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搶注商標交易成灰色産業鏈 最少獲利也可達10倍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8日 04: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報記者 竇紅梅

  近期北京首場“商標拍賣會”讓原本隱藏著的“職業商標搶注人”紛紛浮出水面,擠到拍賣會前臺。隨後,被搶注商標在各地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多,最終導致北京乃至江蘇等地的“商標拍賣會”都不得不延後。但記者近日卻意外發現,出售搶注商標的“明路”——拍賣雖尚未走通,但搶注商標利用網絡途徑,已經形成了一條規模巨大的高價出手的灰色經濟産業鏈條。

  商標網絡轉讓的交易近幾年異常活躍,除了正常的商標轉讓,大量被搶注商標也借助這個平臺成功出售,獲利豐厚。

  “華唯商標轉讓網,全國最大最全的商標轉讓網;中國商標超市網,成交率最高的商標轉讓網;買低價商標上好商標轉讓網;買商標,就來酷標網,最多一手商標轉讓網;聯合商標轉讓網,專業服務買賣商標……”昨天,記者在“百度”上搜索“商標轉讓”的關鍵詞,發現竟有多達1500萬個網頁。而在眾多的網站上,很多商標都似曾相識,有“傍名牌”或搶注之嫌。

  熟悉奢侈品牌的消費者都知道德國的“BOSS”服裝服飾,記者昨天在一家商標網上看到,有人正在轉讓僅大小寫不同的“boss”在“氣體打火機”一類的註冊商標;“櫻花”電熱水器是消費者熟知的家電品牌,而記者看到,一家商標超市正在掛牌出售“櫻花”在油燈等其他類別的註冊商標;“哈森”皮鞋在京城各大商場幾乎都有,但“哈森”在電飯煲、冰箱等家電類別的註冊商標也在出售轉讓中……

  “叫價最高的不是創意商標,而是那些與已有品牌相同或類似的商標。”“淘標網”總經理羅成介紹,註冊一類商標成本最多在1000元到2000元,成功轉讓出去最高的可獲利百萬元甚至千萬元,最少獲利也可達10倍之多。

  羅成透露,商標的“供方”中有大量自然人開辦的小公司,專門盯住搶注商標的機會,及時“撿漏”,註冊一些有價值的商標,然後謀求加價轉讓。

  被搶注商標的“需方”,則往往是一些成熟品牌,我國有45大類商標,一般企業只註冊其中幾大類。然而,企業在市場拓展中很快發現,還有該註冊的商標大類沒註冊被他人搶注。鋻於重塑品牌難度很大,或者擔心相同品牌的産品對消費者構成誤導,只有找到商標持有人談判買下。而那些搶注商標被企業高價買下的消息,反過來又刺激了更多人去搶注,刺激了搶注商標者更高的熱情。

  搶注商標被高價買回的事實一再刺激商標搶注人,以至於業內專家告訴記者,搶注商標的人群絕不是個小數,而是形成了産業。

  “搶注商標轉讓的産業鏈一旦形成,今後肯定會一直存在下去。”淘標網負責人透露,傍名牌的商標一度成交活躍,如服裝類各種形狀“鱷魚”、“老人頭”等商標。再比如“勁霸”企業註冊的是男士服裝類商標,很快就有人搶注了其在化粧品大類的商標;“先驅”音響出名後,就有人搶注了其在冰箱、空調類的商標。但隨著我國商標監管越來越嚴密,這一類的商標註冊和轉讓將越來越難。

  “實際上,知名企業或景點如果自己不能主動申請商標,保護知識産權,被他人成功註冊商標,一定程度上是現階段我國《商標法》允許的。”北京天誠聯合知識産權代理公司總經理嚴文告訴記者,這種行為在法律上無可厚非。也許一次又一次搶注商標的爭議案例曝出後,會有更多的企業意識到:主動保護商標等無形資産和知識産權已迫在眉睫。RJ046

  專家建議

  新《商標法》應規定

  搶注商標被要回 搶注者須承擔賠償

  “很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無形資産對企業有多麼重要,其價值甚至遠遠超過了有形資産。”淘標網負責人分析,與有形的固定資産會出現損耗和折舊不同,商標這類無形資産將隨著企業知名度的提高、産品銷量的打開逐年上升。而率先“覺悟”起來的一批人,就成了商標的搶注者。記者了解到,很多個人手中搶注的商標多達上百個,如果全部成功售出,獲利將超過千萬元。

