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高職專業教師須碩士學歷 最牛實訓老師當臨時工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8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請進來”面臨學歷、編制障礙,“走出去”缺乏有效激勵

  高職最牛的實訓老師為何只是臨時工

  “我如果不來教書,繼續在廠裏幹汽車維修,現在一個月至少也能賺四五千元了吧?”進校教書已經8年,現仍借住在學校的職工宿舍裏,高職實訓課老師賈海艦現在是上有老下有小,可月薪僅2000多元。

  因為沒學歷、沒編制、沒職稱,這個曾經在業界響噹噹的技師,現如今飽受學生好評的老師,卻卡在了體制以外,只能長期做臨時工。

  最牛的實訓老師只能是臨時工 高職的專業教師也要求碩士學歷

  今年32歲的賈海艦來自農村,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中學畢業後便輟學來到鄭州打工,當時年紀小,沒人願意用他,有一家汽車修理廠願意收他當學徒,不給工資只提供食宿。而能跟隨師傅學門養活自己的手藝,是賈海艦當時最大的願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7年的學徒,已獲得汽修中級國家職業資格證的賈海艦,在2002年收到了河南職業技術學院的邀請,擔任該校汽車維修專業的實訓課老師,工資是1500元。這讓賈海艦有些猶豫,畢竟在當時已有些名氣的賈海艦,已經拿2000多元月薪了。

  “老師是神聖的職業,過去在農村,像俺這樣中學畢業的很少能當老師,更何況還是省裏的大學。這絕對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賈海艦説,雖然是臨時合同工,但學校畢竟是事業單位,他還是來了。

  現在,賈海艦平時都在學校汽修廠工作,這裡不僅是學校的內部修理廠,還是汽修專業學生的實訓基地。上學期,賈海艦教電控底盤專業,為學生上6周的實訓課,每週約30節課。

  “在廠裏幹活給2000元基本工資,有實訓課了,每節課有不到50元的實訓費。這樣,一個月下來也就3000多元。”賈海艦説,學校還為他們一家三口提供了一套宿舍。可一想起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和同樣打零工的愛人,賈海艦就不住地嘆氣:“壓力太大了。”

  8年過去了,現在的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已經是國家示範性高職建設院校,而且“國家示範”在整個河南也只有4所。賈海艦從過去的中級工升格為技師,學歷也從過去的高中畢業修到了大專,現在正在攻讀本科,“上完本科還要再讀個碩士,不然一輩子都是臨時工。”

  在5月舉行的2010全國高職技能大賽河南賽區選拔賽中,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在汽車技術、數控技術等6個比賽項目中都獲得一等獎。“不是我們吹牛,在全省各類高職技能大賽中,我們學校汽修專業的學生幾乎能包攬前三名。”賈海艦説。

  因為學校是從過去的技工學校發展起來的,校領導高度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校內一直有兩套師資隊伍,一套是專門負責理論教學的教師,另一套就是像他這樣的生産實習指導教師,簡稱實訓課教師。

  河南職業技術學院人事處處長周剛坦言,在學校裏他最怕碰見和賈海艦一樣的老師,因為總感覺沒法向他們交代。這些負責實訓的老師,既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學水平,還用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研究新工藝來提高自己的應用能力和技術能力;但就是因為沒有學歷,根本申請不到編制,只能成為學校教師隊伍的“邊緣人”。

  周剛介紹,目前,河南省內高校編制十分緊張。以該校為例,1996年審批的教師編制為336人,當時的在校學生是1000多人;而今年,在校學生人數是1.7萬人,提高了近18倍,然而編制只增加了126個,全校目前還有一百三四十名老師是臨時工。

  周剛介紹,為解決這一矛盾,相關職能部門不得不提高門檻,比如高校教師必須具備碩士以上學歷的,才可申請編制等。所以,像賈海艦這樣有一身技術本領的老師就被拒之門外了。“缺編嚴重,造成教師待遇跟不上,從而無法吸引能工巧匠到學校任職,不得不邀請技術能手到校做講座,更糟糕的是一些已經到校的骨幹實訓教師也在逐漸減少,結果嚴重影響了實訓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身為職業院校,如果教師的動手能力都不強,又怎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如果連職業教育的特色都逐漸消失,那畢業生將只是‘大專生’的複製,是本科院校的‘壓縮餅乾’。”周剛説。

  高職實訓課成了沒娘的孩子

  根據世界各國的職業教育經驗,同時能教理論課又能教實訓課的教師,也就是“雙師型”教師教學效果最好。既然具有較高操作水平的能人請不來,總能讓校內教理論的老師提升自身實踐能力,帶實訓課吧?

