的玄武區,2字就是現在的白下區,3和4代表現在的秦淮區……南京市檔案局徵集利用處處長劉峰説,1945年~1949年間,南京除了沿用抗戰前的11個區外,還增設了安德門、湯山、八卦洲、江心洲等。

  在一大堆卡片中,南京市檔案局的工作人員已經整理出了100多位名人的民國戶籍卡片。宋美齡的卡片資料也在其中。上面寫著:戶主蔣中正,姓名宋美齡,教育程度留學,歲數45歲,本籍廣東,寄籍南京,與戶主是夫婦關係,身份證號:1字111112號,住址,黃埔路國防部內,卡上既沒有照片也沒有填指紋信息。“蔣介石的卡片我們沒有找到,但找到了這張宋美齡的,應該不是她本人親筆填寫的,可能是當時的戶籍登記人員填的。因為她當時的地位很特殊,沒人敢問她要照片,也沒人敢看她雙手上的指紋是什麼,因此都是空白。”劉峰説,這張卡片顯示了當年宋美齡在南京的居住官邸。

  居然還有個叫“毛人鳳”的9歲孩子

  “解放後,當時接手的公安局沿用了民國時期的戶籍卡片,一直使用到了1951年前後。”劉峰説,目前,南京市檔案館內整理出來的戶籍卡片,都是1945年~1949年期間的,粗略估計,涉及人口大約達130萬—140萬人左右。劉峰説,當年不管是常住人口,還是流動人口,都有戶籍卡片資料,有重復登記的,也有人是“黑戶”。

  “有些卡片,可能是因為年代久遠的原因,丟失了。但也有的就是‘黑戶’。目前清理出來的卡片中,成年人基本上齊全,但5歲以下的孩子有遺漏。可能因為當時5歲以下的孩子既沒上學,也還沒登記戶口。”

  不過,在一大堆的卡片中,還是找到了一些“小朋友”們的。戲劇性的是,其中一張名為毛人鳳的卡片上,貼的是一張孩子的照片,上面年齡寫著9歲。“我當時心裏一驚,以為是特務頭子毛人鳳,仔細一看,不是的。只是和毛人鳳同名同姓的一個孩子而已。”

  而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1949年填報時53歲,任職處所國防部,軍銜是一級上將,住址是大悲巷雍園一號1區30保。白崇禧的兒子白先勇也有卡片,上面顯示,當時白先勇9歲,正在上小學。右邊一欄,還貼了一張白先勇的照片,圓臉,理板寸頭,穿著白襯衫和小外套,看上去帥氣又透著時尚氣息。後來,白先勇離開南京,成了一位著名作家,如今仍然活躍在兩岸文壇和曲藝界,並不止一次回過南京。

  普通人“戶口”

  照張相當時是奢侈消費

  “1945年~1949年期間的南京比較特殊,雖然是首都,但大家的生活水平很不一樣。”劉峰説,當時大家的生活水平差別很大,很多人拍不起照片。因此,當時的民國戶籍卡對照片不強求,可以貼也可以不貼。

  南京市檔案局接收整理處副處長王偉説,通過整理,他們發現大約70%左右的人都貼了一寸黑白照片。照片中,人物的表情都有點拘謹、嚴肅,大家都穿著當時家裏比較上檔次的衣服,諸如斜襟布衣……“60年前,南京街頭照相館還挺多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因此,當時人照相也比較彆扭,不自然。”

  沒有照片的怎麼辦?劉峰説,從已經整理出來的卡片來看,很多人都沒有照片。那怎麼來辨別當時居民身份的真實度呢?沒有貼照片的,在面貌特徵上不會寫“國字臉”“圓臉”之類的,但有專門的特徵欄,有的人上面寫著:左撇子、瘸腿、麻子臉、眼盲……除了“特徵”外,還有雙手指紋,箕用△而鬥則用○表示。雙手上的指紋,都是要經過認真辨別才填的,十個指頭一指不落。

  至於為何要標明“瘸腿”之類的信息,專家説,這可能和當時的特殊環境有關,當時抗戰結束不久,一些人遭受過侵華日軍的迫害,留下了身體缺陷,因此,登記的時候,身體上的缺陷也登記其中。

  而雙手的指紋,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是登記卡片都要填。其中一個叫王永華的小男孩,當時才6歲。特徵欄無,但雙手指紋欄,寫得滿滿噹噹。上面填著,左右手的大指為鬥;食指左手是鬥,右手則是箕;中指左右手都是鬥;無名指也都是鬥;小指左右手則都為箕。60多年後,王永華又找到了自己當年的卡片,他已經回憶不起來,這十個指頭上的指紋是怎麼填上去的了。

  60年前,爺爺從句容來

  “南京是一座移民城市。”王偉説,他親手整理了很多卡片,發現當時絕大多數人的本籍一欄填的都不是南京。

  和現代人戶口本信息差不多,民國戶籍卡片上,有出生日期、本籍(相當於現在的祖籍)、寄籍(相當於現在的現居地),以及居住本市年月等信息。通過對150多萬張民國戶籍卡片資料的對比,可以看出外來人口占一半以上。

