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行業協會調查蘑菇漂白 稱不相信小學生實驗結果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4日 07: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就“鮮食用菌含熒光增白劑”一事,昨天,中國食用菌協會稱,他們已介入調查。調查結果是,北京市場上的食用菌絕大部分沒問題,部分問題樣品已經送檢。

  協會聲音

  不相信小學生實驗結果

  日前,西城區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對市場上的鮮蘑菇調查發現,九成鮮蘑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隨後,北京市工商局公佈了專項檢測情況通報稱,抽取的132個樣本中,3個樣本檢出熒光增白物質,合格率為97.73%。

  昨天,中國食用菌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他們一直在密切關注此事。“作為行業協會,我們不相信小學生的實驗結果。”這位負責人説,因為食用菌有一套園區化、標準化的生産模式,在安全方面把關很嚴格。

  熒光增白劑主要是在流通環節被添加在食用菌上,它能起到保鮮和增白作用。這位負責人強調,食用菌是個非常好的産業,“肯定有個別不法商家為了牟利,用了非法添加劑,但大部分都用了,這不可能。”

  初查結果

  絕大部分食用菌沒問題

  據介紹,新發地市場是北京食用菌主要的集散地,每天的“吞吐量”在500噸以上,佔北京總交易量的90%以上。

  這兩天,中國食用菌協會已組織人員前往北京新發地市場調查。這位負責人介紹,到市場調查的都是行業的資深人士,一般的産品看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有沒有問題,有些覺得有問題的産品就會進去取樣、送檢。“目前送檢的樣本很少,結果也沒有出來。”但檢查的結果是,北京市場上的食用菌絕大部分是沒問題的。

  這位負責人表示,市民應該相信行政執法部門,即北京市工商局公佈的數據,因為他們肯定有科學的依據。

  提醒

  蘑菇清水浸泡風乾後再食用

  購買蘑菇時,要小心選擇。一看顏色。含有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覺,在陽光下可産生紫色熒光,運輸過程中的損傷部位顏色變化不明顯。二摸表面。含有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濕潤感。三聞氣味。選擇沒有發酸發臭的蘑菇。

  鋻於部分食用菌中殘留有熒光增白劑,而熒光增白劑在水中的溶解度又非常低,消費者在購買時應注意,買回家之後應做更加精心的處理和洗滌。消費者應對菌傘邊緣和菌柄根部重點處理,在清水中充分浸泡、沖洗、控水風乾後再食用。摘自張皓實驗報告

  張皓婉拒教授“幫忙檢測請求”

  法大教授何兵表示,現在取樣合格率肯定高,過段時間再抽樣檢測

  本報訊 (記者杜丁)昨晚,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主任何兵聯絡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希望他能幫忙再次檢測市場蘑菇取樣,但張皓母親代其拒絕了何兵的請求。

  張皓母親

  孩子該做的已經做完了

  昨晚8點,何兵教授聯絡上了張皓的母親,表示他所在的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想重新採集蘑菇樣本,請張皓及其指導老師幫忙檢測。張皓的母親表示,張皓馬上面臨期末考試,不想影響孩子的學習。對此,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老師劉建華證實,自媒體報道了張皓的調查後,“每天電話不斷,影響了正常生活”。

  “孩子該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事情交給相關部門去完成吧。”張皓母親説,做完此調查後,張皓本來想印製小傳單,發給社區居民,“現在不需要了,大家通過報紙都知道了。”

  何兵教授

  會聯絡其他檢測機構

  對此,何兵表示理解。“不應該指望一個孩子去承擔過多的社會責任”,何兵説,研究中心會聯絡其他檢測機構。

  “現在取樣合格率肯定高。”何兵表示,經過媒體連番報道後,最近北京對此工作肯定抓得比較緊,他們正在考慮等過段時間,該事件平息後,再去市場進行隨機抽樣。

  回應

  張皓母親解釋“數據打架”

  日前,西城學生張皓調查發現,“鮮蘑不同程度被熒光增白劑浸泡”。而之後北京工商部門抽測結果顯示,合格率為97.73%。

  對於張皓的調查結果與北京工商部門的結果差異很大的原因,昨晚,張皓的母親特地給了何兵教授兩點建議,並談了她的看法。

  一是有可能雙方採樣的季節不同導致。她表示,張皓取樣是在夏天,夏天食物不易保鮮,容易導致商販採取添加熒光增白劑來保持蘑菇表面光亮新鮮;而北京工商部門的取樣是在冬天,蘑菇在冬天比較容易保鮮。

