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各地柴油荒可能愈演愈烈 壟斷格局期待裂變(圖)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2日 0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短期來看,可由政府有關部門發文對目前的柴油市場進行調控,要求保證供應。”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研究室副主任朱彤説,但是從長遠來看,仍是要對目前的石油市場進行徹底化的改革,打破市場壟斷的局面,尤其是在原油進口方面。

  本已供需失衡的柴油此刻正面臨極大的考驗。

  據有關機構統計,自10月中下旬以來,包括北京、廣東、浙江等全國多地均出現了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壟斷猶存的情況下,拉閘限電、國際原油走高等多種因素正合力助推“油荒”。

  業內專家表示,未來“油荒”可能會愈演愈烈,短期內政府可以通過施壓兩大石油巨頭保證供應,但長期來看,仍需要徹底改革目前石油市場的結構,破除壟斷格局,改變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同時引入競爭。

  部分油站早已無油

  “我們這早已沒有柴油了,而且三環內的油站都沒有,你可以去四環、五環外的加油站找找看。”在北京南三環的中石油某加油站,加油員肯定地告訴記者,“柴油供應本來就一直很緊張,最近看報上説已經出現"油荒"了。”

  在加油員的指引下,記者趕到外環的部分加油站,得到的答覆仍是沒有油,有些加油站還有少量柴油。“我們也是之前庫存的,現在對每台車也是限量供應,估計過兩天也要沒油了。”加油員小王説。

  一位正在加油的卡車司機也告訴記者,因為是做蔬菜批發,需要經常往返北京和山東,他一週要加幾次柴油。“以前也遇到過加油難的問題,但卻從沒像現在這麼緊張過,得限量購買。”

  類似北京目前的“柴油荒”其實早已在全國各地蔓延。據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日前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其中廣東、江蘇、浙江等省數量均高達幾百家。而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的監測也顯示,包括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合肥、武漢等大城市,也都出現了柴油供應緊張的局面。

  就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呈現柴油緊張局面,兩大石油公司在各地的加油站普遍停批或嚴格控銷。截止到11月4日,全國柴油批發均價達7634元/噸,較9月初大幅上升818元/噸,高出全國零售均價154元/噸,批零“倒挂”現象呈惡化趨勢。

  有市場分析師指出,批發價高於零售價的結果就是,批發站的油由於太貴了賣不掉,而加油站則因為賣一噸虧一噸而不願意賣,如此一來,“柴油荒”自然就不可避免。

  多因素致“油荒”蔓延

  除了價格因素外,在時隔兩年後,還有什麼原因導致這一輪的“油荒”呢?

  “這輪"油荒"總體感覺來的非常突然,但還是有跡可循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能源研究室副主任朱彤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造成“油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石油市場這種高度壟斷的市場結構,經營者與監管者相互博弈,人為地造成市場緊張。

  “為什麼會出現批零"倒挂",還是在於賣方的惜售。”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近期地方政府為了在年末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採取了拉閘限電的措施。“地方跟中央打"馬虎眼",在沒有任何約束機制的情況下才出現這種突擊行為。”

  事實上,從9月開始,廣西、廣東、江蘇、河北等省區開始對部分企業實施強制性拉閘限電或提高供電價格。有媒體報道,在溫州部分地區企業每開工1天,就要停電2-4天。浙江義烏從8月26日開始,全市分片區實行工業用電供兩天限一天的政策。一些企業為不耽誤生産紛紛自行用柴油機發電。

  “在市場仍然存在壟斷的情況下,只要再出現任何的風吹草動,比如拉閘限電等,都會放大油價上漲的效應,出現供應緊張。”朱彤表示。

  除了上述人為因素外,據相關專家分析,客觀因素也在助推“油荒”局面的形成。這包括:首先是市場需求旺盛經濟的快速回暖帶動企業生産用油、交通運輸業和商貿物流業用油不斷攀升,同時汽車保有量大幅提高,而且9月份禁漁期結束後,沿海地區漁業用油需求恢復;其次是油品供應下滑。下半年,兩大石油集團部分大型煉廠相繼進入檢修,生産還未完全恢復,産量下降明顯。最後,天氣因素致使沿海地區供應緊缺加劇。近期由於受冷空氣和“鲇魚”颱風的影響,海上運輸受阻。

  而從國際方面來看,受到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近期國際油價漲幅較大,傳導至國內導致地方煉廠煉油成本增加,出現減産甚至停産。

  破除壟斷引入競爭是關鍵

  為了緩解“油荒”,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企業也紛紛採取措施。

  10月24日,中石油緊急下發通知,出臺8項措施保障油品市場供應。11月3日,中石油原油日加工量首次突破40萬噸,創歷史新高,這也是中石油一個多月來持續提高生産負荷的結果。中石油也表示,將延續積極的保供措施,原油日加工量40萬噸的局面11月份將持續,柴油計劃生産量較10月每日增加1萬噸,達到日均16.8萬噸。各煉化企業將保持高負荷平穩運行,生産裝置一律開足馬力生産,優化中間原料和半成品庫存,加強與調運部門銜接,保證成品油及時出廠。中石化也積極採取多種有效措施,力求使市場供需矛盾儘快緩解,如滿負荷安排原油加工量,不斷優化分企業、分裝置加工方案、積極增産成品油特別是柴油,大力挖潛,對重點地區的煉廠不安排裝置檢修,推遲高橋、廣州等重點地區煉廠檢修安排,全力以赴做好市場資源保障等。

  但未來的形勢仍然難以捉摸。

  據近期中國石油油品信息網的國內外汽柴油市場週報顯示,“柴油荒”將愈演愈烈,雖然石油公司表示會增加供應,但從目前來看尚無改觀。“國內柴油庫存已經下降400萬噸。即便11月庫存不出現恢復性上漲,這增産的60萬噸也會被饑渴已久的柴油市場迅速吸收掉。”

  “從短期來看,可由政府有關部門發文對目前的柴油市場進行調控,要求保證供應。”朱彤説,但是從長遠來看,仍要對目前的石油市場進行徹底化地改革,打破市場壟斷的局面,尤其是在原油進口方面。

  據了解,在石油市場的産業鏈上,進口的原油決定著終端市場的供應和價格,但這個領域則被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企業牢牢把持著,缺乏足夠的市場競爭。“壟斷者不會考慮精打細算,因為他們可以將價差全部轉移到下游産業鏈,這最終導致目前成品油市場的高企和緊張。”

  “放開原油市場相對來説比較容易,這也是改革的第一步,將改變目前各競爭主體不平等的地位,只要有競爭,成本就會降下來。”朱彤指出,從汽油市場看,在一些競爭激烈的地方,兩大石油巨頭也會採取降價措施。

  同時,朱彤還建議,政府應將節能減排的措施真正落實到位,而不是採取簡單的拉閘限電方式以實現減排指標,對於這樣的違規行為,也應建立相應的問責和懲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