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80後農民自費搶救文物 豬圈中救乾隆年間墓誌銘(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0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山東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王艷松展示收藏的陶罐

王艷松展示家中的石刻藏品

  在一般人看來,對文物感興趣的多是年紀較大的長者。但在德州市平原縣王鳳樓鎮王漢村,地地道道的80後農民王艷松,多年來一直用自己卑微的努力,搶救著一件件出土的文物。只有初中學歷的他,也因為對文物的專注鑽研,被平原縣歷史文化研究會聘為研究員。收入甚微的他,用自己打工所得搶救了一件又一件文物,並準備無償捐獻給地方博物館。本版撰稿 記者 冀強 攝影 記者 龔輝

  學生時代開始收藏

  曾夢想成考古專家

  在平原縣王漢村村口,記者見到了王艷松。出乎記者的意料,眼前這名大名鼎鼎的農民收藏家,竟然十分年輕。王艷松笑著對記者説:“別以為對文物感興趣的都是老人,我八零年出生的,應該算80後呢!”

  來到王艷松家中,記者發現簡陋的房屋中,幾乎都被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文物。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喜歡歷史文化。11歲起,他對詩書畫印、民俗學、易學、古物鑒賞、民間諺語、煙標收藏等都充滿了興趣。“其實我從小就立志當個考古學家,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説起這些,他的眼神中充滿著憧憬,“我學生時代收集的各種瓷片直到現在都還保存著,足足有一大布袋呢!”王艷松説,他收集的民間諺語、方言詞彙,至今已有數十萬字,收集的全國民間棋類遊戲有40余種,墓誌銘、石刻、文物、古陶瓷數百件,煙標數百件。

  豬圈中搶救出

  乾隆年間墓誌銘

  別看王艷松今年只有三十齣頭,他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收藏之路。現在,他家裏已經收藏了很多碑刻、瓷器、陶器,如商周時期的陶罐、明清時代的碑刻等等。每一件藏品身上都凝聚著他的心血,每一件藏品身上都有一段不同尋常的故事。在王艷松家中院子裏,他向記者介紹起了剛剛弄到的“寶貝”。“這組墓誌銘,可是從鄰村一個豬圈裏搶救出來的,是乾隆年間大詩人董元度寫的。”

  王艷松介紹説:“董元度是清朝名士,他跟紀曉嵐、劉墉都是朋友,很要好的朋友。從紀曉嵐的代表作《閱微草堂筆記》上可以查到這個人,書中對董元度非常推崇。”一邊撫摸著墓誌銘上已經磨損,但仍顯風骨的石刻字跡,王艷松一邊感慨:“這組墓誌銘有兩塊,當時分別散落在兩個村裏。在不懂碑刻不懂歷史的人那裏,它被用到豬圈裏!你來找他要了,他知道是寶貝,就要價很高。我當時經過多方打聽,到處託人托關係,才終於把它們都買了過來。”他告訴記者,就在幾天前,德州一名文物專家還專程來看過這組墓誌銘,很是欣賞。

  為了搶救文物

  生活曾捉襟見肘

  記者了解到,王艷松家中主要經濟來源,除了靠地裏的收入外,主要靠他打工。“家裏有七八畝地種著,我自己還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工廠裏打工。一家三口就靠地裏的收入和我打工賺的每月一千多塊錢生活。”他告訴記者,為了搶救這些出土的文物,家裏生活曾經捉襟見肘。

  “在農村,經常從地裏挖出一些盆盆罐罐或者別的文物,一聽説,我立馬就會過去看看。”王艷松介紹説,多年來,附近的一些人都知道了自己的這個“愛好”,在出土一些東西時,也都會聯絡到自己,問是不是有價值。他指著一個半米多高的壇子介紹説:“這是一個唐朝的壇子,從器物的外觀來判斷,應該是當時裝水用的。”撫摸著這個大傢伙,他回憶説:“當時差點就被當成破爛砸掉了。我聽説後,大冬天我騎著三輪車,蹬了二百多裏地,花六十塊錢收了回來。”

  記者了解到,在收藏、保護文物的過程中,電話費、路費、收購文物的費用都是自己掏腰包,家裏也經常犯愁。對此,王艷松表示,幸虧自己搶救文物的行動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妻子挺通情達理的,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但這些東西一旦被倒賣出去了,就很難再買回來了;如果被毀壞了,那是花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我覺得我現在這樣活得很充實。人這一輩子,關鍵是要活得有意義。我把這些東西保護起來,研究文史的時候,它們都很有價值。”

  欲將文物贈博物館

  “現在越來越覺得力不從心了。”看著屋子裏擺的滿滿噹噹的文物,王艷松有些無奈地自言自語説。他告訴記者,自從有了兒子以後,家裏的開支又多了一些,“經常知道有文物出土,想買下來,卻力不從心。”為此,他萌生了準備把這些文物捐贈給博物館的想法。

  王艷松説,“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南宋淳熙年間古建築上的大石鼓,上面雕刻著很多人物畫,相當漂亮,我就想辦法要把它保護起來,但沒有成功。後來再一打聽,這個東西已經被人倒賣出去了,我覺得非常可惜。”他説,“這些東西屬於地域性文化遺産,一旦被倒賣出去,對地域人文歷史文化遺産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十多年間,王艷松一直在積極地為保護民間文物而四處奔波。如今,生活的壓力和年齡的增加,讓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努力的卑微。“我跟平原縣文化局的領導説過,縣裏如果搞博物館,我就把這些東西全部無償地捐出來。我最崇拜的人是馮驥才,他搞了一個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他是我的榜樣,我的楷模。”

  小村農民成

  “考古專家”

  臨走時,王艷松邀請記者參觀一下自己的村子。路上,王艷松便很“專業”的向記者介紹起來。“我們村子不小,以前可能是城郭要塞,所以附近的文物有很多,也正因如此,我才得以收集到了諸多出土的文物。”

  據王艷松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在王漢村東南部,曾經出土了一個漢代貴族墓葬。他告訴記者,王漢村離平原縣城約有七八公里,離王鳳樓鎮馬務腰村也有八公里左右。西漢初年,高祖皇帝曾在馬務腰村設立安德縣,直到隋朝初年,安德縣才遷到現在的陵縣境內。據傳説,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地方也距此不遠。或許是地理位置使王漢村從漢代開始一度成為一個重要的貴族聚居地吧。

  “清朝末年的時候,這個村外還建有圍墻,現在圍墻外的壕溝還在呢。”王艷松説。在村莊東西兩側,王艷松帶記者察看了他所説的“村外圍墻下的壕溝”。圍墻現已蕩然無存,壕溝僅能隱約看出來。“它把漢墓和村居分割開來,儼然是護城河的樣子。那些圍墻就是古城墻。”

  記者了解到,正因為對文物的執著和鑽研,只有初中文化的王艷松如今已被平原縣歷史文化研究會聘任為研究員。王艷松説,“現在城鄉改造進度很快,對一些民間文化遺産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所以積極地保護這些文物非常重要。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民間文物保護,這個僅靠個人力量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