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真情時刻 >

舟曲13歲女孩:"哥,在那邊照顧好外婆"(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6日 08: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甘肅舟曲發生特大泥石流

舟曲追悼活動現場。

鳴笛聲響起。

  山河同悲,舉國哀悼。

  昨日上午10時,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者悼念活動在受災核心區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城關鎮東街村的廢墟上舉行。

  雄壯的國歌響起,全場5000余人肅立,眼噙淚花,低沉的哭聲在低空起伏,穿透人心。

  升旗儀式後,五星紅旗緩緩降下一半,國旗為人民而降。隨後,鳴笛聲響起,數千名胸戴白花的救援官兵和各界群眾為遇難同胞默哀三分鐘。

  ●那些人兒

  “從不哭”女孩兩次落淚

  哀悼會現場,13歲的志願者陳美嬌,悄悄地念了一段話,這是她連夜寫出來的悼詞。

  淚水從小姑娘的眼中奪眶而出。她説,這是災後第二次流淚。泥石流奪去了她七位親人生命,數十位同學和兩位老師也離她而去。從沒遇過死亡的她,終於打破了“從不哭的神話”。

  “假小子”要當“花木蘭”

  悼詞寫給很多人。

  外公外婆和哥哥姐姐都在那個晚上遇難,在悼詞中,她告訴哥哥説,“外公外婆也走了,找到他們後,你要把外婆照顧好,她身體不好”。

  悼詞中她告訴昔日的同窗,“還有十多個同學的遺體沒找到,你們有時間要去找”。

  鄰居李雪是她最好的朋友。當晚,李雪的爺爺從廢墟中逃了出來,但惦記還泡在泥漿中的孫女,又跑了回去。結果,一家人全沒了,陳美嬌告訴李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要好好和爺爺過日子”。

  念畢,她將悼詞燒成灰燼,撒進白龍江。

  昨天本來是去學校報到的日子,但她就讀的第一初中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復課。老師通知他們,25號再回學校打聽情況。但她一刻也不能等了,全班57個同學,聽説只剩下10多個倖存者,但誰也不能確認具體倖存名單,“開學了才知道誰沒了”。

  她説,遇難的同學大多來自農村,家境一般。開學後,她要和老師商量,以後承擔照顧這些同學家人的責任。

  1米5齣頭的陳美嬌,身材瘦弱,但卻是同學眼中的“假小子”。她敢和男生打架,摔到地上爬起來再戰;小學畢業寫同學錄,同學對她的評價是,“你是我見過唯一沒哭過的女孩”。

  這個沒哭過的女孩,最大的願望就是當一名女軍人,她有個小本,裏面除了摘抄精美句子外,還整篇抄寫了《花木蘭》,老師和爸媽都鼓勵她當一個“巾幗英雄”。

  每天步行20公里運物資

  但這一次,10天不到,她就哭了兩次。

  第一次哭是8月7日晚。泥石流來襲時,還沒睡覺的父母把她和妹妹一把從床上拉起,迅速抱到了安全地帶。

  當時停電了,坐在安全處的她嚇得腦海一片空白,突然聽到好朋友李雪喊“救命”。水位一寸寸上漲,李雪求救的聲音漸漸微弱,陳美嬌放聲痛哭,“我什麼也做不了,只能看著最好的朋友死去”。

