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視頻 >

[視頻][四川宜賓]違法發放代金券 佔地建廠隱瞞實情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9日 19: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共同關注]>>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而事實上不管是土地閒置了長達五年之久還是印製發放代金券都是和國家的法規政策相違背的。而記者從這個村的村委會了解到這400萬土地款全部借給了企業之後沒有現錢村委會只能冒着違法的風險給村民們發放代金券,而地被徵用的農戶則每年可以從借款企業那獲得每畝800斤稻穀算是借款的利息。

     【事件】[四川宜賓]地被徵錢沒拿到 村民空守代金券 

    在四川宜賓喜捷鎮紅樓夢村很多的村民受理都會有很多的代金券共計400萬元。當地的村委會説這些代金券只能在本村內轉讓贈與或繼承。但是如果想要換成現金的話則要等到66歲。

    【分析】村委會開發商折騰耕地 農民“夢斷紅樓”

    [手段]別看一些最底層的村官們不懂法律,也不遵守法律,但是,他們在忽悠農民上,可以説是“演技高超”,且深謀遠慮,步步為營——第一步,辦村級企業,把集體耕地變為集體企業用地;第二步,將集體企業轉讓,土地使用權也隨之轉讓;第三步,通過暗箱操作,將集體企業用地變更為國有用地。

    [實施]僅走了“三步”,便讓耕地完成了華麗轉身,也讓農民徹底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為了“安撫”農民,村委會便給失地農民發放了“代金券”,充當土地補償款。儘管村委會説得天花亂墜,“代金券可以在本村內轉讓、贈予,還可以繼承”,但是,“如果想換成真錢卻要等到60多歲”,這無疑是在考驗農民的耐心和壽命。更為嚴重的是,村委會發放代金券涉嫌違反了“人民銀行法”和“人民幣條例”,也就是説,農民手中的代金券,不受法律保護,也許是一張白條,甚至是一張廢紙。

    [結果]隨着“劇情”的發展,非法圈地呈現出來的場景剌傷了人們的眼球:圈內,開發商任由巧取豪奪來的土地荒蕪,雜草叢生;圈外,農民手握着近乎廢紙般的代金券,眼看著自己的耕地被閒置着,卻無地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