  “我爺爺、外公就是那個時候來南京的。”王偉説,他在整理卡片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自家爺爺、三伯、爸爸、外公等人的卡片。爺爺叫王志悅,初中文化,當時算是個體戶,但職業上寫的是小販,服務處所是大中橋。歲數:59歲,本籍句容,寄籍南京。“可以看出,我們一家大概是從爺爺輩開始從句容來到南京。我爺爺做過木材生意,也開過糧行。家境還算不錯。”

  不過,在當時,王志悅的壓力還比較大,他一家共8口人。從當時的戶籍卡資料來看,他的幾個兒子都在上學,其中一個叫王永霖的,還在上小學,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王志悅一個人。當時,他們一家8口蝸居在白下路307號的一個房子內。

  不過,60多年後,王偉再去尋訪戶籍卡上爺爺居住過的地方,早就已經大變樣了。“門牌號還有,但不是原來的房子了。”

  也有張冠李戴填錯的

  戶主:魏榮第,教育程度專科,性別男,業別中醫,服務處所本宅,本籍興華,寄籍南京,身份證:1字71473號。這張泛黃的老卡片上,雖然寫的是“中醫”,但卡片上的照片,主人卻穿了一身軍裝,看起來特別精神。照片中,魏榮第戴著眼鏡,雙眼的光芒透過鏡片照射出來。

  既然是中醫,為何一身戎裝?“那是我外公的親弟弟,他的身份給弄錯了。”王偉説,魏榮第不是別人,正是自家的親戚。聽外公説,魏榮第是黃埔軍校的學生,後來在八字山小桃園的電臺當臺長。“在當時是國民黨的一位軍官,不是中醫。”

  在當時,真正做中醫的是魏榮第的哥哥魏雲階。當時,從興化來到南京的魏雲階因為沒有房子,就借住在弟弟家,直到弟弟離開南京為止。而在魏雲階本人的戶籍卡片資料上,業別寫的是“國醫”。王偉説,和現在人口普查差不多,當時填寫戶籍卡片資料的時候,有的是上門的“人口普查員”填寫的,有的是則是戶主自己填的,還有的是親戚代填的。

  專家説,這種張冠李戴填錯的,一種是不小心造成的,比如填寫的那個人不知道魏榮第的工作,所以填了中醫,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故意填錯。在當時,有一部分人身份特殊,屬於保密性質的,因此,在填職業、名字的時候,故意填錯。

  戶籍卡“背後”

  一堆來自“首都警察廳”的舊紙片

  150多萬張民國戶籍卡片是怎麼來的呢?專家説,像這麼完整的民國戶籍卡片,國內絕無僅有。

  “當時,這批卡片並不是市民自己保管的,而是交由警察局保管。”王偉説,這批卡片從發現清理到現在,整整用了4年多的時間。

  2006年下半年,南京市公安局傳來信息説,當年民國“首都警察廳”遺留在浦口倉庫的一批戶籍卡,由於常年無人問津,部分卡片已損壞霉爛或被蟲蛀,希望市檔案局能接手進行妥善處理。“這批檔案肯定是一批珍貴的歷史遺産,它完整記錄和反映了民國時期南京市全部人口的身份和居住信息。”於是,3輛大卡車滿載著40多箱卡片,從南京石佛寺直接開到了南京市檔案館門前。

  這40多箱卡片,堆滿了一間近百平方米的屋子。就這樣,南京市檔案局的工作人員開始了漫長的清理過程。這些戶籍卡,在經過除塵、消毒之後,被重新編號,一張張進行電腦錄入,然後進入恒溫恒濕的檔案館庫房收藏。“到現在為止,已經全部清理完了,共150多萬張。”王偉説,約1%的卡片由於鼠咬、受潮等原因,已經無法修復。

  一幀60年前南京市井生活的畫軸

  王偉説,民國戶籍卡片一共有150多萬張,分戶卡、口卡兩類;戶卡類似現在的戶口簿,口卡則相當於身份證。所有卡片按男、女兩大類劃分,並按照姓氏進行排列,目前已整理出的基本都是男性。“經過清理,發現口卡是120多萬張,戶卡是20多萬張。”

  隨手翻翻,卡片的“業別”一欄更是無所不包,從大學教授、政界要員,到賣燒餅的、拉人力車的、制扇的、種菜的……一幅幅市井圖活生生展現在人們面前。這些卡片如今彌足珍貴,它們為研究南京當時人口流動、民族資本的規模、行業分佈、城市駐軍等情況提供了完整資料;它們像是一幅寫意畫,為大家描繪了一幅60年前南京市井生活畫面。

  “當時在南京生活的人,真的是三教九流都有。名人多,身份莫名的人也比較多。”但從職業填寫來看,從事服務行業的人佔了一半左右,大約有50萬~70萬人都是從事服務行業,包括保姆、鐘點工、拉黃包車、賣燒餅、開茶館等等,從事“工業”的人員很少很少。在當時,每一個工種還形成了一種職業聚集效應,專家們發現,當時在南京拉黃包車的,絕大部分是從蘇北、安徽一帶過來的。

  “當時,南京人的文化層次差異也比較大,像吳貽芳、傅抱石等人,在當時學歷都很高,一個是留學博士一個是教授,但絕大多數文化層次偏低。大多數是文盲和初小。”王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