  第二天,她緊緊跟著爸爸,去現場挖掘找人,她想親手找到好朋友。但她個子還不夠一根鐵鍬高,挖了幾下,手就起泡出血。她只好報名當了志願者。

  被分到救濟一隊後,她主要負責運輸物資(如左圖)。一箱方便麵、一箱水,她現在已經毫不費力。每天來回走七八趟,至少20公里的路,雙腳的指甲淤紫,背也有點駝。

  被同伴看出來“駝背”後,她有點不好意思,“其實以前也有點駝,本來要去看病,但洪水來了醫生都忙救災了”。

  她再三交待同伴,不能向她父母透露她的具體工作,全部要統一口徑:陳美嬌在政府大樓負責接待記者,活兒很輕鬆。

  她的志願者同伴,幾乎每人都有親人在災難中遇難。閒下來,她會安慰哥哥姐姐,“哭會費力氣,我們要留點力氣幫更多人”。

  晚上,陳美嬌和爺爺住在縣一中安置點帳篷裏。爺爺80歲了,身體也不好,陳美嬌半夜會起來給爺爺蓋上被子,災難磨礪中,13歲的她迅速成長。

  瓦礫裏挖出他的全家福

  “這張是全家福,這張是爸媽去西安旅遊的合影,這玉佩是爸爸去北京出差買的紀念品,這是媽媽還沒納完的鞋墊”,18歲的小亮(化名)清點著父母的遺物,強忍住淚水。

  默哀儀式前的幾分鐘,蘭州軍區炮兵營的戰士們從一處廢墟裏挖出一批遇難者遺物。遺物的主人是一對夫妻,丈夫是縣排水公司員工,妻子是縣醫院護士長。兩人育有一雙兒女,女兒叫慧麗,剛從西安一所大學畢業,兒子叫小亮,現在隴南陽明中學讀高二。

  炮兵營戰士清挖遇難者時,小亮就站在一旁,還沒仔細翻看遺物,默哀儀式就開始了。

  這七天,每天晚上,父母生前的音容笑貌就會在小亮的腦海裏回閃,那些回閃的影像總是不夠真切,剛剛接過父母去西安旅遊的這疊合影照片,小亮才又見到父母安詳的笑容。

  小學畢業後,小亮離開了舟曲,獨自一人去隴南讀中學,告別了依偎父母的生活。今年8月初,小亮就讀的隴南市陽明中學開學了,他離開了家,但這一去竟是生離死別。

  8月8日,小亮獲知了舟曲遭遇泥石流地質災害的消息,他急著請假回家,老師們卻不讓他走。

  讓老師扣留住小亮的,是他遠在西安讀大學的姐姐慧麗。“我姐讓老師留住我,她自己一個回到了舟曲”。人在隴南的小亮坐臥不安。幾天后,姐姐把小亮接回了家,因母親談韞被挖出廢墟了,遺體火化前,應該讓小亮見母親一面。

  回家後,小亮天天守在清挖遇難者現場,因為母親找到了,父親還下落不明。

  15位“功勳民兵”火線入黨

  “青川民兵火線入黨名單:胡立雲、左山陽、張俊、唐映強、白培剛、何揚、杜攀攀、王興軍、陳煒、趙繼銀、姜下軍、董國平、王禮辛、王光輝、韓保勇”

  昨日上午11時許,追悼儀式後,成都軍區廣元軍分區為15名青川民兵舉行了一個火線入黨儀式,五天前,正是他們從舟曲縣城關鎮北街的一處瓦礫堆裏,刨出了52歲聾啞老人劉馬姓代———從8月7日夜被泥石流掩埋到8月10日上午成功獲救,老人堅持了近60小時。

  劉馬姓代無兒無女,一人獨居於北街157號的一間兩層民宅裏。7日夜,泥石流毀掉了北街,劉馬姓代被埋在了淤泥瓦礫下。

  翌日上午,五位親戚陸續去到現場,齊力動手刨挖他。連續清挖兩天,五人幾近虛脫,向部隊求助。廣元軍分區青川民兵應急救援小分隊接下了拯救老劉的任務。憑兩年前抗震救災的經驗,奮戰近三個小時,民兵們于10日上午成功救出了劉馬姓代。

  為獎勵青川民兵應急救援小分隊此次救災期間的卓越表現,上級領導特批15名民兵火線入黨,昨日上午默哀儀式後,部隊為戰士們舉行了簡短的入黨儀式,儀式地點就定在一片斷壁殘垣的城關鎮東街上。15位戰士在黨旗前莊嚴宣誓後,又投入了遇難者清挖工作。

  ●那些地兒

  三眼峪

  國旗是唯一的亮色

  這裡,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三眼峪。三眼峪曾經是縣城最美的地方,有四五個人抱不過來的大樹,有清澈的涓涓小溪;有玩鬧嬉戲的兒童,有慈祥溫厚的老人。

