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重慶捐資修別墅億萬富翁曾是搬運工(圖)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6日 02: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重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看著即將入住的別墅效果圖,單身漢王國成笑著説:“這下估計我能找到老婆了!”

修別墅送老鄉的高強

王國成現在的家墻壁透風,屋頂漏雨。

  17歲初中畢業 去河北當搬運工

  昨天,父親高傳忠講述了兒子高強的經歷

  高強,1972年出生,家中五兄妹,他排行老四,17歲初中畢業後就去了河北省石家莊打工。這個農村娃文化不高,但力氣大,在石家莊大郭村火車站當搬運工扛包,那時一個月只能掙8元錢。

  當了3年搬運工,高強想到了學廚師,學了半月沒錢繳學費便輟學。高傳忠回憶,高強沒有灰心,在出租房裏拿起炒鍋練翻菜,端起米篩學搖鍋。後來,高強去一家飯館應聘。老闆問他要多少工資,高強説:“別先談錢,你先看我手藝如何再説。”就這樣,高強憑藉自學的廚藝留在了飯館。這家飯館來往的顧客多是做工程的,見高強精明能幹有闖勁,就介紹他到裝修隊做工。幹了3年廚師,高強就跳槽了。

  當包工頭虧了本 朋友幫他站起來

  “朋友幫了他。”高傳忠説,幹了一段時間裝修隊小工,朋友見他有頭腦,講誠信,就讓他包工程。打工仔當包工頭,高強想都不敢想,在朋友的鼓勵下,他回家向村裏鄉親借了3萬元錢開始包工。

  高傳忠説,高強第一個工地虧了100萬元,他覺得這輩子再也爬不起來了,打算回家種地。朋友們安慰他,不要怕失敗,再借錢給他繼續做,再虧了這些錢就不要了。在朋友的鼓勵下,高強再次創業,這一次賺了200多萬元,他終於翻了身。做裝修,搞建築,事業越做越大。2008年,高強成立河北瑞盛房地産開發公司,真正涉足房地産。

  “人不要忘本,更要懂得感恩。”高傳忠説,他經常教導兒子不要忘記自己當過搬運工,要記得自己的今天多虧了朋友的幫助。

  發家不忘窮鄉親 春節串門受觸動

  高傳忠説,高強每年春節都要回家拜望左鄰右舍。

  2009年大年三十,高強在父親的帶領下,分別拜望組裏70歲以上的老人和因病困難的鄰居。那天,父子倆走訪了8家人,每走一家就了解一家的困難,幫忙出點子找門路,最後送上500元紅包。

  高傳忠説,回家後高強就找他商量為村民修房子的事。他沒同意,“兒子最初借錢包工程,有的鄰居有錢也打埋伏,高強當搬運時那麼困難,鄰居去了他那裏,他包吃包住還給車費,對方回到老家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高傳忠説,他起初覺得為村民修房子不值得,何況為35家人修房子花的不是小錢,兒子掙錢也不容易。

  去年2月,回到河北的高強又打電話跟父親商量這事。高傳忠終於想通了,他覺得這是好事,應該支持兒子。

  高傳忠説,過年本應是農民吃得最好、穿得最暖,住得最舒適的時候,而那次走訪讓高強親眼目睹了村民的困難。兒子吃過苦,現在富裕了,他覺得大家的日子也應該一起好起來。

  這個億萬富翁很低調 媒體多次採訪遭拒絕

  石堰鎮人大主席韓志書説,興莊村的強農園新居動工啟動以來,高強除了希望政府在水電氣等基礎設施方面幫助協調外,沒向政府伸手要過一分錢。

  “這個億萬富翁很低調!”韓志書説,去年11月7日強農園奠基儀式,高強要求不請記者做報道,不請區級領導,只要求鎮領導做個見證;今年上半年,當地媒體聽説高強回到老家,找到高強想採訪,他還是拒絕了。韓志書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如果高強在家,這次你們採訪,可能一樣會被拒絕。”

  “典型的先富帶動後富,最後達到共同富裕。”石堰鎮黨委書記楊通勝説,高強不但為35戶村民捐建別墅,還要捐1000萬元幫助他們發展産業,房屋産權歸入住者所有,産業收入他也不收分文,經濟上零回報,他是真正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心想回報家鄉。

  韓志書説,高強的善舉也為新農村建設探索了新思路,強農園只佔地12畝,35戶居民宅基地有60多畝可以復耕,大大節約了耕地。他的舉動還會帶動更多外出發展的人員關心家鄉建設。

  新聞面對面

  希望這樣做

  能帶動更多的人

  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輾轉聯絡上河北的高強,就捐資2000萬元建別墅、發展産業展開對話。

  記者(以下簡稱“記”):是什麼讓你決定做這些事?

