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萬鋼:杜絕評審拉關係 保證競爭公正透明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2日 20: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4月2日電(記者余曉潔、牟旭)“為避免評審過程中‘拉關係’的現象,今後要加大科研項目申報評審中的公正與透明;嚴肅處理任何違法違紀、違反規則的行為;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實施專家評審回避制度。”萬鋼説。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2日舉行的“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新聞發佈會上正面回應了“施饒之劍”。

  “任何制度都是由人執行的,制度的合理性並不代表著結果的合理性。驗證這個結果要靠公眾的監督。科技部願意接受公眾的監督,今後要‘有報必查’‘查實即處’,創造更加民主自由、公平透明的科研環境和學術氛圍。”萬鋼説,我們對競爭性的項目有一套明確的管理規定,涉及申報、評審、公示等各個環節。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2010年9月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中國的科研文化》一文,直指目前中國科研經費分配體制及科研文化中的弊端,在學界被稱為“施饒之劍”。

  他們認為,儘管近年來中國研究經費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沒有對中國的科學和研究起到應有的強大的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經費分配體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

  “去年饒毅和施一公發表文章,對科技界一些現象進行批評,我們對此十分重視。重視的並不是在哪個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而是他們提出的在科學研究中、特別是在參與國家各類科技計劃中的一些問題。”萬鋼説。

  萬鋼説,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和科技投入的增加,在兩位科學家所在的基礎研究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需求”。主要是對一些長期研究的項目,應加大穩定支持的力度;對於科學家的自由探索,要給予自主選題的可能性。

  萬鋼表示,從2008年開始,我國對國家重點實驗室實施了穩定支持,每個重點實驗室每年有一定的經費用於開放研究和自選課題研究,“973計劃”等一些重大計劃項目的實施週期也由3年調整為5年。

  “面對未來的發展,我們在競爭和穩定支持之間,要探索一個更加有效的方式,實現科研經費更加科學合理的分配。”萬鋼説。

  萬鋼認為,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國家科研經費分配改革,把撥款制改成了競爭分配機制。在過去三十年中對推動我國科技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比如,國家“863計劃”聚焦關鍵技術和未來技術的前沿;國家“973計劃”著眼于重點基礎研究領域;自然科學基金對自然科學領域的項目給予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