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農民一年刻出《論共産黨員的修養》 緬懷劉少奇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4日 05: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長沙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來源:長沙晚報

  山東農民閉門一年刻出少奇著作

  《論共産黨員的修養》碑刻作品交給劉少奇紀念館永久收藏

  文/圖 記者 陳國忠

  今日是劉少奇誕辰112週年紀念日。昨日下午,一對山東農民伕婦千里迢迢趕至寧鄉縣花明樓劉少奇紀念館,將他們耗時近1年時間完成的《論共産黨員的修養》碑刻作品交給紀念館永久收藏。他們表示,他們不僅是為了實現祖父的遺願,更是為了永遠緬懷少奇同志的豐功偉績。

  紀念館門口出現碑刻作品

  昨日下午,記者剛趕至劉少奇紀念館門口,只見兩旁圍滿了黑壓壓的遊客,大夥站在矗立於兩旁的巨幅碑刻前,重溫劉少奇的不朽著作《論共産黨員的修養》。“這些字結體嚴謹、剛勁有力,通過刻碑的形式展示少奇的作品,確實具有更高的的德育價值與欣賞價值。”遊客們讚嘆不已。

  聽到遊客們的溢美之詞,站在旁邊的一對中等身材的夫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們覺得自己近1年的心血沒有白費。

  這對夫婦男的叫胡奉林、女的叫周香雲。他們剛從山東老家趕來。胡奉林告訴記者,由於他們才到達紀念館不久,時間上還沒有來得及,現在展出的碑刻作品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待當晚將整篇著作全部展示出來後,那才叫氣勢壯觀!

  烈士臨刑前留下遺願

  胡奉林和周香雲都是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肖雲鎮土生土長的農民。不過,他們都繼承了祖傳下來的石刻藝術,農閒時可以依靠這個掙點錢補貼家用。

  胡奉林的祖父胡歧文與周香雲的祖父周繼忠,從小便一起參加革命,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周繼忠很早就加入了地下黨組織,還擔任當地的抗聯組長。

  1942年秋天,劉少奇前往革命聖地延安時,正好要經過山東省金鄉縣。由於當時革命形勢非常複雜,組織上為了確保劉少奇的安全,安排周繼忠、胡歧文等人執行護送任務。周繼忠、胡歧文等人深感責任神聖而重大,遂制定了嚴密的警戒方案,最終讓劉少奇等人安全過境。

  執行完這次任務後,有著精湛石刻手藝的周繼忠和胡歧文悄悄商量,打算待革命成功後,將劉少奇于1939年7月發表的著作《論共産黨員的修養》,製作成碑刻作品,供後人永久地學習。

  豈料周繼忠沒能等到革命成功的那一天。1946年的一天,國民黨反動派了解到他曾經護送過劉少奇的消息後,將他秘密拘捕。最後,他犧牲在了反動派的槍口下面。臨刑前,周繼忠留下的惟一遺言是:“我的兒孫一定要將劉少奇的著作刻出來……”

  幸運的是,胡歧文總算沒有落入敵人的手中,僥倖活了下來。胡歧文覺得自己也有責任去幫助周繼忠實現這個願望。後來,周繼忠被評為革命烈士。

  3、工程浩大一時無法實施

  新中國解放後,胡歧文仍在老家安心當農民,一直沒向政府提過任何要求。此後,胡奉林與周香雲結為夫妻。從胡歧文的講述中,胡奉林與周香雲聽説了革命年代發生在祖父身上的那段歷史,也更加堅定了要早日幫助祖父完成遺願的信念。

  胡奉林與周香雲曾多次試圖動手碑刻劉少奇的著作,但由於這是一項耗時耗力的浩大工程,他們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負擔很重,實在無法承受。“還是再等等吧,待孩子們能夠自食其力了,家裏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了,我們再考慮這事。”胡奉林和周香雲一遍遍地商量著。

  進入2000年以來,看到胡歧文的健康狀況一天不如一天,胡奉林與周香雲不由得著急起來。他們多麼希望能趁胡歧文健在時,能將劉少奇的著作刻出來,最好能讓老人家一起將作品護送至劉少奇的故鄉花明樓。

  但胡歧文也沒能等到這一天。2005年9月,88歲高齡的胡歧文撒手人寰。臨終前,他還在不停地念著:“劉少奇……石刻……”

  聽到這話,胡奉林與周香雲後悔不已。

  300多個日夜終遂心願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到一旁,但這事不能再耽誤了!

  胡奉林與周香雲準備在2009年底開始動手,趕在2010年11月24日劉少奇誕辰112週年紀念日前將作品送抵劉少奇的故鄉花明樓。

  2009年8月23日,胡奉林從重慶登上了開往四川鄧小平紀念館的汽車。在汽車上,他意外地認識了來自劉少奇紀念館、同去鄧小平紀念館的袁有為先生。胡奉林遂將祖父早年護送劉少奇的經過,及祖父的遺願講給袁有為聽。袁有為深受感動,他沒想到胡奉林和家人對劉少奇竟然有著這麼深厚的感情。他緊緊握著胡奉林的手説:“我代表少奇同志故鄉的父老鄉親感謝您!我回去後馬上向領導彙報,一定幫助您爺爺早日實現願望!”

  回到寧鄉後,袁有為立即將胡奉林的想法向領導彙報。劉少奇紀念館的負責人表示:全力支持胡奉林完成這一作品,紀念館將永久收藏。

  從2009年11月24日開始,胡奉林和周香雲丟下手頭的其他事情,一心一意投入到了劉少奇著作的刻製工作中。首先,由胡奉林在石板上畫好格子,並用毛筆將《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一文近5萬個字一筆一畫地寫上去。為了確保不出現文字錯誤,他們還請來當地學校的老師,一個字一個字地進行校對。

  前期工作完成後,後期的刻字工作則主要由周香雲完成。周香雲每天淩晨3時起床,晚上10時睡覺,夜間只休息短短幾個小時。白天除了吃飯休息一會外,其他時間亦全部投入到刻字當中。無論酷暑還是寒冬,她始終鐫刻不輟。

  經過胡奉林和周香雲300多個日夜的努力,2010年10月1日,《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一文終於鐫刻完畢。

  胡奉林告訴記者,《論共産黨員的修養》一文所用的石材,均為當地質量最好的天青石板,每塊石板高2米、寬0.5米、厚0.02米,一共用掉石材55塊。“我們光買石材就花了近4萬元,這還不包括其他費用。”

  了解到家境並不寬裕的胡奉林夫婦自費鐫刻劉少奇著作的事跡後,他們的親戚及當地領導紛紛伸出援手。金鄉縣政協主席陳新宏將自己一個月的工資悉數送到胡奉林家中,鼓勵他倆將此事辦好。在外面打工的侄女周倩也將好不容易掙來的3000元錢送了過來。

  “我們現在只欠別人1萬多元了,明年將地裏的大蒜賣掉就可以將賬全部還清。”胡奉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