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從"盼年"到"盼過完年"——當春節遭遇"中國式煩惱"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08日 17: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濟南2月8日電(記者鄭茜、王海鷹)在很多中國人的記憶中,小時候總是盼望過年,盼望著有快樂的假期和漂亮的新衣。然而,當下的不少年輕人越來越為過年的人情禮數、相親飯局等種種煩惱所累,越來越怕過年。

  “剩鬥士”遭遇“被逼婚”

  “中國年輕人的春節煩惱: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句問候是:‘有對象兒了嗎’;聽到次數最多的一句祝福是:‘祝你明年過年領回來個對象兒’;聽到次數最多的關於親友的消息是:‘你看XXX都有對象兒了’。”

  2011年春節期間,這條名為“中國年輕人的春節煩惱”的微博被大量轉載,不少單身大齡的“剩男剩女”表示“深受其害”。

  正在海南大學讀研究生三年級的王青感覺這個假期壓力很大。原本她以為家人會比較擔心她將來的工作去向,沒想到春節期間她屢屢被問到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有男朋友了嗎?”

  雖然王青很享受目前的單身生活,可是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熱心問候卻讓她有點吃不消。

  “以前只聽説工作了的同學和朋友們被家人要求‘抓緊戀愛’,甚至去相親,沒想到自己還沒畢業就面臨這樣的處境,原來單身也是一個缺陷。”王青有些頭痛地嘆道。

  接到父母“催婚令”的還有那些雖然有男、女朋友,但是不願過早步入圍城的“偽單身”們。

  在山東濟南一家金融機構工作的李雪去年剛剛跟相戀十年的男友訂婚,不想今年春節卻遭遇父母催婚的暗示,讓她和男友十分無奈。

  “我去年才從學校畢業開始工作,男朋友也剛剛換了新環境。我們都希望能有多點時間和精力用在事業的發展上,不想過早被束縛在婚姻的負擔裏。”李雪説。

  同時,很多朋友結婚後迅速生子、被家務纏身的例子也讓她不願過早放棄結婚前的自由生活。

  在流行的社交網站人人網和開心網上,不少網民在狀態或簽名中表示過年頻頻遭遇“被相親”和父母催婚,希望假期快點結束,迅速逃離催婚的“緊箍咒”。

  “新鮮人”遭遇“紅包劫”

  剛剛開始工作半年的李亦辰是典型的“月光族”。他每個月一兩千元的見習工資扣除衣食住行的種種費用,往往不到月底就“捉襟見肘”了。而好不容易“讓錢包鼓起來”的年終獎在這個春節假期也浮雲般迅速散去。

  “學生時代過年都是那個收紅包的人,今年工作了,變成了發紅包的。”李亦辰除了花三千多元給父母買衣服、辦年貨外,還要給表哥表姐、堂哥堂姐家的孩子們派紅包。春節假期還沒過完,他的口袋就又“瘦”了。

  與李亦辰有相同煩惱的年輕人還有很多。在2010年底物價上漲的背景下,過節的花費和紅包的數額也跟著水漲船高。

  網絡上一個關於“春節開銷”的調查顯示,有9331位網民認為過年的幸福感“一般”,佔參加調查人數的42.54%;有24.01%的網民認為“一點幸福感都沒有”;同時,47.47%的參與者認為過年的壓力主要因為“開銷太大”。

  在這項調查中,31.42%的參與者表示花銷主要花在看望親戚,63.62%參與者在選擇禮品時選擇“送煙酒茶等,傳統有檔次”。過半數的參與者過年的花銷都在3000元以上。

  同時,社會角色的轉變和人情禮數的壓力也增加了年輕人的過節負擔。

  “這是我們訂婚後的第一個春節,不僅要到男友的親戚家拜年、送禮品,還要參加各種聚會、飯局,不停説著各種客套話。從初一到初三,感覺每天都在忙,每天都很累。”李雪説。

  在日照經營一家建築企業的於懷成春節期間幾乎每天兩次飯局:家族的、親戚的、同學的、朋友的。酒量不大的他每次都喝得暈暈乎乎,“喝酒真叫一個累,喝醉了酒,更累!就像幹了整天的重活一樣。春節過得體能透支了。”他説。

  放鬆身心、遠離煩惱,避免“節後綜合徵”

  面對越來越多的過節煩惱和“恐歸族”的出現,不少年輕人開始積極與父母溝通,在傳統習俗與現代觀念間尋找平衡,尋求新鮮、低碳的過節方式。

  隨著微博和各種社交網站的流行,很多網民選擇用微博、QQ、MSN簽名、人人網狀態等方式向親朋好友拜年,或贈送電子賀卡、虛擬禮物等。截至7日21點,在新浪微博的拜年微博達到819187條。

  拜年短信雖然因過於氾濫缺乏原創而受到“雞肋”的詬病,今年春節依然在各種拜年方式中佔據主流地位。

  據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大年三十當天北京地區移動用戶短信發送量達7.7億條,比去年增加12.86%,彩信發送量近2200萬條,WAP站點訪問用戶數超過4億人次。

  有專家表示,與傳統的登門拜訪、聚會、吃飯相比,利用新興的網絡交流方式拜年雖然有一定局限性,但是有利於在節約時間精力、節省資源的同時增強人與人間的溝通聯絡。

  同時,專家建議,過年的方式應更多圍繞在春節家人團聚的主旨上,不要因為面子、人情等因素而讓本該快樂的節日變成負擔。過節期間也應儘量避免暴飲暴食、醉酒、熬夜等方式,選擇更加健康、有利於身心放鬆的過節方式,避免各種“節後綜合徵”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