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河北大名發現明代防禦設施甕城遺址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21: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網邯鄲11月1日電(牛琳 馬順利 黃飛虎)河北省大名縣委宣傳部1日證實,在該縣東城門外右側明清城墻恢復施工現場,發掘出類似古代遺址的建築基礎,經專家初步判定,為明代時期建造的甕城,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據主持發掘工作的河北省大名縣文體局副局長李倫介紹,甕城門外走道約寬4.25米,兩個大門基座幾乎被磨平,光滑锃亮,基座中間有一塊石墩子(門絆石),是用來關門時擋門用的。在殘留的甕城墻上發現了古代晚上用來放置照明工具的石槽,往下可看到用一塊塊重達上百斤的大石頭鋪成的路面,由於時代久遠,石塊已被磨得十分平滑。

  李倫説,此次發掘出土多塊碑刻,上面記載修築時間為“建文三年”,即公元1401年,這與縣誌記載的大名府城重修時間吻合,證實此次發掘的甕城遺址為明代遺存,歷經明、清、民國,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碑刻上同時還寫有參與修築的監工、石匠和泥瓦匠的名字。

  “明朝重修的府城在今天的河北大名縣內。1945年日偽時期的兵燹之災導致大名古城墻遭到徹底破壞;新中國成立後的1958年,處於困難時期的民眾陸續挖城磚去農村換農副産品,久而久之,古城墻蹤影皆無。”李倫説。

  目前,發掘場地已有專人負責看守,現場勘測仍在進行。

  甕城是中國古代城市主要防禦設施之一。為了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加築護門小城,高與大城相同,其形或圓或方。圓者似甕,故稱甕城;方者亦稱方城。

  自春秋設建置以來至今,河北大名已有2700多年的輝煌歷史,曾多次為郡、州、府、路、道、治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