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各地試點公車改革新招頻出 媒體稱反響不一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3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央發力

  從"自選"走向"規定"

  清華大學廉政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指出,現有的圍繞公車管理模式的改革缺點主要有兩個:一是改革試點始終處於一種自發、自覺狀態,而不是強制性的,"誰改革誰吃虧",越是主要領導幹部,吃虧越大。二是所有試點改革都是改下不改上,帶有不徹底性。他認為,未來的根本出路是通過全國統一步伐的改革,實現公車管理模式的根本變革,建立新模式的公車改革必須且應當是"規定動作",而不應是"自選動作"。他建議,成立全國性的公車改革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強制推進全國的改革工作。

  "對於公車改革,我認為只要開始就好,千萬不要寄希望於設計出一個完美的體系才去實施。"李成言認為,"從根本上説,首先要改變的是官員的觀念。就拿'小轎車'這個名稱來説,在國外念'car',翻譯過來就是'小汽車',但我們翻譯成了'小轎車',這與歷史有關。過去官員出門,武官騎馬、文官坐轎。汽車引進以後首先是官員使用,所以翻譯時就有了中國特色,加上了'轎'字。這表明汽車成了身份、地位和待遇的象徵。因此,必須首先扭轉公車體制既得利益者的觀念,讓他們意識到實物配給是一種落後的模式,代之以福利待遇市場化、貨幣化,規範職務消費,公車改革才會暢通無阻。"

  "將公車問題首次納入專項治理,以及最近兩三年來的專項治理都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強調治本這一與以往大不同的思路變化,預示著圍繞公務用車管理模式根本變革的改革將為期不遠。這當然是解決公車問題的根本之道,讓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任建明樂觀地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