  高強(以下簡稱“高”):送錢只能幫助一時,不能根本上改變他們的困境。

  記:捐建別墅能根本改變?

  高:很多家庭耗盡多年積蓄修建房屋,我捐建別墅就能解決他們多年的問題。當然住進了別墅,還得有錢過日子,所以還要幫助發展産業。

  記:你這2000萬元是投資還是捐資呢?

  高:最終可能要花2500萬元,但都是捐資,別墅産權歸村民,産業收益歸村民,我不會有一分的收益,也不會向政府伸手要一分錢。

  記:你這2500萬投資其它領域收益應該很可觀。

  高:人一輩子找不完的錢,我也沒多少錢,兒子才15歲,也沒考慮給他留下多少財富,只希望這樣做能帶動更多人關心家鄉發展。

  記:下一步有何打算?

  高: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記:怎麼解決?

  高:在家鄉投資建廠,引導村民當地就業,就會有更多時間關心孩子。

  編後

  富不忘本

  “兒子吃過苦,現在富裕了,他覺得大家的日子也應該一起好起來。”高強父親一句樸實的話,卻蘊涵了一種高尚品質反哺社會。

  誰幫過我,我就回報誰,其他人則與我無關。為35戶村民無償修別墅的高強,超越了這種狹隘,不管是給過他幫助的,還是沒有幫助過他的,甚至是曾經對他袖手旁觀的,他全部給予無私幫助。

  其實,很多人都曾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反哺社會。非典期間,就曾有一位非典康復者自願捐出500毫升血漿,成功救活了一位懷孕3個月的重症非典孕婦。

  反哺社會,應成為一種自覺,在社會幫助下先富起來的人們,更是應當富不忘本。

  54歲光棍王國成:

  “有了別墅,再找個媳婦”

  興莊村5組村民王國成,54歲,單身,父母去世20多年了,一直住二老留下的木板房。這間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是解放前修的,木板已開始腐爛,用蔑莢和稀泥補上的窟窿開始掉泥塊,屋裏除了一張床和幾個小凳子,再沒有其它值錢的傢具。

  “就因這房子,介紹的媳婦吹了。”王國成説,年輕時,有人給他介紹過好幾個對象,結果人家到家裏一看就告吹,後來再也沒人為他説親。

  王國成回憶,前年除夕,家裏沒肉吃,一個人又冷又餓,蜷縮在被窩裏眼淚直打轉。後來,高強父子倆送來500元紅包,還説要給他修房子幫他娶媳婦。王國成説,當時只當是句玩笑話。

  王國成説,如今,他去看了自己即將入住的新房,104平方米,有客廳、餐廳、廚房和衛生間,還有兩間臥室。

  雖然自己已年過半百,但王國成堅信,有了房子,媳婦也會有的。王國成説,高強改變了他的命運,出於感激,他要去工地義務當小工,搬磚塊、運鋼筋。高強卻告訴他,活可以幹,工錢按60元一天照付。

  71歲孤老吳世紹:

  “他不救我,我早就死了”

  “他不救我,我早就死了。”長壽區石堰鎮興莊村5組村民、71歲的吳世紹説,他沒有兒女,老伴也去世了。2009年大年三十晚10點過,吳大爺冠心病發作,痛得要命,急需送長壽區醫院搶救。

  侄子打了四五個電話包車,都説大年三十拿再多錢也不跑,都要陪家人過除夕。怎麼辦?看著床上被痛得死去活來的叔叔,侄子很快想到回家過年的高強。一個電話打過去,高強不在家裏在石堰場上,但回話馬上趕回來。

  吳大爺回憶,高強深夜開車將他送到長壽區醫院,不但沒收車費,臨走時還倒給了他500元錢治病。

  “他知恩圖報。”高強創業之初,5組村民高雪峰曾借給他1萬多元錢,結果8個月後就還給了他。高雪峰説,現在高強一回家總要成千上萬的給他錢,更別説找他借錢了,“當年借給高強的錢,拿回來的翻了好幾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