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燒烤店業主揭行業內幕:豬鴨肉加添加劑口味更好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7日 1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家建議設立食品安全“黑名單”制度 給百姓吃上“定心丸”

  新華網長春4月27日電(記者王猛)“瘦肉精”事件余波未平,“染色饅頭”“毒豆芽”等駭人聽聞的報道接踵而至,一些作坊甚至在百姓家常菜粉條中也加入墨汁染色。連日來,社會上對接連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不斷發問:我們還能吃啥?對此,有關食品專家和相關企業負責人表示,要想讓百姓吃上“定心丸”,國家應在食品安全領域設立“黑名單”制度,對造假行為施以重罰以警示社會,避免食品安全領域事件不斷發生引發社會恐慌。

  燒烤店業主揭行業內幕

  就在國內多地市場曝光“牛肉膏”事件之後,一位燒烤店經營者王麗(化名)向記者講述了行業內幕。今年40歲的她,先後在黑龍江、吉林等地經營燒烤店已有10年時間。

  “其實‘牛肉膏’等肉用添加劑在市場上出現了好多年。這在食品行業中使用已是公開的秘密,只是近期才被媒體發現而已。”王麗告訴記者,經營者使用牛肉膏、羊肉精之類的添加劑,就等同於使用嫩肉粉、調味料等一樣。

  王麗算了一筆賬:以通常一斤肉製成25隻肉串,每串售價1元為例,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牛肉價格在每斤15元至22元不等,而羊肉價格甚至達到25元左右。“除去人工及炭火成本,如果不在肉上做手腳的話,根本就不掙錢。”她説,目前豬肉和鴨肉的價格分別為10元和7元,以此替代牛羊肉成本可大幅降低,而口感和味道甚至更好。

  王麗告訴記者,除了“牛肉膏”外,羊肉精等肉品添加劑在市場上也很常見,一些中小飯店特別是燒烤店和烤肉、火鍋自助餐廳等普遍在使用。“你算算,一頓豐盛的自助烤肉每人收費不到40元,按照食品當前的市場價格計算,經營者如何賺錢?”她説,“從目前的情況看,由於中小餐飲企業眾多,想要徹底杜絕此類問題難度極大。”

  國內食品安全領域專家、吉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學軍表示,食品添加劑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普遍使用,但問題是應該使用哪些,用量是多少。“如果使用過量‘牛肉膏’,以豬肉冒充牛肉的話,這種違法行為必須受到嚴懲。”他説。

  食品安全引發的疾病不容忽視

  作為中國較大的肉牛屠宰加工企業,長春皓月集團宣傳主管徐海東告訴記者,牛肉造假不僅僅出現在食品銷售終端,在加工環節也很多。他表示,牛肉造假現象已困擾皓月多年。

  吉林省農科院農産品加工中心主任楊貞耐説,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凡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批、監管的食品添加劑是可以使用的,但每種添加劑在使用範圍和用量上有嚴格規定。“但不能用於造假、掩蓋産品屬性,甚至改變産品性質等。”

  “如果食品添加劑長期、超量使用,甚至被濫用的話,可能降低人體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長期使用會引起慢性中毒,甚至可能致癌。”楊貞耐説。

  吉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姜會明表示,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已嚴重危害到人民群眾身體和生命安全。而由食品污染引起的疾病即食源性疾病,其發病率顯著上升,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為廣泛的衛生問題之一。

  王麗告訴記者,根據她從事餐飲行業的經歷來看,國家對於中小餐飲企業僅僅在衛生方面進行監管,至於食品安全方面的檢測完全是個空白。

  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食品質量安全的管理主體主要面臨兩大難題:

  一是執法監督體制尚不完善,職責分工不明,分段各自執法。劉學軍表示,目前國家農業、檢驗檢疫、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部門或多或少都具有管理職責,“通常對其有利的事情都爭,而沒利的事情都推,這樣就會出現行業監管空白。”劉學軍説。

  二是在食品質量安全制度、檢驗檢測標準、風險分析和控制的各體系建設中,各部門缺乏有效配合和溝通,缺乏統一性。專家表示,在當前政府相關部門人員配備和經費等緊缺的情況下,這樣一來會增加相關部門負擔,降低工作效率。

  專家建議設立“黑名單”制度

  “歐美等發達國家在經濟快速增長時期,也曾出現過類似的食品安全問題。而中國正處於這一階段。”劉學軍告訴記者,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有關專家認為,儘管日前國家九部門聯合發佈公告,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生産經營使用,但從目前各地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配備來看,要想對眾多的生産、加工、餐飲等企業一一排查整改,難度很大。

  專家表示,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整改,首先應徹查市場食品添加劑種類及其化學成分,以此來制訂詳細的使用標準。

  專家建議設立食品造假“黑名單”,對於造假行為進行嚴懲。劉學軍認為,應設立類似新加坡的造假“黑名單”制度,除重罰外,將其列入誠信危機名單,登出企業執照,今後無法再次註冊公司。

  國家治理食品安全問題,除了依賴農戶和加工企業等生産者自律外,主要應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發揮政府監管的職能。有關專家建議,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工作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實施以科學為基礎並且協調一致的檢驗、檢測及監控、執法標準,對食品生産流通消費的各個環節實施全程無縫監管。

  有關專家建議,應通過媒體建立群眾舉報重獎機制,以完善市場監督機制,強化信息收集,發揮群體效應,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