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湖北荊州發現“母子同穴”明代古墓(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9日 1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荊楚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考古人員清理古屍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記者劉漢澤 通訊員李紅 實習生田豐 王妍妍)8月9日,松滋市臨港工業園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座明朝萬曆年間的墓葬。經考古人員勘察和發掘,這座墓葬是我省目前發現的首座母子合葬古墓,而母子合葬古墓在全國也很少見。在墓葬當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具保存了幾百年的明代古屍。

  發現過程

  施工發現古墓現場破壞嚴重

  昨日,荊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了古墓的發現過程。

  9日,松滋市臨港工業園一處工地上,發現一座兩棺合葬的古墓。次日,當地博物館報警,公安機關及當地政府對古墓進行了保護。

  14日,荊州市博物館接報後,工作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古墓位於松滋市陳店鎮宜洋公路附近,地處一個大約高十余米的小山丘上,墓葬長約2米,寬約3米,深約2.5米,整個墓穴由石灰糯米漿密封。

  令工作人員心痛的是,古墓已被嚴重破壞。西邊棺蓋被挖破、揭開,棺內所有東西被取一空。根據現場散落的絲織物、棺木及密封層的碎片分析,專家判斷,西邊的古墓在發現時就被破壞並被盜,所幸東邊的木棺保存較好。隨後,工作人員就地發掘,並於17日淩晨,將東邊的木棺整體移出,送到荊州博物館。

  經專家鑒定,該墓為明朝萬曆年間大寧教諭張吉言與母親傅氏的合葬墓。傅氏的棺槨已遭嚴重破壞,但張吉言的棺槨內外保存較好。

  清理現場

  歷經四百餘年棺木保存完好

  昨日上午10時許,記者趕到荊州市博物館。在一間臨時展館內,張吉言棺內遺體、遺物已被整體移至工作臺。可以清楚地看到,最下面一層是一張竹蓆,上面被棉織品、絲織品包裹著,由於氧化,織物均已變成醬黑色。

  工作人員稱,經過幾百年的放置,棺內的遺體、衣物等已全部粘在一起,清理工作就是要把它們一層層完好無損地分開。

  厚約15厘米左右的棺木放在墻角,雖然在地下掩埋了400多年,棺木沒有絲毫腐爛。與現代弧形的棺材頂不同,這個棺木6個面的內外,都是平展的。

  中午12時40分,清理工作開始。在近一個小時的工作中,共清理出9件織物。經過測量,墓主身高1.7米,目前只清理出頭部,整個清理工作需要3天。是否有完整的古屍,在清理後期才能確定。

  發掘意義

  省內發現的首座母子合葬古墓

  對於發掘該古墓的意義,荊州市博物館館長王明欽説,這是湖北省發現的第一例母子合葬古墓,對研究當時的生活、喪葬習俗,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同時,大量織物保存完好,對研究當時服飾特點、紡織工藝均有重要意義。

  古墓地處長江南岸,距長江僅700余米,離江水如此近,古墓為何保存完好?王明欽分析,一是地處山丘,遠在地下水面以上,環境較乾燥。二是墓穴用石灰糯米漿密封得非常完好,“現場發掘時,石灰糯米漿堅硬如石”。

  謎團待解

  為何母子合葬?

  在我國的喪葬習俗中,夫妻合葬較為常見。這是我省首次發現母子同穴合葬古墓,而在全國,母子合葬墓也很少見。2007年8月,安徽懷寧縣發現了一座清代的母子合葬墓。2008年9月,湖南長沙發現了一座清代的母子合葬墓。至於這座古墓為何母子合葬,專家們表示,他們正在考證相關資料。

  墓主因何而死?

  記者看到清理出來的墓主口大張著,這與荊州已出土的“西漢古屍”和“明代女屍”安詳的面部不同。張吉言因何而死,多大年齡,這些疑問均有待專家解開。

  墓碑解謎

  墓主可能是縣級“教育局長”

  古墓被發現後,發掘人員在現場找到一塊“母親傅氏”的墓碑。這塊石碑長寬約60厘米,上面用正楷刻有約600字的墓誌銘。由於有少部分字跡不清,暫無法看清全部內容。昨日,荊州博物館館長王明欽介紹,發現碑文後,他們查閱很多歷史記載,解開了古墓的部分秘密。

  傅氏歷經四朝,終年91歲

  據墓誌銘記載,傅氏生於1514年,死於1605年,她經歷明代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終年91歲,在當時應該是很長壽的人。同時,傅氏的祖先傅瓛(音同“環”),曾官拜明朝洪武年間松滋九郡的“左丞相”。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傅瓛明初任參知政事,協助定刑律、制禮儀,又兼詹事同知,輔教太子。

  張家為官宦之家

  墓誌銘清楚地記載了張家人的情況。傅氏的丈夫叫張宥,進士出身,他們有兩個兒子,長子張吉言,係“大寧教諭”,王明欽初步分析認為,張吉言是山西大寧縣分管教育的官員,相當於教育局長;次子張昌言,係“孝感司訓”,也是孝感管教育的官員。

  王明欽稱,他們目前正在尋找張吉言的墓碑,如果找到,將會揭開更多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