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雲岡石窟窟頂有座寺廟 遺址等待考古發掘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5日 13: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眾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談起建於北魏時期的大同雲岡石窟,相信您一定並不陌生,它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16公里的武周山麓之上,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里,"雕飾奇偉,冠于一世", 造像5萬1千余尊,是我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四大寶庫之一。然而,您可曾領略過其頂部被塵埃所掩蓋著的美?您又可曾傾聽過關於雲岡石窟窟頂上的動人故事?

  窟頂別有洞天 等待考古發掘

  作為世界文化遺産的雲岡石窟,以它獨特的魅力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慕名而來。然而來到這裡的人們,大多只是在仰視著、讚嘆著那巧奪天工的石窟佛像藝術,卻很少有人會去關注雲岡石窟窟頂上的別有洞天。

  較之每天站滿遊客的石窟底部,其頂部卻在孤獨的浸泡中靜默不語,它在等待著伯樂的光臨。在沉寂了數不清的日日夜夜後,終於,這一天姍姍而至。

  置身在風吹雨打的環境中,雲岡石窟自建成的那一刻起,便始終經受著嚴峻的自然考驗。近年來,雲岡石窟中的少數窟已不堪雨水的侵蝕,窟內出現了滲水現象,加之經年累月的風化,往昔的容顏逐漸憔悴了起來,這無疑是給人們敲了個警鐘!

  於是,保護雲岡石窟的巨大工程也隨之緊鑼密鼓地開展起來。經過對滲水現象嚴密的考察研究之後,國家文物局決定對其窟頂進行大規模的防滲水工程。此外,國家文物局要求在防滲水工程開始之前,要先對雲岡石窟窟頂的地表進行考古發掘。於是,配合著防滲水工程的開展,雲岡石窟窟頂遺址的發掘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此次發掘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雲岡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配合,共同組隊,聯合發掘。具體説來,本次發掘是由我國著名考古學者張慶捷擔任聯合考古隊領隊,並由發掘經驗豐富的冀保金、呂劍鋒這兩位高級技工分別擔任聯合考古隊的技術總監及工地總監。

  在對窟頂遺址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部署後,考古隊決定先對窟頂1區遺址展開發掘。由於無從知曉這下面到底掩藏著什麼,為了保險起見,考古隊將其分成四個地點,通過進行試探性發掘,看看效果如何,以便調整發掘戰略。

  在深入的發掘中,窟頂遺址時不時地給這支考古隊帶來意外之喜,從先秦開始一直延續到明清都在這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足跡。原來,雲岡石窟的窟上窟下全是無價之寶!

  在驚喜的同時,這支考古隊也對這個遺址充滿了困惑。工作人員在發掘遼代房屋的過程中,卻驚奇地在它的下面發現了北魏時期的瓦片!憑藉著幾十年的發掘經驗,領隊張慶捷敏銳地意識到了這裡潛藏著重大的發掘價值,因此整支考古隊在發掘的時候都格外地謹慎。

  隨著深入發掘,深埋著的謎底也逐漸重現天日。原來,這座遼代房屋坐落在北魏房屋之上,還正好位於北魏建築群的中間,但由於遼代房屋比北魏東西方向的房屋高出幾十厘米,所以兩者間的地層高低關係一目了然。

  由於雲岡石窟窟頂遺址在發掘之初就有了重大發現,這便掀起了國內考古學術界討論的熱潮。2008年11月,專家論證會正式在大同召開,會議期間,國家也對此給予了很大的關注,同時派中國社科院徐光冀等多位著名考古專家參加會議。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與會人員一致同意繼續對該遺址進行全方位深入發掘,由國家文物局負責發掘的經費問題。

  2009年之際,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了雲岡石窟窟頂遺址的發掘項目工程。通過進一步的發掘,考古隊更加堅定這個遺址蘊含著無法估量的價值,遺憾的是,由於後來經費沒有到位,發掘工程不得不停了下來,無奈之下,考古隊對其進行了回填。

  然而,對窟頂遺址的發掘擱置了沒多久,便在2010這一年真正迎來了屬於這裡的春天。國家文物局領導高度重視這裡的遺址發掘,於是,在國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這支考古隊鬥志昂揚,整裝待發,按照第一次發掘後專家論證的科學意見,吹響了第二次正式發掘的號角!

  首席記者 李尚鴻 實習生 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