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成都考古新發現 4300年前已有兩室一廳會議室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7日 1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考古現場

  近日,一組距今約4300年前的大型公共建築遺址現身成都新津縣寶墩村寶墩遺址中心區。

  可能是議事聚集場所

  昨日下午,華西都市報記者來到寶墩村,一處平地呈現在眼前,地面上標注了39個白色方框。成都文物考古隊工作人員説,這些方框是本次發掘出的建築立柱基址。

  這些立柱的排列具有明顯的規律性,26個立柱勾勒出一個長方形的“大廳”。由於大廳面積較大,中間還有3根立柱輔助承重。兩側,10根立柱組成兩處“廂房”,組成一套具有規整“品”字形結構的“兩室一廳”建築。

  “如此宏大的古建築,可能是古人議事或舉行重大活動的聚集場所。”考古人員説,這處建築遺址距今約4300年前,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可以基本判斷是新石器時期的重要公共建築。

  本次發掘中,確定這些立柱的具體位置,首要的判斷依據是地面上殘存的原始柱坑。每根立柱下,均鋪設有承重用的鵝卵石。

  地勢較高古城保存完好

  在大型建築附近,考古人員還發掘出一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雖然並未出土隨葬器物,但骸骨卻保存得相當完整。

  考古人員説,從寶墩遺址目前殘存的城墻和遺跡來看,經過4000多年歲月侵蝕,這座古城仍保存得相對完好,最重要的原因應歸功於遺址所在的地勢較高。在五河匯集的新津,自古洪災不斷,“但高地勢讓這座古城在歷次洪災中倖免于難。”

  隨著時間推移,古城沉睡于地下。本次發掘中,城墻遺址之上發掘出不同朝代的墓葬和民居,表明世代有人居住其上,這也為遺址的保護起到了一定作用。

  新聞資料

  新津寶墩遺址

  最初發現于1995年,為一座距今約4500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城址。

  2009年11月,考古人員發掘出遺址的外城城墻。寶墩遺址面積由最初發現的60萬平方米增加至276萬平方米,為成都平原已探明古城遺址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在國內同時期的古城遺址中,面積僅次於浙江良渚遺址和山西陶寺遺址,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