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老攝影師拍兩千張照片記錄首鋼往日今昔(圖)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9日 0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年12月20日,首鋼老攝影師馬立昆在家中講述他和首鋼老照片的故事。

  馬立昆40年間用相機記錄首鋼變遷史,遺憾至今未去過曹妃甸基地

  ■ 人物:馬立昆

  77歲,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曾任首鋼攝影家協會、石景山區攝影家協會副會長、會長。1988年獲得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頒發的榮譽獎章,1996年榮獲中國攝影家協會從影30年榮譽獎章。曾是《首鋼日報》專職攝影記者,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工人日報》等多家媒體聘為特約通訊員。發表首鋼照片2000余張,時間跨度40餘年。

  馬立昆幾乎一輩子沒有拍過首鋼以外的照片。

  他曾經是“拍煙囪的人”,40多年來,他相機裏的所有影像記載的都是天安門西邊17公里的這座鋼城。1958年,首鋼煉出了第一爐鋼;上世紀90年代,人們對首鋼的記憶終於從“濃煙滾滾”變成了“不再冒煙”……這些記憶都留在了馬立昆的照片中。老人用2000張照片,記錄了首鋼的往日今昔。

  解放初期

  小夥成“首鋼攝影第一人”

  1951年,18歲的馬立昆進入首鋼,那時首鋼的名字還叫石景山鋼鐵廠。同一年,石景山鋼鐵廠二焦爐建成投産。

  最初的首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催生出的鐵礦廠。由於建國前的北京沒有工業,自上世紀50年代起,京西圍繞當時原名“石景山鋼鐵廠”的首鋼為中心,建起了“京西八大廠”,北京的工業基礎由此奠定。

  馬立昆是河北玉田人,初中畢業後曾到昌平當了一年小學教員。那時的工資按小米計數,他一個月能掙110斤小米。後來,在老鄉的介紹下,馬立昆成為了首鋼的一名臨時工,“大工廠待遇特別好,家屬來了就給房。”他説,那時他的工資漲到了每天6斤4兩小米。

  當年,抗美援朝還在進行,國家需要鋼鐵,首鋼發出了“苦幹三年”的號召。“當時依據工人體重、喝水、排尿量計算,一天出的汗能有10斤至12斤。”和馬立昆同一年進入首鋼煉鐵部燒結工段工作的呂增智描述,剛進廠時工人沒有工作服,後來才有了手套。不過,由於地面鐵板燙腳,所有人都將手套穿在腳上,當做“棉襪子”。

  進入首鋼的第二年,馬立昆的生活發生了兩個變化。廠裏分了房,馬立昆頭一回住上了自己的房子。不像農村普遍的草瓦房,首鋼當時的宿舍是磚砌的平房,帶廚房、爐子,大床舖,十幾平方米,水電全免費。他被調到了廠工會,當宣傳委員。工會常搞一些活動,馬立昆頭一回摸相機,是一架祿萊,當時價值1500元。

  做起“業餘攝影師”後,他開始在廠子裏到處拍“光榮榜”等。到1958年首鋼擴建,馬立昆又調到首鋼日報,當時該報叫《石鋼小報》,報社就他一個攝影師。這位25歲的年輕河北小夥子,成為了“首鋼攝影第一人”。

  50年代

  水泥管中守來“第一爐鋼”

  1958年,首鋼煉出了第一爐鋼,從此結束了“恨鐵不成鋼”的歷史。這珍貴的“第一爐鋼”,只有馬立昆自己拍到了。

  那之前,首鋼還是一片莊稼地,不會産鋼,只會鑄造生鐵,做成老百姓做飯用的鍋。後來,經過工人們的14個晝夜奮戰,在莊稼地裏建成了一座嶄新的轉爐煉鋼車間。“第一爐鋼”出自一座3噸側吹小轉爐,當時首鋼有句順口溜“鋼花怒放心情暖,職工大戰14天”,説的就是這“第一爐鋼”。為了拍攝“第一爐鋼”,馬立昆每天背著相機在車間守候,晚上下雨他就鑽到水泥管子裏躲雨。

  就在那天夜裏,轉爐裏的鋼水沸騰了。馬立昆一骨碌鑽出管子,架起了相機。爐口先是噴出了橘紅色的火焰,隨即是鋼花。淩晨1時,轉爐爐口打開,石景山鋼鐵廠歷史上的首爐鋼水從爐內流出,紅得發亮。不過,這張照片也給馬立昆留下了遺憾———由於使用了閃光燈,轉爐顯得很亮,而鮮亮的鐵水卻沒拍出來。

  50年代末

  給朱德拍照激動得一宿未眠

  1958年,馬立昆接到了一個生平最大的“政治任務”。在首鋼三高爐、三焦爐和燒結廠的擴建工程開工儀式上,朱德來剪綵。此前,馬立昆只在7年前的一次天安門遊行中見過朱德。那是1951年的五一,18歲的他第一次參加工人遊行,激動得掉了淚。

  朱德來首鋼的頭天晚上,馬立昆一宿沒睡著。他特意穿上了皮夾克,拿上他的祿萊相機。朱德來了!馬立昆記得,朱老總坐的是一輛蘇聯“吉斯”,隨行只有一名警衛和一個秘書。那天,朱德沒有講話,只剪了彩。

  他當天拍攝的照片“石鋼三大工程擴建開工典禮”中,除了朱德外,還有一位是當時首鋼的廠長周冠五,“他和朱老總很熟悉,一見朱老總就‘啪’一個立正。”馬立昆説。他還記得,當時只有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3個人來首鋼是一定要照相的,政治局委員來也不照。

