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圖文 >

"五千年"信手拈來隨意包裝 "文化啃老"何時休?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2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 題:“文化啃老”何時休?

  中新社記者 應妮

  “四大名著”的改編劇如走馬燈般“你方唱罷我登場”,“孫悟空祖籍”、“西門慶故里”之爭猶自面紅耳赤,某講壇節目依然口沫橫飛莊周與帝後齊共一色……中國傳統文化正以前所未有之活色生香“爆炸”在民眾的眼前。

  如同經濟上的“啃老”一般便捷暢爽,“文化啃老族”們只消輕抬手從五千年裏摘那麼一點兒,塗脂抹粉、描眉畫鬢、雕梁畫棟、添油加醋、插科打諢地“打造”“包裝”一番,就可以大大方方出來見人了,渾不管對面是驚喜還是驚嚇。

  眾所週知,發展文化産業最是需要創造力;而文化啃老的現象實則反映了當下中國文化缺乏應有的創造力,只能依靠稀釋或顛覆經典、爭奪名人遺址來吸引大眾的吸引力。“曹操墓”疑雲尚未散盡,諸葛亮故里襄陽南陽之辯亦未解,四地爭搶曹雪芹,五省七地爭二喬,更有甚者“西門慶”這個文學名著中虛構的淫賊竟也引來山東陽谷、臨清和安徽黃山爭相打的招牌。

  一些地方政府的文化開發無非就是這樣的套路:祭出所謂名人大旗,管他古代還是現代,虛構還是現實,留美名還是遺臭名,然後修建幾處故居或主題公園之類的景點,接下來只等著攬客賣票了——政績衝動下的經濟博弈,缺乏創新一哄而上,最後留下的不過是似曾相識毫無特色的幾處倣古建築——不僅是一種文化短視,更令傳統文化的傳承陷入庸俗化和功利化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看古人戲,屏幕上不是“王朝”就是“秘史”;説古人事,帝後君臣湮沒在口水中;三部“楊家將”、兩部“李小龍”、三部“封神榜”、四個“孫悟空”、兩位“白娘子”、四個“關公”,影視劇的翻拍毫無新意可言。別人在創造歷史,我們卻只懂得回顧歷史,中國的文化應該向前看。

  儘管成功改制了白話文,但近年來四書五經卻如雨後春筍般的盛開于四週,這並非一個不好的現象,但應該看到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體現了中國當下文化體系的極度匱乏,所折射出的社會現象是這個民族的集體“啃老”,對當下文化的極度不自信,由此提升文化軟實力只能終成空話。

  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民族,我們要做的不是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坐享其成,更不是被沉重的傳統裹挾不前——中國需要的是文化復興,而不是文化復古,“文化啃老”該休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