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視頻 >

[視頻]養老金跑輸CPI 半數年輕人對未來充滿悲觀情緒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1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整點新聞]>>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整點新聞):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提出了“老有所養”的理念,今天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領取退休金來養老,但是一些細心的人卻發現,面對10月份高達4.4%CPI以及11月份可能繼續高起的物價,將來養老的錢實際上正在縮水。

  [視頻]社保退休金預計只有工資60% 市民無奈投資商業保險

  [視頻]全國僅1179萬人享有企業年金 基本保險保值增值問題緊迫

  [視頻]中國養老金收益高於美英等國 貶值源於投資渠道不暢

 

重構養老金制度已迫在眉睫。中國老齡化的速度在進一步加快。過去10年,“統賬結合”的制度缺陷導致天文數字的“空賬”問題,養老金的實際購買力在下降。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給出了三種思路。其上策是:適當改變目前制度結構,將統籌基金集中起來,實行集中的投資管理

 

  人都會變老,養老問題涉及每個家庭,牽動每個人的心。

  目前,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67億,佔總人口的12.5%。全國老齡委7月13日發佈《2009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稱,“十二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2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15%,老齡化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

  10多年前,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在養老保險制度上,中國建立起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結合,即“統賬結合”制度。這在全球屬於首創。

  10年來,這種制度存在的缺陷之一,就是個人賬戶“空賬”問題。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産生的,有多嚴重,如何解決?7月17日和26日,記者就此問題兩次採訪了中國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

  借鑒智利模式,引入個人賬戶

  記者:目前,中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的是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的方式。建立這種模式,當初有什麼考慮?

  鄭秉文:中國在制度建立之初,引入個人賬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世界著名的“智利模式”的影響。主要特點是:引進和建立個人賬戶,僱主僱員雙方繳費全部進入賬戶,實行完全積累;實行完全的資本化運作,進行資本市場的投資;實行投資決策個人化,由賬戶持有人對賬戶資産進行配置;收益率由市場來決定,將每個參保人收益與資本市場聯絡起來。

  引入智利模式的初衷,就是財務可持續性與社會共濟性的結合,取二者的長處。

  記者:就實行結果來説,似乎存在制度設計者始料未及的問題。比如,大家都關心的個人賬戶“空賬”問題。這是個什麼問題?它是如何出現的?

  鄭秉文:在實際運作中,國家未對在實行個人賬戶前已參加工作但尚未退休的職工所欠下的“隱性債務”進行明確補償,社保部門為了維持運轉,只好“寅吃卯糧”,對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的資金實行混賬管理。當社會統籌繳費不足以支付離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時,直接挪用個人賬戶基金就成為便捷的渠道。這使得“統”、“賬”表面上的劃分失去了實際意義,個人賬戶形成“空賬”。

  記者:這應該意味著,個人為自己交了用於未來養老的錢,被“挪用”給現在的老人養老了。為什麼智利等拉美國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呢?

  鄭秉文:主要原因在於,拉美採取認購券方式基本解決了轉型成本。而中國既沒有採取發行認購券的辦法,也沒有進行直接的轉移支付,所以就沒有解決轉型成本問題,便形成較大規模的空賬。目前,做實個人賬戶只有1500多億元,就是説,由於採取各種辦法解決了轉型成本,部分省份經過試點,個人賬戶裏有錢了,總計積累了1500多億元。但另一方面,沒有解決轉型成本的空額則高達1.3萬億元。

  之所以出現這個尷尬的局面,原因是沒有“下決心”和“看不清”的雙重結果。空賬只是轉型成本的一個部分,全部轉型成本要遠遠大於這1.3萬元億的空賬。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解決這個天文數字的轉型成本問題,需要下決心。至於“看不清”,是由於這個問題解決起來比較複雜。在經濟高速增長背景下,有意見認為做實賬戶要考慮是否划得來,因為鉅額空賬放進真金白銀之後有可能貶值,事實證明是貶值的,於是,這種意見被證明有道理。但做實賬戶是十幾年前制定的一個制度目標,於是,做實賬戶還是放空賬戶便處於兩難之中:做實賬戶面臨貶值的問題,不做實賬戶又與中央始終制定的政策不太一致。這樣,就出現了久拖不決的現象。試點10年了,做實賬戶走走停停,停停看看,猶猶豫豫。去年金融危機以來,做實改革試點又停滯不前,沒有任何預期,結果是“看不清”。

  投資主體不明確,養老基金福利損失巨大

  記者:在實行引入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制度改革方面,除了解決轉型成本時,中國與智利等拉美國家採取了不同的政策,其他方面還有哪些不一樣?

