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南京百家庭警官學院體驗生活 孩子們持真槍合影(圖)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04: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孩子們參觀射擊館,拿起了真傢伙。本版攝影 宋嶠

孩子們和警官學院的學員們一同合影。

孩子們在植樹。

孩子們正在指紋博物館內參觀。

孩子們在看學員操練。

  作為南京市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內容之一,上週六,由南京市綠委辦、江蘇警官學院和本報共同推出的“第四屆揚子晚報讀者歡樂植樹節”,在江蘇警官學院內舉行,全市一百個家庭參與,其中有不少是本報的小記者。孩子們不僅種下了一棵樹,更是有機會拿起一把真正的手槍擺pose合影留念。看著學校裏陽剛英武的警察哥哥和英姿颯爽的警察姐姐,孩子們都説:好好學習將來也做警察!

  本組撰文 徐媛園 鄭幼明 楊娟

  六名“導遊” 個個身懷絕技得過嘉獎

  週六上午8:30,三輛大巴滿載著孩子和家長準時到達位於安德門的江蘇警官學院。為了保證參觀質量,警官學院將一百個家庭分為3隊,每隊由一男一女兩名學員搭檔作為領隊。男警官帶領孩子們整隊前進,女警花則細心照料。當聽説領隊的警察哥哥、姐姐們都在去年世博安保執行過任務,抓到過殺人逃犯、毒販,獲得嘉獎時,孩子們都非常仰慕。

  帶領第二隊的是警官學院07級學員二大隊刑事偵察學四區隊的區隊長魯書君,和經濟偵察學一區隊的周曉月。二人都還是沒有畢業的警校學員,在去年執行上海世博會安保任務期間,二人都在世博會重要關卡蘇州花橋檢查站值勤,周曉月因抓獲2名逃犯和2名涉毒人員而榮立三等功,魯書君則因組織指揮所在4組出色完成安保任務而被通令嘉獎。

  在當天的參觀過程中,二人又是出色的組織指揮者和講解員。除了講解,有時他還親自示範,成為孩子們“追捧”的偶像之一。

  學疊被子 “豆腐塊”如同刀切出來的

  走進警察哥哥姐姐們的宿舍樓,只見一間間宿舍都是統一格局,上面是床舖,下面是寫字檯和儲物櫃,不僅窗明几淨,而且包括圖書等物品擺放整齊,就連漱口杯裏的牙膏、牙具,都統一擺放成45度角,特別是疊成“豆腐塊”的被子,令家長和孩子們稱羨不已。

  “這個被子是怎麼疊起來的啊?像刀切的一樣。”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問。留在宿捨得警察哥哥毫不“吝嗇”,立即把整齊的被子打開,放在地上重疊演示起來。“在地上疊,不怕臟啊,晚上還要蓋的。”9歲的鄧禹善意地提醒説。不過他立即發現自己錯了,小手在水泥地面上一抹,一點灰都沒有。“怎麼這麼乾淨,要拖好多遍?”他有點慚愧地説,很少打掃自己的房間,現在特別後悔早晨起床後沒疊被子。

  體驗握槍 拿起來感覺比書包還重

  走進射擊館,看到射擊館的一面墻上,挂滿了江蘇警官學院射擊隊成立以來獲得的各項榮譽。警體部的副主任張鐵英介紹説,由學校老師擔任總教練和學生參與的江蘇公安射擊隊,代表江蘇公安先後8次獲得全國公安射擊比賽總冠軍。

  在張主任面前放著8支沒有子彈的手槍,這8支手槍都是國産的,産自4個不同年代,從最早的“54式”,到最新的“92式”。介紹完後,張主任給現場的孩子們五分鐘的時間,拿槍在手體驗一下握槍的感覺。

  三牌樓小學的毛翰文拿起一把槍管較長的看上去比較沉重的“54式”手槍後,連喊“太重了,比書包還重。”小朋友們尤其是男孩子們,都興奮地握著手槍讓家長照相。

  觀察指紋 家長們還想再來博物館

  警官學院的中華指紋博物館,是全球唯一一個指紋博物館。孩子們了解到,胎兒在4個月大時就開始有指紋形成。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容貌會改變,但指紋不會變。展櫃裏,孩子們還看到紅山動物園的大明星紅猩猩樂申的照片和它留下的指紋,原來猩猩的指紋和人類是最接近的。

  因為時間有限,大家想問的問題太多,孩子和家長紛紛索要指紋博物館的電話,希望能有機會再來參觀。

  快樂植樹 志願者幫孩子們搬樹提水

  “稍息,立正,齊步走!”植樹前,江蘇警官學院的09級警察管理2區隊的51名學員,集合操練了一把,整齊統一的動作,讓孩子和家長們大開眼界。

  到了植樹環節,原本安排的是一個家庭植一棵樹,但一些早已相識或剛剛認識的小夥伴,卻撇開家長“自由組合”。 當天的植樹現場,來自08級治安一區隊的50名學員作為志願者,和大家一起植樹,搬樹、提水,什麼力氣活都搶著幹。“我們是‘8081’學雷鋒小組的。”該區隊的呂鵬介紹説,“8081”原來是的一個內線號碼,最初是對學校退休的老幹部服務的,“兒女不在身邊,有什麼需要可以打這個號碼。”後來這個小組同時還對外開展公益活動,曾經被評為南京市的骨幹志願者服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