  另一個令他記憶猶新的人,是劉少奇。也是在1958年,劉少奇到首鋼調研了將近一週,住在首鋼“紅樓”二層,紅樓是首鋼的第一座樓,領導人來了都在紅樓接待。劉少奇來首鋼後,戴個大草帽就下了工地,和工人一起煉鋼、破土、打地基,王光美在一旁陪同。馬立昆拍到了一張照片,劉少奇的肩膀上全是斑斑點點的汗水。

  70年代

  雲梯上“誕生”首張全景照

  上世紀70年代,首鋼有了第一張“全景照”,出自馬立昆之手。

  首鋼廠區內有一座海拔183米高的山,叫“石景山”。在馬立昆擔任攝影師的年代,這座山是拍攝首鋼廠區景象的最高點。1971年,首鋼作為鋼鐵行業的先進代表參加“工業學大慶”展覽,需要全景照片。馬立昆爬到石景山上拍來拍去,制高點還是不夠高。

  後來,首鋼從北京市消防總隊借來了一輛能夠將雲梯升到60米高的消防車。就在這部雲梯上,馬立昆抱著相機、懸空在僅一平方米大的“籃子”裏拍攝了3張照片,此後又請當時北京最好的國泰照相館的師傅將3張照片拼接成一張照片,再為黑白照片上色,才形成了一張“全景照”。

  80年代

  從滾滾濃煙到不再冒煙

  改革開放後,廠長周冠五給馬立昆拿來一張照片,那是東京附近一家鋼鐵廠,花園式的,不冒煙。這不是馬立昆熟悉的首鋼,根據馬立昆照片裏對首鋼環境的記載,是煙囪林立,濃煙滾滾。

  馬立昆記得,以前首鋼工人五一、十一到天安門廣場遊行,每次都和鐵路職工站在隊伍的前排。當時首鋼的隊員戴著帽子,穿著中山裝,但衣服黑乎乎的,都是褶皺。而鐵路職工戴大沿帽,整齊乾淨,兩個隊伍一對比反差很大,首鋼的隊伍還因此得名“黑海艦隊”。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後,環保問題開始為國人所重視。1982年,馬立昆參加了在美術館舉辦的職工攝影展覽,他送展的是一幅石景山風光照,煙囪冒出滾滾煙龍。當時負責審查照片的是北京市委副書記丁國鈺,曾經在國外擔任過大使,“他一看就批評了,説這影響首都形象。”

  首鋼廠長周冠五也開始親自抓環保,在廠裏設置了環境方面的科室。馬立昆説,周冠五很注意廠子形象,不喜歡他照“破爛”,像礦工黑臉露白牙,就不行。首鋼附近有破平房、破車皮,也不能在照片中看出來。馬立昆想到了拍夜景。他爬到山上俯瞰廠區,夜景下的首鋼顯得雄偉壯觀,而且正好能將破房子“藏”起來,濃煙也被夜幕“成功掩蓋”了。

  到了上世紀90年代,石景山區和首鋼等京西八大廠不斷治理大氣污染。當馬立昆的徒弟杜雷再拍攝廠區環境時,藍天、白雲、青山、碧樹清晰可見,不用再煞費苦心地“藏這藏那”了。

  如今

  他無法見證最後的遷徙

  1994年馬立昆退休了,在首鋼43年的工作中,他總共發表了2000多張照片。問及在首鋼之外拍的照片,馬立昆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只有一張。他想不起來曾拍過旅遊照、風景照,他熟悉的是首鋼高大的廠房、煙囪,蜿蜒縱橫的鐵軌。在拍攝上,他一直使用傳統的光學相機,直到退休了才給自己買了數碼相機。

  申奧成功後,首鋼的搬遷被提上政府的議事日程。2005年2月,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首鋼搬遷調整方案,逐步壓縮北京石景山廠區鋼鐵生産能力。4個月後,首鋼歷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爐———5號高爐停産。2003年以來,首鋼實施搬遷調整戰略,一業多地發展格局已經形成。當時,馬立昆還赴河北遷鋼,用相機記錄了遷鋼“鋼鐵新基地”。

  曹妃甸,這座因埋葬唐太宗妃子曹氏而得名的島嶼,是首鋼歷經5年搬遷的終點。不過,馬立昆至今也沒有去過曹妃甸。曹妃甸廠區建成的那一年是2007年,那時馬立昆已經74歲了。他説,自己腿腳不太好了,無法再見證首鋼即將完成的空間變遷。像很多老人一樣,馬立昆很喜歡聊聊從前的事。談及首鋼停産時,他説,還差一年他到首鋼就整60年了。在老人心裏,60年是一個圓滿的數字。作為一個“拍煙囪的人”,他鍾愛鋼鐵,可是石景山正在漸漸褪去鋼鐵的外衣,他拍攝過的煙囪不再流淌滾滾濃煙。

  2010年12月22日,首鋼停産進入倒計時。有攝影愛好者像當年的馬立昆一樣,登上海拔183米多的石景山,試圖俯瞰首鋼廠區的全景。灰色的煙囪汩汩淌出白色的蒸汽,在冬日模糊的陽光下投射出巨大的幻影,呈現一個個莫測的形狀。它的下面,高大的廠房、挺直的高爐都已沉寂,緘默取代了曾經的鏗鏘。在上一場同自然界的角逐中,它們成為了最後的勝者。而在這座城市邁向後工業時代的路上,它們不再是支點。

  它們和曾經拍攝過它們的人,一起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