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網絡熱詞“給力”登上人民日報係年輕編輯所改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3日 06: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民日報》11月10日頭版,頭條新聞原題“江蘇給力‘文化強省’”

  説“給力”是當下最熱最流行的一個詞,應該沒人提出異議了吧!且不説它在網站論壇、博客里正鋪天蓋地出現,按照百度搜索提供的結果,僅僅就在進入11月以來的10多天裏,標題裏含有“給力”一詞的新聞條數竟然就已多達600多條。這股“給力熱”到11月10日這天“登峰造極”,甚至有人斷言:“給力”將毫無懸念入選2010年度網絡熱詞,因為,這一天,它登上了《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

  本版撰稿 戚慶燕 劉璞

  “給力”流行線路圖

  最早出現:網友給動畫片配音

  “給力”到底最早何時出現的。現在基本上有兩派觀點,一是認為這個詞可能源自東北或閩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現多用來形容事物“夠勁”、“使人振奮”、“感到力量”等。

  另一派則認為:“給力”是網絡上的“cucn201配音組合”給動畫片《搞笑漫畫日和》配音時的發明。在其中一集《西遊記:旅程的終點》中,唐僧師徒歷經磨難到達天竺,發現所謂終點只是一面寫有“天竺”二字的小旗子,孫悟空便對唐僧抱怨説:“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老濕。”悟空的這番話也成為後來“給力”一詞的淵源。所謂“不給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預想的目標相差甚遠。而“給力”自然就是有幫助,有作用,給面子的意思了。

  初次流行:南非世界盃期間

  據了解,開始廣泛使用給力一詞的,是一家叫做“給力網”(又名雷人給力網)的網站,該網站主要關注古今中外、人文歷史、天文地理、熱門新聞、圖片、視頻等等各方面的“最雷最給力”的資訊。該網站很受一些男性網友的歡迎,“給力”一詞開始慢慢在他們當中流傳開來。

  而“給力”得以“比較流行”是發生在南非世界盃期間。由於恰好能很好地表達網友看球賽時的情緒,“給力”一詞開始成為熱門詞彙,廣泛流傳。有人笑言,今年世界盃期間,網友們説的最多的詞,不是越位,不是進了進了,而是“給力”。類似“西班牙太給力了”的感嘆聲不絕於耳。

  大範圍流行:今年9月

  今年9月,人們忽然發現,“給力”仿佛處處都看得到、聽得到。在課堂上,學生們經常説“這課上得好枯燥,不給力呀!”;在公司,職員們私下議論公司漲工資時,人們往往説“這boss真給力啊!”;在魔獸世界或者是dota遊戲中,如果看到好的裝備,玩家也會痛快喊出“這裝備真給力啊!”當然,“給力”更多地出現在網帖的標題以及網友的回復裏。

  登峰造極: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

  在很多人看來,“給力”的紅,到本月10日“登峰造極”。當天,一向嚴肅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的標題就用了“給力”——《江蘇給力“文化強省”》,短短8個字,一下子就成為網上、辦公室、課堂、街巷話題的焦點。

  “連一貫嚴肅的人民日報都用‘給力’,我被鎮住了!”南京市民李先生這樣描述他那天拿起《人民日報》的感受。更多的網友則更樂於探討《人民日報》用“給力”做標題的喻意。“給力啊!代表了黨報對網絡聲音的了解和接受。”“真時髦,這是黨報黨刊改變文風的‘給力’之作!”這兩天,類似的討論帖已達28萬多條。

  幕後 連線人民日報記者趙京安"給力"是年輕編輯改的

  據《江蘇給力“文化強省”》的作者——人民日報江蘇分社副社長趙京安介紹,她的原稿標題是《“文化強省”看江蘇》,文中並沒有提及“給力”這個詞。10日當天早上,看到見報的這個“給力”標題,這位資深的記者坦稱自己也感到驚訝。“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的機關報,發行量240萬份,是全國第一大報、全球十大報紙之一。雖然我之前就接觸過‘給力’這個網絡用詞,但從沒想過把它用在稿子裏。”趙京安説,“給力”這個詞若出現在《人民日報》第6版以後的專副刊版面上,可能她不會覺得驚訝,如今竟出現在要聞版,而且是頭版頭條,這是她怎麼也沒想到的。