  二是有可能雙方取樣地點不同導致。她説,張皓的取樣大部分來自小區周邊的小商店;而北京工商部門的取樣覆蓋面比較廣,包括超市、市場等一些管理比較規範的地方。

  本報記者 杜丁

  調查

  北京有廠家在售熒光增白劑

  被用於蘑菇、麵粉等增白,有的廠家教顧客如何漂白蘑菇

  本報訊 (記者林阿珍)昨日,記者在網絡上搜索“熒光增白劑”發現,全國各地都有廠家出售熒光增白劑,但有的廠家稱不生産用於食品的增白劑。而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員稱,有出售用於蘑菇漂白的熒光增白劑。該工作人員透露,有的買家還將熒光增白劑用於麵粉中。

  熒光漂白劑350元/公斤

  昨日,記者在網絡上搜索到一家生産熒光增白劑的公司,公司位於北京朝陽區。記者撥通其公司頁面的電話,詢問是否可以買到用於蘑菇漂白的熒光劑。一名女工作人員在電話裏表示,“有,但你用的時候,得注意控制一個量”。

  該工作人員稱,用於食品的熒光增白劑,價格高於工業漂白劑,一公斤價格為350元,而工業漂白劑的價格大多只有幾十元。

  “蘑菇漂白”需浸泡半小時

  該工作人員還介紹了增白劑的使用方法。她説,以1噸蘑菇計算,一般可以放置3-5公斤的增白劑,最多時可以放10公斤(按5公斤算,1斤蘑菇增白需花費0.875元)。把蘑菇放水裏,撒上增白劑,“水多的話就稀釋了,最好水面剛沒過蘑菇就好,蘑菇上面再拿東西壓一壓”,浸泡半小時就可以。增白劑在加熱的情況下,效果會更好。

  控制不好量對人體危害大

  “增白劑會不會對人體有危害”?記者詢問。

  對此,該工作人員説,增白劑是水溶性的東西,市民把蘑菇買回家用清水泡一泡,“漂浮在蘑菇表面、沒被吸收進去的增白劑就全洗掉了,被人體吸收的是少部分”,“但你如果控制不好量,對人體危害就大”。

  該工作人員還透露,不少購買增白劑的買家,還將之用於麵粉、紙巾中。

  探訪

  蘑菇生産之房山

  “生産過程不可能添加增白劑”

  北京本地産食用菌70%來自房山,生産、銷售暫未受影響

  昨日,北京市農業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北京本地産的食用菌,70%來自房山。

  房山區政府一位工作人員介紹,房山是北京食用菌生産大區。截至目前,全區有21個鄉鎮、7000余農戶從事食用菌生産,主打品種包括香菇、平菇、白靈菇、真姬菇、杏鮑菇、金針菇等十余種。全區蘑菇年産量達5億余噸,年産值4.2億元。

  北京格瑞拓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房山區食用菌産業的龍頭企業。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介紹,他們的食用菌採取工廠化、標準化的生産,在生産過程中絕對不可能添加熒光增白劑。“這種東西要加也是在加工和銷售環節添加的,因為它的作用是保鮮和增白,就是讓賣相變得更好。”

  據悉,格瑞拓普日産食用菌3噸至5噸,其中40%用於出口。目前其生産和銷售暫未受到影響。

  蘑菇銷售之新發地

  “熒光增白劑一般不檢測”

  新發地市場主要檢測農藥殘余等,增白劑不屬必檢項目

  據介紹,新發地市場是北京食用菌主要集散地,每天“吞吐量”在500噸以上,佔北京總交易量的90%以上。目前,新發地市場有兩台農産品安全快速檢測車、一個市場中心檢測實驗室,每天可抽檢1200個農産品。

  昨日,新發地市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市場檢測的主要是農藥殘余等常規項目,這個檢測每天都要做,而且要上報農業主管部門。

  這位工作人員説,熒光增白劑這種東西以前沒有出現過,農産品安全快速檢測車應該是檢不了,但市場的中心檢測實驗室應該可以檢。不過,這不是要求的檢測項目,一般不會去檢。

  本報記者 林文龍

  簡介

  中國食用菌協會

  成立於1987年,是經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行業社會團體,是由食用菌(含藥用菌)及相關行業的生産、加工、流通企業和科研、教學單位以及專業合作社、地方性行業組織等自願參加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作者:林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