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警方用“凡客體”反詐騙宣傳海報提醒市民 市民稱“給力”(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5日 03: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中關村醫院門診大廳內,警方張貼了謹防虛假信息詐騙的“凡客體”宣傳畫。 本報記者 方非攝

  近日,警方在中關村地區貼出了“凡客體”語言的反詐騙宣傳海報,只在“平安北京”微博上出現的網絡熱詞正逐漸走上街頭。

  “凡客體”提醒防騙

  “愛裝警察,愛裝QQ好友,愛裝法院,也愛説,電話欠費,法院傳票……我是電信騙子,警察一直在找我,如果我找你,馬上撥打110。”

  近日,這張落款為“海淀公安分局中關村派出所”的警情提示宣傳畫貼上了中關村街頭。在中關村醫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辦公樓內及多個小區裏都能看到。

  除了利用當前網絡流行的“凡客體”撰寫提示語,該宣傳畫上還有一個“詐騙分子”漫畫,旁邊配有他的詐騙攻略:“買便宜機票的有木有!!!買便宜火車票的有木有!!!買一折商品的有木有!!!”這段話用當前也十分流行的“咆哮體”揭示出了詐騙分子利用的正是一些人愛貪便宜的心理。

  記者從海淀警方了解到,“凡客體”警情提示的創作者是中關村派出所所長洪延。今年以來,針對轄區電信詐騙、購票詐騙警情高發的情況,洪所長一直在想方設法發佈警情提示。當他在網上看到上海警方利用“凡客體”製作的警情提示後,頓時眼前一亮。4月20日前後,洪所長和民警們一起,結合本轄區發案特點及北方方言習慣,並請教身邊的資深網友,起草了中關村版“凡客體”警情提示。

  這樣的宣傳方式一推出,立即引起了市民的關注。不少路過的人都用手機拍攝海報並傳到微博上。“太給力的宣傳!支持公安誠品!”“太有才了。比銀行ATM機旁A4紙貼的那種好玩多了,看幾眼就能記住。”在微博上,網友不停轉發和評論。還有的網友從微博上看到後,準備前往實地查看,並詢問“其他版本有木有?!!”

  在此前,崇文交通支隊曾推出“NO飆車,我很低調”個性化車貼,其創意也來自網絡。車貼做出來的第一週,就向年輕車主免費發放了1.5萬張。車貼的兩個設計者—崇文交通支隊的交警陳義國和宋澤宇經常在年輕人聚集的論壇裏瀏覽,最終選定了“低調”和“飆車”這兩個流行詞。宋澤宇説:“刻板的教條宣傳效果不好,用些網絡時髦用語,更容易讓大家接受。”

  警方力挺:

  公安宣傳需要包裝

  “從北京電視臺‘北京新聞’播放完後每次打出的公安宣傳公益廣告中,就能看到我們警方宣傳語言的變化。”市公安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警官趙峰説,煙花爆竹燃放解禁後,警方通過電視臺最早打出的宣傳口號都是“安全燃放,禁止”,再後來,“禁止性”語言換成了“請您在燃放煙花爆竹時注意火險隱患”,現在這些標語都被換成了公益動畫片。

  趙峰表示,公安宣傳也需要包裝,首先要吸引人的眼球,這樣才能有受眾。“我們現在的民警中也有很多80、90後,他們的思維很開闊,如果還按照老的宣傳思路,年輕人的創造力很快就會被禁錮。我們需要的是轉變觀念。”

  “從目前的情況看,利用網絡流行語,使我們的宣傳借力使力,效果更好。”趙峰説,將以往生硬、枯燥甚至是刺耳的標語替換成情感規勸、詼諧提示,變化的不僅僅是一個句子,更是一個城市的“表情”和北京公安部門的執法理念。

  專家提醒:

  政府形象建設不能太隨意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認為,作為政府部門,公安機關印製、張貼“凡客體”漫畫警情提示的創意值得鼓勵,用市民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宣傳,找到了與市民的一個情感共振點,也完成了一次形象建設。但喻國明同時提出,政府機關在對公眾進行宣傳時還是有一定的角色要求,雖然可以追求時尚,但同時要注意不失莊重,要把握好尺度。對於社會上流行的語言方式,在取用時不能太過隨意,以免造成角色誤認。本報記者 侯莎莎

  名詞解釋

  “凡客體”,原屬某品牌廣告文案宣傳文體,是時下網絡流行的廣告體語言,以“我愛……”、“我是……”為關鍵詞和主旋律,成為一種在消費社會背景下出現與流行的新文化用品,其創意手法招致了眾多網友的熱捧圍觀。“咆哮體”一般出現在回帖或者QQ、MSN等網絡聊天對話中。使用者激動的時候會覺得一個感嘆號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打出很多感嘆號。

  相關鏈結

  警方宣傳語演變

  “交通宣傳標語可以説經歷了説教型、客氣型、對仗型、白描型、卡通幽默型、網絡流行語型等幾種模式。”已經做了20多年宣傳工作的陳義國介紹説。

  在80年代以前,標語都是單純説教型或嚴厲型的,如“禁止闖紅燈”、“禁止扒車”。到了80年代,出現了“客氣型”的交通標語。1981年,市交管局打出了“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請注意交通安全”的宣傳標語。“您”字首次出現在標語裏。

  隨後交管部門推出的“高高興興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來”等對仗型順口溜式的標語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而進入21世紀後,以“司機一杯酒,親人兩行淚”為代表的口號,白描式的語言讓人覺得更加形象。2008年5月,120面繪有卡通民警形象的提示牌裝在了各條主幹道上。一改往日“繃著臉”的民警形象,男女兩個卡通民警圓圓胖胖、笑容可掬。如今,交通安全提示語又借用了網上的熱門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