  鄭秉文:投資主體的問題。拉美採取特許權的方式、競爭性的淘汰方式,養老金公司發育成熟,解決了投資主體的問題。中國至今沒有解決投資主體、治理結構、投資策略等問題。這是一個配套政策的問題,是中央政府部門之間的博弈問題。養老金管理公司在中國至今還難以誕生,屬於中央政府還處於“看不清”階段和“權威下降”的雙重問題。即使看清了,也存在能否推動的問題。

  從養老金的個人賬戶功能來説,中國引入的個人賬戶基本失去了其應有的功能。個人賬戶的功能有兩個,即個人精算聯絡與市場投資的條件,目前基本只實現了前者,由於個人賬戶規模從1997年11%降到了2005年的8%,規模越來越小,個人賬戶名存實亡。

  從養老金市場投資的效果比較來看,中國養老金賬戶投資的收益率不到2%,而拉美養老金的投資收益率完全戰勝了通脹,跑贏了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

  記者:與智利等拉美國家比起來,中國在個人賬戶的財務可持續性方面似乎是不成功的。

  鄭秉文:長期低收益率,導致了福利巨大損失。

  個人賬戶基金保值有三層含義:第一是票面保值,即100元就是100元,只要沒有挪用和投資虧損。第二是盯住CPI,否則就是貶值。例如,在2000年~2008年間,CPI平均為2.2%,而賬戶年均收益率不到2%,就意味著每年平均損失幾十億元。其中,2004年CPI是3.9%,2007年4.8%,2008年5.9%,僅這3年,就意味著損失總計上百億元。第三是保持購買力。過去10年,城鎮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15%左右,就是説,每年養老金的實際購買力是下降的,達10%左右。

  記者:投資主體不建立起來,投資收益的問題就解決不了。

  鄭秉文:這個問題確實源於投資體制,沒有下決心解決。其實,完全可以以個人賬戶資金的投資來解決統籌層次提高的問題,由此還可以解決個人賬戶基金“集中管理”的技術問題。這也是養老基金裏個人賬戶部分與統籌基金的最大區別。

  關鍵要改革投資體制

  記者:根據你的測算,在所有其他政策和參數不變的前提下,社保基金增長的壓力是巨大的,到2020年,中國基本養老金滾存餘額將超過10萬億元。看來解決養老金的投資體制是迫在眉睫了。

  鄭秉文:不從根本上解決投資體制問題是不行的,否則,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甚至合法性將會受到嚴重質疑。

  記者:可供決策者參考的改革思路有哪些呢?

  鄭秉文:我們可以提供上、中、下三個思路。

  在目前投資體制一切都不變的條件下,國家擴大政府債券的發行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益率,或採取對商業銀行給予一定補貼的條件下,提高收益率。可以預計,在宏觀管理上將再次形成資金運用無效率。因此,這是下策。

  我們提出的中策是,在目前統賬結合的制度架構不變情況下,做微調。

  對賬戶基金來説,已具備投資的可行性,可儘快實行市場化投資。目前要解決的只是幾個技術問題,例如,投資主體的層級和主體是誰?治理結構如何設計?或全部委託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等。

  對統籌基金而言,只能全額都買政府債券,可分為中央政府特種社保債券和省級政府特種債券。二者利率相加,至少可以遠遠跑贏CPI。

  記者:為什麼説這是中策?還有更好的選擇?

  鄭秉文:這個思路的進步之處在於統籌和賬戶基金的投資渠道符合了其基金屬性的本質要求,但收益率沒有較大提高。所以,這是中策。

  針對統籌基金分散在2000多個地方統籌單位的現實,我們提出的上策是:適當改變目前制度結構,將統籌基金集中起來,實行集中的投資管理。

  記者:具體辦法是什麼?

  鄭秉文:第一步,將僱主和僱員的繳費全部劃入個人賬戶,實行“記賬式大賬戶”的模式,繳費公式可以變化不大,也可逐漸適當下調;採取“記賬式大賬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解基金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和制度的逆向選擇,在中央政府層面形成一個資金池,為集中投資管理創造條件。

  第二步,該機構對固定收益産品實行自營,對權益類産品實行外包式投資管理。資産配置將證券與實業結合起來,採取一部分産業投資的資産配置。

  第三步,中央政府建立一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機構,對全部繳費收入進行市場化投資;同時,該機構也作為待遇計發機構,將各種資産投資的利率統一起來,對所有賬戶實行統一的8%的固定利率,其目的是為了增強參保的激勵機制,迅速擴大覆蓋面。

  記者:看起來,上策的可操作性很強。那麼,如果採用這種制度設計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可能會有什麼障礙?

  鄭秉文:我的這項研究是一個政策設計,不是一項純粹的學術研究,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原文很長,近十萬字。採用這個辦法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消除目前養老保險制度中所有的問題和障礙,一次性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樣的改革是對將目前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的簡單疊加改造為混合型統賬結合的模式。

  遇到的最大阻力是政策面如何理解我國目前實行的部分積累制。就是説,實現部分積累制的方式有若干,不僅僅是一個統賬結合。從本質上講,障礙來自是否能夠堅持實事求是,能否突破作繭自縛的思維定勢,能否敢於和善於進行自我超越。(據工人日報)

(圖文:呂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