  趙京安告訴記者,她後來專門了解了此事。原來“給力標題”的誕生,可謂“過五關斬六將”。她的原標題《“文化強省”看江蘇》順利通過編輯流程的前兩關,到了總編部時,幾個年輕的編輯共同想出了《江蘇給力“文化強省”》這個題目,另外還擬了其他幾個標題備選,究竟用哪個更好,大家都不確定,最後,由值班老總拍板敲定最後的標題。

  “我感覺這個標題改得很好,跟年輕人很匹配,因為文化産業本來就是年輕人所喜歡的。”趙京安説,從這個標題可以看出,報社很開明,報網互動的意識很強。

  相關“編輯會不會要寫檢查”“神馬都是浮雲”

  一個僅八個字的標題卻引發了熱議,緣于“給力”一詞的網絡屬性與《人民日報》嚴謹平實的風格産生了強烈的反差。有意思的是,不少人為《人民日報》的頭版編輯“擔心”。比如鳳凰衛視名嘴楊錦麟就在他的微博裏發問,不知道編輯檢查寫起來是不是也“給力”。對此,《人民日報》視點新聞版主編何煒在自己微博中幽默地回應稱:“顧慮很給力,不過神馬都是浮雲……”

  延伸

  《人民日報》10日“給力”

  12日,有10家報紙都“給力”

  正如南京大學金陵學院新媒體系主任楊溟所預測的,“人民日報的給力標題”是一種信號,今後傳統媒體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使用網絡媒體的詞彙,這對傳統媒體來説,也是一種“與時俱進”,給讀者一種新鮮感,能很好地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記者昨日粗略統計了一下,11月12日一天,全國至少10家媒體不約而同都給力地用了“給力”。

  昨日各大媒體的“給力”標題

  央行給力 貨幣政策名義寬鬆實轉緊縮  (《重慶晨報》11月12日)

  CPI創25月新高 食品給力74%  (《瀋陽晚報》11月12日)

  抗通脹工資是否能“給力”?  (《成都商報》 11月12日)

  中石油“給力”五大措施力保甘肅油品供應  (《西部商報》11月12日)

  7萬個億了!財政應“給力”民生  (《燕趙都市報》11月12日)

  新能源公交“不給力”故障頻發 引乘客不滿  (《生活新報》 11月12日)

  高房價給力光棍節  (《東方早報》 2010年11月12日)

  根除“霸王條款”,監管需“給力”  (《濟南時報》11月12日)

  為青年法官成長“給力”  (《江蘇法制報》 11月12日)

  江蘇公推公選給力“陽光權力”  (《南京晨報》11月12日)

  事實上,除了“給力”,細心的讀者早就發現了,“神馬”啊“浮雲”啊這些最新網絡熱詞,早就被傳統媒體悄悄用掉了。對於傳統媒體更多更頻繁地使用到網絡詞彙,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博士朱強表示非常讚賞,“民間語匯補充、進入、修正主流的官方語言,是語言發展的常有現象,人們不需要莫名驚詫。”他舉例説,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被尊為儒家經典,但它的《風》這部分,就是完全來自民間的土風、風謠。

  朱強認為,“給力”這個網絡熱詞出現在嚴肅的人民日報上,透過這個標誌性事件可以看到,網絡已經多方位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工作中,這些靈動、鮮活的詞語,為中國傳統語言帶來了活力。另一方面,也讓人們看到了網絡的強大力量。

  但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陳頤也委婉地提醒有些媒體“不要盲目跟風”。他指出,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是約定俗成的,要讓人看得明白、聽得懂。“給力”這個意思的詞,在傳統的語言詞庫裏,其實還是有現成的、規範的詞彙可以表達。“不分場合,硬是要用網絡上流行的‘給力’,並不一定就是代表貼近讀者。”陳頤説,就他個人感覺,如果“給力”沒用好,有的標題反而會有點不倫不類,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