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走訪新年民生願景:就業公平重視教育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7日 10: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月談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按:2011年來臨,“十二五”徐徐打開首頁。在“十二五”規劃建議中,“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這一表述普遍被視為黨中央、國務院對未來五年施政方針的鄭重承諾。那麼,人民群眾對未來五年的“更好生活”究竟抱有哪些期待?

  顯然,人們在生存條件繼續改善的基礎上,將奮力追求個人發展方面更多的空間和可能,這意味著人們不僅僅需要掙更多的錢,還需要為自己在社會階層結構中爭取“向上流動”的可能。歲末年初,半月談記者奔赴遼寧、山西、廣西、上海等省區市,廣泛走訪各界基層群眾,了解他們對於未來五年個人發展的全新謀劃和憧憬,力圖勾勒出“十二五”民生發展願景的輪廓。希望這些來自基層的民生願望,能夠為“十二五”規劃的落實提供切實有益的參考。

  新年新願景:就業無需“拼關係”

    就業是民生之本,它和每個人實現發展的空間和可能性緊密相連。無疑,在人口眾多的中國,就業永遠是政府謀劃民生的頭等大事,嚴峻的就業形勢幾乎已成社會生活的常態。但是,與有限的就業崗位相比,當前更值得關注的是就業公平問題,它已經成為橫亙在基層群眾個人發展之路上的一大絆腳石。

    在就業中,不僅存在性別、學歷等歧視問題,所謂的“背景”“關係”等是更大的不公,其結果是製造階層摩擦、影響社會和諧。未來五年,人們期盼政府在著力擴大就業的同時,也能夠在落實就業公平方面有新的突破。

  大學生就業得拼“關係”“背景”?

    畢業于名校的小葛現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的重要部門工作,剛入職不久的她談起自己的應聘過程頗為感慨。她所應聘的崗位招聘4人,她筆試成績是第3名,面試完綜合成績排到第5名,進入到最後一關實習環節。排在她前面的3人因為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放棄了實習。小葛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有十足的把握獲得此次就業機會。

    然而,實習完過了春節卻得到消息,自己被刷了下來。小葛找內部人士打聽了一下,原來是排在她後面的幾名應聘者在春節期間托關係“打點”了相關領導。內部人士告訴她趕緊找關係、送點禮,還有機會補救。小葛托了幾層關係後終於把工作搞定,該部門專門為她增加了名額。“入選者都是名校畢業的,能力相差不大,要誰也是要,所以最後還是得拼關係。”

    而李莎(化名)則是“背景”的受益者。雖然畢業于北京一所名校,但由於專業冷門、就業面極窄、自己的成績也不拔尖,她想要憑個人能力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獲得一份好工作並非易事。所幸的是,李莎的舅舅是北京市某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就在李莎要找工作那年,該部門只設置一個招聘崗位,崗位要求則完全是根據李莎的情況定制的。

    李莎毫無意外地成了該工作崗位的最佳人選,成為北京市的一名公務員。不知從何時開始,“就業需要關係”已成為許多人的“共識”。家住上海松江郊區,農民出身的高鳳英也深知這一點。

    高鳳英的丈夫10年前因拖拉機失事離開了她。現年45歲的高鳳英已經獨立將兩個孩子拉扯大。她眼下最大的願望不是兩個孩子能出人頭地,而是能自食其力。“但是孩子找工作還是太麻煩”。

    女兒從衛校畢業那年,高鳳英幾經輾轉才托熟人把女兒送進了一家醫院工作。“幸好女兒學的化驗專業還比較吃香。”高鳳英回憶時仍感覺驚險萬分。兒子即將面臨高中畢業,她不知道兒子大學畢業後是不是還需要自己像從前一樣到處託人。

  農民“向上流動”要靠當村官?

    “‘背景’‘關係’愈演愈烈導致社會階層分化越來越嚴重,社會階層間的流動愈加困難。”山西省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告訴半月談記者,多數農民並不甘願在底層,渴望“向上流動”。

    他們通常會選擇四種渠道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想到的是靠自己的頭腦進行合法經營、創新經營而致富;第二種是通過教育,“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村人感覺到要通過這種途徑改變命運不像以前那麼容易了”;第三種是基層選舉,“現在村民對基層選舉越來越重視,認為這是當前改變自己命運最有效的一種方式”。第四種是參軍當兵,“但從目前的徵兵情況來看,人員嚴重不足,需要大力動員適齡青年當兵”。

    多名鄉村基層幹部均表示,在社會變革過程中,以往農民慣於走的幾條路已經比較堵塞了,農民在農村發展致富的途徑越來越少,選擇越來越單一了。目前出現的“當兵冷”則是與就業困難有關。“以前當兵回來還能安排個工作,現在即便是城鎮兵回來就業也很困難。

    其他三條路徑的‘冷’襯托出農村選舉的‘熱’,當村幹部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可以獲得其他方面一些利益。”而許多情況下,在熟人社會的農村,農民想通過選舉當選村幹部,在村裏沒有相當的“人脈”和“背景”也是不行的。

    山西一名年年都參與當地公務員招考的基層幹部告訴半月談記者,在公務員、大學生村幹部的招考中,並不是所有的崗位都需要靠關係進去,一些劣勢部門招聘競爭不太激烈,招考過程還是比較公平的,但一些強勢部門就完全需要靠關係,“筆試後就是面試,所謂面試就是憑‘面子’來的”。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大陽鎮副書記員國傑説,一旦“憑關繫上崗”風氣形成,無形之中將迫使無權無勢者放棄這些工作機會。他們已經沒有信心去競爭,認為報考是徒增就業成本、浪費時間。

  落實就業公平亟待根治招聘腐敗

    不公平的就業競爭不僅阻礙了人們的正常發展,久而久之對社會風氣也形成了毒害。半月談記者發現,一些基層群眾對於就業過程中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竟然持寬容態度,認為如果能真正辦了事情、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需要花一些錢也是好的。

    有專家表示,社會中不同層次人員的流動,有利於整個社會和諧。特別是從收入、地位等較低層面向較高層面的流動,流動越活躍、渠道越暢通,社會通常越有活力。那麼,如何創造更加公平的就業環境?

    員國傑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無論是大學生就業還是選拔幹部,都應增加面試環節的透明度,通過適當的渠道比如網站展示應聘者整個面試環節的表現。這一方面能體現出公平競爭,讓所有參與者對結果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給落榜者下一步的提升提供了一個參考。必要時,應該公開進行面試。

    針對“十二五”期間落實就業公平的改革舉措,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認為,國家在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方面,應破除種種不合理的障礙以及歧視性的政策措施,尤其要打破那些壟斷行業、權力部門的就業壁壘,防止近親繁殖,盡可能實現就業公平。國家應當通過完善法律法規,約束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加強監督並糾正各種歧視性招聘行為。(《半月談內部版》2011年第1期,記者 潘旭 南婷 王軍偉 王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