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1200! 老夫妻匿名要幫4個娃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3日 2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瀋陽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300元=川娃1年營養》報道後……

  80多歲老夫妻起大早匿名捐贈

  幾十名市民打電話説要多捐學費

  還有甚者直接來到報社“搶”受捐人

  眾多市民紛紛報名欲捐“營養金” 40個川娃都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4月20日,本報以《300元=川娃1年營養》為題,報道了本報在汶川地震重災區援建的仁愷小學師生早餐缺乏營養的事情。報道見報後,幾十名熱心市民撥通了本報的熱線電話,表示願意為川娃們捐贈“營養金”。而一對不願透露姓名的8旬老夫妻更是一大早便把1200元“營養金”親自送到了報社。

  耄耋老夫妻要幫4個娃

  4月20日早上8時不到,一對蹣跚的身影便出現在本報的一樓大廳。得知熱線工作人員還沒有上班,2位老人便耐心地在樓下等候。一名保安員關心地詢問道:“您二老來報社幹什麼啊?”老大爺説:“報紙上不是説災區的孩子缺營養嗎?我們來給孩子送‘營養’的。”“您二老今年高壽啊?”“我84了,我老伴今年80。”

  8時30分,兩位老人見到了本報記者,沒有多説一句話,老人直接從兜裏拿出了一疊現金。“不是説300塊錢就能讓一個孩子補充營養嗎?這裡是1200元錢,我們想幫助4個孩子。”記者很感動,忙問:“大爺,你叫什麼名字啊?”老人一擺手:“不用給我登報,我就是想幫幫孩子們。”記者隨後又提出拍照的要求,但是2位老人同樣拒絕了。他對記者説:“這樣的事兒我們總幹,每次都不留名,不拍照,我和老伴就想做點好事兒。”

  在送兩位老人離開時,記者了解到,兩位老人中只有老大爺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兩位老人的生活也並不是十分寬裕。當天一大早,他們看過報紙後,便直接從皇姑的家裏出來,坐了近1個小時的公交車來到報社。出了報社的大門, 兩位老人又互相攙扶著、蹣跚著走向公共汽車站……

  幾十位市民報名要捐贈

  送走兩位老人後,本報的熱線電話便開始響個不停,其中大部分的電話都是捐贈“營養金”的熱線電話。市民汪先生稱,以前捐款給貧困孩子,主要都是捐學費。這一次看報紙,了解到災區的孩子還很缺營養,這讓他心裏很難過。他表示自己可以多捐贈幾個孩子,而且最好2位老師的“營養金”也由他負責。市民劉女士稱,她也想給災區的孩子做點事情,但是她不希望只捐一次款,而是想和災區的孩子長期保持聯絡。她説:“如果有需要,不光是營養金,學費、生活費我也都能幫忙,就算供到大學也沒問題。”截止到4月21日晚,已經有30余位市民表達了捐款意向,且其中不少人都想捐贈多名學生。由於只有28名學生和2名教師需要“營養金”,因此捐贈者之間的“競爭”比較激烈。

  “姐妹聯盟”首先“結對子”

  得知瀋陽晚報為了仁愷小學的學生健康,已經向社會徵集“營養金”,瀋陽北來順清真餐飲有限公司的柏玲總經理有些“坐不住了”。因為擔心特困的孩子被其他好心人挑走,4月21日下午,柏總經理和幾位女伴再次來到報社,不但兌現了捐款,而且每個人都拿到了被捐贈學生的個人資料。柏總經理表示,由於她們幾個捐贈的是村裏的特困孩子,因此除了每個孩子每人有300元“營養金”外,她們還會給每個孩子額外的200元助學金,以幫助孩子們完成學業。

  經與仁愷小學聯絡,校方目前正在整理學生的相關資料,並會儘快傳回本報。

  特別聲明:

  由於四川南江縣最近在下雨,下山的山路已經被毀,仁愷小學其他學生的個人資料暫時無法傳回報社。因此,本報目前只能接受市民的捐贈預約。等到學生的資料傳到後,想捐款的市民可以直接來到報社,自己挑選想要幫助的學生。由於仁愷小學校方希望捐贈者能留下通信方式(當地只能通信),以方便學生們彙報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本報希望捐贈者捐款時能留下真實姓名和聯絡方式。當然,如果只想默默奉獻愛心,本報也同樣歡迎會尊重其選擇。

  本報主任記者 劉強

  攝影 劉生生

  首批“營養金”捐贈名單

  捐贈人 受助學生 年齡 性別 家庭基本狀況

  柏玲 李紅玲 9歲 女 家中務農,老人重病

  譚 陽 8歲 男 家中人口多,老人常年生病

  劉淑偉 王廷月 11歲 女 家中務農,無其他經濟來源

  郭紅 李 飛 8歲 男 養父因病未娶,不能幹重活

  郭瑛 邵東梅 7歲 女 家中2名學生,無人外出打工

  李傑哲 10歲 男 母親聾啞,哥哥也在讀小學

  李瑩 龍小梅 11歲 女 家中無人能外出打工

  安然 冉茲德 11歲 男 家中人口多,2名學生

  岳江蘭 10歲 女 家中務農,班級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