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不敢不輸液?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4日 21: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親歷]

  “被輸液”的鄉村

  受訪人:丁永勳 (媒體評論員)

  最近,回河南老家給老人祝壽的丁永勳意外遭遇“被輸液”。和記者講起這次看病經歷,“五瓶”這個數字讓他唏噓不已:

  “我比較信方舟子説的,一般感冒都能自愈,從來不吃藥打針,孩子發燒39度以上才吃藥。沒想到這次回去正好趕上病毒大流行,喝了點酒,渾身打冷戰,發燒到40度,只能聽人家擺布,再説她(醫生)也沒有別的手段,背一堆輸液瓶子就上門了,上來就是五瓶。

  現在農村輸液特別普遍,吃藥怕效果不好,打針也已經很少見了。大家一般都在城鄉接合部的私人診所看病,似乎一病就要輸液,上門服務,扎上就走,根本不看著你。農民也以為輸液效果好,好得快;甚至學生高考前沒病也要輸幾瓶,説可以提前消炎防病,不影響高考。

  很多人有這種觀念:輸液可以清潔血管、排毒,一段時間就不會得病了。有人動不動就去輸點消炎藥,其實就是抗生素。

  我覺得主要還是醫生引導的問題,輸液掙錢多,還省事;當然,農民也不知道其中的危害,看了發改委發佈的輸液的危害,嚇我一身冷汗,老家現在好多人生病主要就是靠輸液治。”

  [註解]

  我們是在對打針的害怕的記憶中長大的;我們的孩子是除了奶瓶之外,還有對吊針的熟悉和回憶。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個輸液量超過百億的大國。人人熱衷輸液,除了醫院的利益驅動因素之外,更多的還有轉型期競爭的壓力和工作節奏的太快,沒有一個單位能夠耐心等待你慢慢調理自己的病情,所以只有依靠輸液。

  ——馬光遠(著名財經評論員)

  [較真]

  輸液的兩個極端

  受訪人:張琪(首兒所急救科主任醫師)

  輸液比過去頻繁,這是事實。尤其是這兩年,輸液的病人越來越多,我們醫院現在一天最高峰的時候能有一千多。

  不過,輸液的多少不能一概而論,不能簡單地用時間和地域來評判,還要從人口的密度、人員的流動程度等方面來評判。大家會説我們小時候輸液少,但那個時候人口密度沒現在這麼高,感染的機會就沒這麼多。同樣,咱們國家也不能完全和國外相比,發達國家人口少、空氣好,人們接觸病原的機會少,可能本身就沒有那麼多的感染;而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流動性高,有一個病人發生感染,就容易傳播開。

  嚴重感染、病情重肯定是需要輸液的,但確實也有一部分孩子不需要,比如感冒初期,輸液就沒多大用處。有一部分家長就特別急,來到這兒就是“給我們輸液吧!”你不給他輸,勸他先觀察觀察,他有時候還會跟你急。主動要求輸液的家長,有的是認為一發燒就得輸液;有的是孩子第二天要考試了,希望馬上好;還有第二天就要上車回老家的,想輸輸液,讓孩子的病情馬上改善改善……實際上,輸液有時候也不一定能把病程縮短。

  這種要求輸液的是一個極端,還有另外一個極端:家長不願意帶孩子來看病,在家裏扛著,拖很長時間,結果耽誤了,來到這兒以後就挺重的。

  另一方面,從醫療上説,輸液便捷一點,醫生有時候也會考慮快點為患者解除痛苦。當然,這個跟現在的醫療環境也有關係,比如醫生可能會考慮,開始病人病情不嚴重,沒讓輸液,後來嚴重了,會不會反過來追究醫護的責任:“你幹嗎不給我輸液,讓我病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