  按要求,高職高專的教學內容中,應適當增加實踐教學時間,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學時之比達到1:1。而現實情況是,高職院校中的實訓課,成了沒娘的孩子,誰都不願意帶,誰也不願意管。

  李勇(化名)是河南某職業院校新聞採訪專業的老師,2008年畢業于國內某重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因為是碩士學歷,2009年進學校工作時,李勇就幸運地獲得了正式的事業單位編制。

  9月2日,學校剛開學準備迎新生,本來不應該太忙,但李勇卻異常忙碌,除了安排學校的事,還要拿著自己的暑期鑒定表,托關係走後門找用人單位蓋章。原來,為了提升專業教師的技術水平,李勇所在的學校要求專業課教師根據自己情況,利用暑假到生産一線或企業進行實習,實習結束後要完成總結,填寫鑒定表;否則,直接影響教師年終評優評先。

  李勇非常理解學校這麼做的目的,是希望老師們實時更新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並有機會應用到一線進行實踐操作,這樣教出來的學生,才能更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和社會不脫節。

  但是,學校既沒給物質獎勵或補助,也沒有強制要求,再加上實習單位不好找,李勇從未到媒體實習。“上學那會兒,找個報社電視臺的實習,都要給用人單位交錢‘白當勞力’,現在好不容易工作了,總不能還讓我貼錢去實習吧?”李勇説。

  因為剛畢業,前幾年又有在媒體實習的經驗,李勇教的新聞採訪在學校還是頗受學生們喜愛的。可他那也當教師的母親,卻經常提醒李勇:“光教得好是沒用的,一定要多搞科研項目,寫論文出書,這對評職稱才是最有用的。”

  李勇表示,職稱又與收入直接挂鉤,參加實踐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對評職稱沒有多大作用,所以如果不是學校硬性安排,誰也不願意這樣做。

  職稱的評聘不該也引著老師寫論文出書

  “這就好比我是跳高運動員,你讓我參加鉛球比賽,肯定得不到好成績了。人盡其才,動手能力強的老師,既教理論又教實訓,絕對符合雙師素質教師標準。可現有的規則是只以搞理論研究寫論文評職稱,那誰還願意搞實訓?搞理論多好啊!”河南職業技術學院人事處處長周剛説。

  周剛介紹,高職教育教師隊伍的特殊性還沒有在職稱評定系列中得到體現,特別是實訓教師沒有符合自身實際的單列職稱系列。由於缺乏科學的評價體系,院校實訓教師資格和水平無相應評定標準,造成職稱無法科學評定,難以按實際崗位準確聘任,一些實訓教師的應有待遇也就無法落實。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熱情。

  然而,目前在高職高專進行各類評估時,教授、副教授的人數似乎也成了衡量學校師資力量雄厚與否的標準,這也使不少職業技術學院為了解決教師職稱問題,穩定實訓教師隊伍,只能採取參照高校理論課教師的職稱管理和評聘方法為實訓教師評聘技術職務,從論文、論著、科研項目等評聘標準上,幫助他們晉陞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可高職院校的實訓教師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技術能力、教學方法均與理論課教師和實驗人員有著明顯的區別,理論課教師和實驗人員職稱系列的評審要求和方法對他們是不適用的。

  周剛認為,在目前國家還沒有設置實訓教師職稱評聘系列的情況下,要麼實訓教師向理論課教師靠攏,要麼評聘標準向實驗技術人員靠攏,否則就嚴重挫傷了實訓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制約了高職教育的健康發展。

  前幾年,周剛曾經嘗試在學校推行實訓教師技術職稱評聘體系,也就是讓老師自己動手操作,評定後按照技術職稱發工資,可因為一些中高層的老教師操作能力較差,對新制度持堅決反對態度,他的嘗試最終夭折了。 (王曉凡 記者 韓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