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山西吉縣書記縣長擺攤賣蘋果 網友稱“不務正業”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4日 1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不久前,山西省吉縣縣委書記、縣長帶着500箱蘋果,趕了300多公里路,來到太原火車站附近練起了攤,向過往行人叫賣當地的特産吉縣蘋果。此事在網絡上傳播後,許多網民對此舉表示肯定,也有不少網民對此持質疑態度:認為縣委書記和縣長“越位”當起推銷員是在“作秀”,不務正業。針對外界的質疑,吉縣縣委書記毛益民、當地果農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作出了獨家回應。

  一場“領導秀”?一種營銷手段?

  針對吉縣縣委書記、縣長街頭賣蘋果,許多網民發帖認為,這是在作秀。一位網民説:“如果要推銷蘋果,為什麼要趕到省會去叫賣,很明顯,這是一場‘政治秀’。”還有網民説:“這不過是一場‘領導秀’,産品的銷售是由市場説了算,而不是領導能決定得了的。”

  對此質疑,毛益民首先介紹了蘋果産業對吉縣農民增收的重要意義。吉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蘋果種植,經過20餘年的經營,已成規模,獲得“中國蘋果之鄉”的稱號。吉縣現有耕地面積30萬畝,其中蘋果種植佔到27萬餘畝,年産蘋果16萬噸。“目前,吉縣80%以上的農民在從事蘋果産業,農民80%以上收入來自於蘋果産業。”

  “蘋果産業是吉縣的支柱産業、富民産業。”毛益民説,但是,儘管吉縣蘋果具有綠色安全、香甜爽口等多種優點,近幾年來也逐漸小有名氣,但影響力和知名度還不夠大,果農的效益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因此,近年來,吉縣上下想盡辦法來宣傳、推介吉縣蘋果,希望通過擴大知名度來提高銷量和附加值,讓果農得到更多實惠。

  “現在是注意力經濟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吃過吉縣蘋果的人都説好吃,但問題是吃過的人太少了。”毛益民説,“吉縣是國家重點扶貧縣,1沒有很多錢做廣告,因此近幾年,我們想盡辦法來做宣傳。此次街頭叫賣,我認為是一次低成本的營銷,而不是出於個人目的的作秀。如果非要説是作秀,我也是為全縣果農作秀,問心無愧。”

  吉昌鎮東關村洛中中等果農也不認為這是一場“秀”。洛中中説:“書記縣長叫賣蘋果,是宣傳吉縣蘋果,是為我們果農找銷路,外面的人認為是作秀,可能是不了解情況。”

  “不務正業”?履行職責?

  越俎代庖、職責錯位是網民的另一質疑。有網民認為,書記、縣長作為公職人員,直接參與到市場競爭中當“商販”,是“不務正業”。對此,毛益民認為,其上街賣蘋果,恰恰是在履行職責。

  毛益民説,領導幹部的職責是什麼?簡單地説是為人民服務、為改善人民生活、為增加人民福祉,是“利為民所謀”。就蘋果産業事關吉縣八成農民切身利益的實際來説,把蘋果更好地賣出去,增加果農收入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正業。為此,近年吉縣縣委縣政府在蘋果産業上狠下功夫,包括擴規模、提品質、促銷售,生産、運輸、儲藏各個環節都在抓,目的都是為果農增收。此次街頭叫賣,是吉縣眾多促進蘋果産業發展的措施之一,是為民做實事。

  “怎麼能説是不務正業呢?首先是書記縣長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賣蘋果:第二,我們叫賣一年也沒幾個人知道吉縣蘋果,還不如書記縣長吼一嗓子。”吉昌鎮上東村曹小林等果農説,2009年前後,吉縣蘋果價格很低,甚至一度滯銷,這兩年書記縣長號召全縣幹部群眾一有機會就要向外界推介吉縣蘋果,宣傳力度明顯加大,效果也很明顯,一是價格從2009年的每斤1.1元漲到3.5元,二是銷路打開了,去年我們的蘋果賣到脫銷,我們的收入明顯增加了。

  官員當“推銷員”當適當為之適可而止

  隨着地方政府、領導幹部市場意識的提升,地方官員當起推銷員,向外界推銷本地的特色産品,近年來日漸增多。除吉縣縣委書記縣長賣蘋果外,還有廣東德慶副縣長“推銷”本地貢柑、河南蘭考女副縣長到鄭州街頭“推銷”豬肉等。那麼,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山西省社科院副院長潘雲説,推銷本地的農産品、特色産品,是地方官員的責任。作為眾多推銷方式中的一種,官員街頭推銷,利用官員的特殊身份、事件的新聞性能起到一定的轟動效應,能起到以低成本做廣告的作用,對促進當地産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有積極作用。公眾對此類事件,不能簡單地認為其在炒作和不務正業。

  潘雲認為,判斷此類事件是作秀還是做實事,一是看目的和動機,二是看客觀效果,是否符合實際需求;判斷是否是不務正業,則要看是否過多過濫,如果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推銷”上,就是不務正業,而如果適當的時候,地方官員為當地做形象代言人,推銷本地特色産品,則並無不可。事實上,這在國際交往中,也是常見現象。

  潘雲提醒説,官員當推銷員固然能發揮一定作用,但也只是錦上添花,所以應適當為之適可而止。産品真正要獲得市場認可,主要還是要企業提高産品質量,建立良好的銷售渠道,提高市場運作的能力。而地方政府及官員應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宏觀層面上,如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完善當地的市場經濟機制等。 (記者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