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挾屍要價之爭是轉型期下的一次道德救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3日 0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紅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獲得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的作品《挾屍要價》,在公眾中掀起巨大的感情波瀾。然而在該照片獲獎第二日,長江大學宣傳部發文質疑稱該攝影作品與真相不符。與此同時,主辦方稱已展開調查,8月23日將公佈調查結果。其實,這個“調查結果”對這幅照片的意義來説,已屬次要,因為,“挾屍要價”是不爭的事實,厘清主謀和幫兇根本改變不了這幕悲劇上演的社會醜惡景象。

  然而,在對這幅攝影作品是不是該獲得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的爭議中,卻讓人讀出了人性的善良,更多的是人們對中國在社會轉型期,傳統的社會道德倫理在揚棄的過程中造成的斷裂的猝不及防。只有當鏡頭把社會上種種見利忘義的行徑直觀地用畫面記錄時,才突破了人們容忍的底線,讓即使不善於歸納總結、不善於作深層思考的人,也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以至於覺得如此的慘狀不宜渲染,展示這樣的慘狀是殘忍的。

  對此,筆者非常理解和體諒這部分善良的人的想法,這其實與我們一貫的宣傳方式有關。也許有人認為攝影作品之美,就是展示的畫面之美,應該是讓人賞心悅目的。但是,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畢竟不是供人點綴房間的裝飾畫,也不是養眼的風景畫、美女畫,新聞照片既要拍攝陽光下的明媚,也要記錄陰霾下的黑暗,縱觀國際上許多得獎攝影作品,不乏讓人為之震撼的畫面。所以,有網友評介這幅作品“就像撕開黑幕的光,雖然刺眼,卻能照亮這片土地!很多在黑暗中的東西,害怕這光!”“是對人性冷漠者最嚴厲的道德撻伐,向社會發出了人性回歸的吶喊,是物欲橫流、人性扭曲的中國的一次道德救贖。”

  如果見利忘義在我們的社會現實中是個別現象,都發生在不起眼的小事上,那麼,過分放大“挾屍要價”事件就欠妥了,畢竟這個事件很傷民眾情緒,給人帶來揮之不去的抑鬱。但這個事件卻代表了當前對利益追求的瘋狂趨勢,是被扭曲了的人生價值觀的生動寫照。我們所説的社會轉型,除了經濟體制轉型外,同時包括了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追求方式的轉型,而曾經的社會價值觀和將要去實現的人生追求都暴露出了明顯的缺陷。我們對社會價值觀的認識,是從曾經的“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中清醒過來的,而一旦明白了發展經濟的重要性,就傾向與另一個極端——一切向錢看,為了錢可以不顧一切,不擇手段。其實,類似“挾屍要價”的惟利是圖和人性冷漠我們早已屢屢見過。在房地産利益鏈中,野蠻拆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發展經濟的口號下,各利益集團的瘋狂行徑一點也不比“挾屍要價”遜色,鮮活的生命都在瘋狂的利益追求中輕於鴻毛,這難道是發展經濟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分明是利益驅使下的毫無人性!

  當社會的價值觀發生扭曲時,或者説當對利益的追求發展到不擇手段時,“挾屍要價”很可能被“撈屍人”認為是一種交易機會,這就很像畸形的房地産市場,雖然高房價嚴重脫離了市場需求能力,但還是“合理”地存在著,“要挾”早已成了交易手段。事實證明,現實下獲取財富的途徑,早已不是踏實勤奮的勞動,而是靠機會,靠投機,就看誰落在誰的手裏。地産商的暴富,不就是無數房奴給墊的背?這與道德已經絲毫沒有了關係。

  而這些寬泛的社會現實不是人人可以意識到的,而獲得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的作品《挾屍要價》,正是在記錄下這一直觀畫面的同時,濃縮了見利忘義的社會黑暗面,讓所有人都看見了在利益驅使下,人會做出怎樣冷酷無情的舉動,社會道德在利益面前竟然是如此不堪一擊,而這恐怕不僅僅是“撈屍人”的選擇,或者説是表現在這個有關死亡的事件中才讓人那麼淺顯易懂。因此,獲得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年度最佳新聞照片獎的作品《挾屍要價》不愧為“金鏡頭”,只有“金鏡頭”才捕捉到了這樣的“黑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