  海爾集團在境外申請商標專利的費用累計達到數億元,這种經濟實力絕大多數中國企業並不具備。北京百世福達知識産權代理公司總經理王浩告訴記者,由於世界上有200余個國家和地區,僅我國商標申請就涉及45個類別,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在成立初期將其商標在所有國家和地區同時申請註冊。所以,商標被搶注是難免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他人搶注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但是,業內專家一致認為,只要企業有保護商標的意識,通過加強日常的商標管理,完全能夠防範他人搶注商標。首先,企業應當主動通過申請商標註冊,域名、外觀專利、著作權登記等多種法律途徑對商標進行全面的保護;如果自己不能先行註冊商標,至少須及時查看相關公告,以便提出異議或爭議,防止他人惡意搶注商標;為防範商標被國外代理商搶注,規範國外代理商的合同,在代理合同中明確規定客戶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註冊任何和企業商標相同或相似的商標;全面保存商標在國內外的使用證據,有了這些證據,才有可能通過法律途徑要回被搶注的商標。此外,對搶注商標應該積極採取法律行動。

  專家建議,正在進行新一輪修訂的我國《商標法》應規定,如果搶注商標被企業要回,搶注者須承擔一定賠償費用,這將大大減少搶注商標總量。據介紹,在一些發達國家,如果類似商標被搶注,本人提出異議並且成功撤銷了搶注的商標,被訴方需要承擔賠償責任或者提出異議的費用,可能高達幾千至數萬美元不等。而在我國,如果搶注的名人商標被撤銷,搶注者不需要承擔任何費用。一旦有“本主”要求買回搶注的商標,搶注者則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

  他山之石

  國外

  如何防範商標被搶

  據業內專家介紹,最具標誌意義的《商標法》體系中有兩種做法。

  一是以美國、加拿大等為代表的國家,對商標保護遵循的原則為“使用在先”。即商標申請人如果不能提交已經使用該商標的證據,其商標申請將不能獲批,這就大大減少了商標搶注現象。

  二是以德國等為代表的歐盟國家,官方一旦受理了與他人近似或相同的商標註冊申請,會主動通知可能被“侵權”的企業或權利人。這就避免了大量不知情或沒有關注商標的情況下被侵權,使企業可以及時提出異議,阻止他人搶注。

  商標被搶注的典型事件

  同仁堂

  1989年,北京市藥材公司發現其“同仁堂”商標在日本被搶注。該公司遂以“同仁堂”為公眾熟知的馳名商標為由,請求日本特許廳撤銷該不當註冊的商標,日本要求提交“同仁堂”係我國馳名商標的證明文件。為了保護我國商標在他國的合法權益,商標局在作了廣泛的社會調查之後,于1989年正式認定“同仁堂”商標為我國馳名商標。這是商標局認定的國內第一件馳名商標。

  1989年,日本某公司搶注的“同仁堂”商標被成功撤銷。

  海信集團

  “HiSense”商標

  1999年,西門子下屬公司博世-西門子在德國惡意搶注海信“HiSense”商標。2004年,該公司向海信索要高達4000萬歐元的商標轉讓費,並將海信告上了德國科隆法庭。這個官司引起中國企業界、法律界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商務部等政府部門、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等民間組織紛紛表示支持海信,海信也宣佈決定派律師團赴德國打官司。

  2005年3月,雙方達成和解,海信以50萬歐元買回商標。

  聯 想

  “Legend”商標

  2001年,聯想開始全球化發展步伐,卻發現聯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註冊過商標,行業遍及娛樂、汽車等等。據傳,聯想試著在歐洲買了兩個回來,但很快發現,要和全球100多家公司去談、去買接近天方夜譚。

  2003年4月28日,聯想宣佈花費鉅資更換“Legend”為“lenovo”。

  索 愛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信公司成立後1年,“索愛”商標被廣州一位自然人註冊。經過4年的訴訟,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索愛是索尼愛立信的簡稱。

  2009年3月,高院終審判決索尼愛立信永失“索愛”商標。

  王致和

  歐凱公司是一家由德籍華人開辦的百貨公司,主要銷售來自中國的食品,包括王致和腐乳、老乾媽辣椒醬、白家方便粉絲等。2006年前後,歐凱公司搶注了其銷售的上述中國企業的商標。其中北京老字號王致和從2006年底開始維權,至2009年4月二審結束,王致和歷時820天,在德國打贏了“中國老字號海外維權第一案”。

  王致和集團成功撤銷歐凱公司在29、30類上的註冊,並成功在德國在29、30等類別上註冊王致和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