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通訊:尋覓幸福的北川“紅娘”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2日 2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新社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綿陽5月2日電 題:尋覓幸福的北川“紅娘”

  中新社記者 楊超

  “這個姑娘的條件比較符合你的要求。如果沒什麼意見,下個星期約個時間見一面。”在北川安昌鎮的誠信婚介所裏,40多歲的鄧群華忙碌不停。“我做的是幫有情人成眷屬的好事。”作為婚介所的老闆,鄧群華如此評價自己的社會價值。

  “我本來是個裁縫,沒事的時候愛幫別人説媒。因為説一對成一對,結果説媒的名氣比做裁縫還大。當然,那時候都是免費的。”鄧群華是地震極重災區——北川羌族自治縣陳家壩鄉村民。地震後不久,慕名而來的徵婚求偶者終於讓她將愛好變成了職業。

  “那個時候,很多都是喪偶家庭,有的還帶著娃娃。找我的人越來越多,我就想乾脆開個婚介所,這樣他們找我也更容易、更方便。”

  前往江油、綿陽等地考察後,鄧群華決定把婚介所開在北川。“當時找了很多地方,房租都很貴,承受不起。最後終於在安洲大道一處家屬院裏找到了一個每年2600元房租的小地方。”鄧群華説,當時自己身上只有幾百元錢,但還是交了100元定金。

  2009年3月5日,鄧群華的婚介所終於掛牌開張了。雖然辦公室只有一張桌子兩張板凳,但第一天就有人拿著廣告單找上門來。“當時我還在打掃衛生,看到有人上門,心裏又高興又激動。”

  震後重組家庭成為舉世關注的焦點,鄧群華也因此引起媒體關注。婚介所開張后,每天都門庭若市,很多人從幾十公里外趕來,甚至很多外地人都慕名前來請她介紹對象。

  “很多外省人給我寫信,説看了報道想在北川找配偶。記得有個山東援建者40多歲,妻子去世了。他來登記後,我給他介紹了一個年齡相當的地震喪夫的北川人,一次就説成了。援建結束後,山東人也留下來了。”鄧群華有些得意地説,“到現在,光算給外省人説成的起碼就有100多對。”

  誠信婚介所名聲鵲起,原本狹小的出租屋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去年3月,她決定搬遷場地,並在辦公室專門設置了供前來配對男女座談和了解情況的房間。鄧群華説,回想起那段時間,自己真是忙得瘦了十幾斤。“所有人的資料我都自己做,有時候忙到晚上11、12點都還要見面,連晚飯都吃不上。”

  由於新辦公室房租漲到原來的3倍,鄧群華不得不將幫助聯絡的信息費由20元上調到了30元,找到合適對象後由男方支付的200元介紹費上調到了300元。鄧群華説,由於婚介都是承諾成功為止,也時常有收不到介紹費的情況。“有時候説成了,兩個人一直不結婚,有些結了婚也不告訴我,連電話號碼都改了。也有人比較挑剔,很多時候配10多個才找到中意的。”

  在鄧群華的辦公桌上,放著幾本厚厚的會員資料。如今,在婚介所登記的會員已經達到6000多人,其中大多都是“5.12”地震中的喪偶男女。長期的説媒經驗,讓鄧群華有了一套自己的秘訣。“每個人都有他的要求。有人登記你就要幫他物色,看哪個合適。找到覺得般配的,就先打電話問,不行又找其他的。兩個人撮合好了,隔段時間再回訪一下。”

  目前,已有600多對新人在鄧群華的撮合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一些經她介紹的喪偶男女重新組成家庭後,還給她送來了紅包、喜糖。“每撮合一對,我都覺得做了件好事,這也是民生大事。就算新人沒來感謝我,我也覺得高興。”

  其實,整天牽線搭橋、專做紅娘的鄧群華也有過一段不幸的婚姻。震後不久,不堪家庭暴力的她與前夫離婚。每每看到別人成雙成對、幸福甜蜜,鄧群華總會覺得形只影單。在老鄉的介紹撮合下,一位地震中喪妻的醫生走進了她的生活。

  而今,鄧群華和男友住在北川新縣城,她最期盼的是儘早和男友結婚。“我幫那麼多人找到了幸福,現在也要為自己的幸福去努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