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男子為維持戲劇創作做乞丐 博客公開乞討賬目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0日 0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江南藜果目前乞到近1000元。記者駱昌威 實習生羅知峰攝

《孔乙己和三個女人的故事》劇照。

《孔乙己和三個女人的故事》劇照。

水邊吧內景。

  以排演實驗戲劇誦讀詩歌聞名文化圈 眼下卻遭遇經濟困境

  文/記者 劉顯仁、黎亮  圖/水邊吧提供(除署名外)

  “我給自己找到了一份正式職業——乞討”,48歲的水邊吧主人江南藜果説出這句話時一臉鄭重。

  暨南大學旁的“水邊吧”是一個有15年曆史、以排演實驗戲劇誦讀詩歌聞名本地文化圈的清吧。但現今,它正如主人江南藜果一樣顯出老態來。當晚本是詩會重啟日子,但直到21時仍未有客人上門。為了戲劇的理想,江南藜果決定乞討。

  近日,在本地文化圈聞名的水邊吧主人江南藜果在博客公開了乞討職業的賬目:12月4日夜間在廣州話劇藝術中心首次乞討,得款434.50元;12月6日,戲劇同好者主動捐獻“香油錢”500元。

  藜果説:“乞討是為了能繼續做戲,妻子靜説要做走鬼賺錢支持我做戲,但我寧願乞討也不捨得妻子做走鬼。”

  昔日鼎盛水邊吧

  本地愛好文藝的大學生、文化界人士慕名而來。那段日子可能是藜果最開心的時間。

  藜果開辦水邊吧初衷源於“玩票”的心態。1995年,他在廣州單身一人,有時候覺得孤獨,於是想到開個吧,給朋友提供一個聚會的場所。在朋友介紹下,1995年他在天河立交金穗大廈旁的沙河涌旁租了一間六七十平方米靠涌鋪面,取名“水邊吧”。

  舊吧裝修比現在暨大旁新吧“還要破爛”,“都是拿石牌村拆出來的舊磚頭、舊木頭搞的”。但因為藜果愛好戲劇、詩歌,很快吸引了同好者聚集,很快在城內文化圈闖出名頭,“每月凈利潤有1萬多元,在那時很厲害了”。

  1998年,藜果為了更好排戲,特意在暨南花園買下一套首層住宅,共有100余平方米,新開了一家水邊吧。前幾年生意確實非常好,“吧裏幾乎天天滿座”,不少本地愛好文藝的大學生、文化界人士慕名而來,滿足“所有有表演慾望的客人”。那段日子可能是藜果最開心的時間,他們排演出《皇帝日報》、《水邊茶館》、《三死者》、《孔乙己和三個女人的故事》、《創世紀》等一系列備受好評的實驗戲劇,“這些戲一演就是十場”。

  好景不長,2003年的非典給了“水邊吧”致命一擊。由於身體原因,藜果一度離開廣州,水邊吧在託管期間徹底落寞。去年藜果攜眷回歸廣州,重開水邊吧,但也難以挽回失落已久的人氣。

  現在,藜果付不起石牌村裏的出租屋租金,不得不全家4口搬回水邊吧的一個房內蝸居。

  乞討繼續戲劇創作

  他沉浸在其中癡迷不已,曾經試過一齣戲連演十場,第九場時突發中風。

  藜果並非完全不識時務,他直言,最簡便的方法是將不賺錢的水邊吧關掉,直接將房出租,每月3千元租金應該是沒問題的。但是,藜果放不下一直熱愛的戲劇創作,從小學開始,他就對戲劇情有獨鍾,沉浸在其中癡迷不已,曾經試過一齣戲連演十場,結果在第九場時突發中風。

  “我現在真的需要一份職業”。他不是沒有努力過,但“人家招聘都是只要35歲以下的”,最後他想到了乞討。從上星期的12月4日開始,他開始實踐這份職業,第一站他選擇廣州話劇藝術中心門口,在劇場門口擺出乞討書、個人創作簡歷、募捐箱。印象最深刻是一名女士説看過他演戲,並塞了一張一百元到“香油”箱裏。

  “乞討本身也是一個社會表演作品”,藜果説自己對物質要求很低,對於未來也沒有想太多,“看一步走一步吧。”他又看看孩子:“幸虧孩子還在義務教育階段,用錢不多”。

  江南藜果

  實驗戲劇愛好者,廣州水邊吧主人。1987年考入廣州暨南大學新聞系讀研,畢業後在某媒體供職,1998年底在編輯任上脫離報界;1989年下半年開始實驗小説創作;1995年11月建立水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