  一夜間,這裡成了受災最嚴重的地方,也是舟曲百姓失去親人最多的地方。

  哀悼會在這裡舉行,給死者以最親最近的哀悼,給生者以最強最大的力量。一條黑底白字、寫著“沉痛哀悼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的橫幅在廢墟上支起,橫幅下襬滿了花圈。

  這個支架和現場所有設施,都是舟曲當地人和解放軍戰士一點一點親手佈置完成。“我們能做的不多,只能出點力氣。”災民趙吉成説。

  昨日,國旗成了現場唯一一抹亮色。五星紅旗為人民而升,也為人民而降。半空中迎風飄揚的紅旗,此刻疾力飛舞,它在傾訴著悲痛,更在傳遞著信心。

  包括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參加搶險救災的部隊幹部、戰士代表、舟曲縣幹部群眾代表和受災家屬代表、參加搶險救災的醫務人員、基礎設施維修人員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悼念活動。

  悼念活動開始前,大批救援官兵仍在廢墟上挖掘、清淤,穿著特殊防化服的防疫人員在廢墟上穿梭,噴灑藥劑,對泥石流核心災區進行防疫消殺。泥石流倖存者以及遇難者家屬蹲坐在廢墟上,期待救援者能挖出親人的遺體。

  據了解,災區附近的藏傳佛教寺院拉卜楞寺和黑峪寺也將為罹難者舉行法會,誦經超度。舟曲縣隸屬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藏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34%。

  月圓村

  哭聲中多了一份堅強

  月圓村,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一個曾經秀美的村莊,卻成了此次泥石流重災區。

  7天前的那個夜晚,山洪裹挾著泥沙和巨石,瞬間將這個村莊吞沒。全村200余戶、700多名居民,只有60余人倖存。月圓村的黨支部書記何金朝,在這場泥石流災害中罹難。村長何新朝受重傷,目前已轉移到天水醫治。

  災後,月圓村僅存的人在廢墟上,推選出兩個“80後”新任領導———新任村支書尚方方,今年25歲;代理村長何建舟,30歲。臨危受命,兩名年輕人帶領倖存者,蹣跚著修補逝去的殘破生活,堅強地走出一條光明新路。

  村裏很多人希望能在原址重建,但整條溝道被厚達幾十米的泥沙、亂石覆蓋,重建的難度極大。未來的路,並不平坦,但卻不影響他們站起來的信心。

  昨日的哀悼會現場,月圓村民哭聲中多了一份堅強,少了一份無助。

  “活著的人還要好好活著……”月圓村村民何金洪悄悄地摟著身旁人的肩。很快,大家心手相連,十指相扣,堅強在人群中傳遞。

  灑下的眼淚,既為死者而流,也為自己而流。前方的路,還得自己走。“困難很多,任務很重。”雖然有困難,但舟曲人對重建家園充滿信心,“全國人民都在支援舟曲,沒有什麼困難不能戰勝。”這一刻,災區人民心裏有安慰,身後有依靠。

  舟曲武警王偉轉移嫌犯過程中,錯過妻子最後求救電話,恩愛夫妻從此陰陽相隔;

  公安民警馮青林慘喪愛女,簡單料理完女兒後事,又主動加入到救災一線參與救援;

  在大批救災部隊到來之前,縣人武部工作人員解救轉移被困群眾1000余人,挖出遇難者遺體40多具,成為搶險救災最初階段舉足輕重的一支突擊力量;

  ……

  災難中,舟曲人表現出的堅強,讓人震撼,更讓人看到無窮的希望。

  沉重的默哀過後,舟曲縣委書記范武德致悼詞,“龍江流淚,翠峰無言,天人同悲,舉國共殤。公元2010年8月8日淩晨,一場巨大的災難從天而降。瞬間,美麗的泉城舟曲變得滿目瘡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與世長辭。”

  化悲痛為力量,化哀傷為堅強。舟曲不倒,翠峰長青。願逝者安息,生者安康,天佑舟曲,縣富民強。

  ●記者手記

  為了忘卻的紀念

  清晨,楊敬德早早起床了,換上唯一一套乾淨的衣服,步行到縣城城關鎮東街村。家人在災難中遇難,就在這個地方,他用手挖了整整四天,終於找到所有家人遺體。

  8點40分,不遠處的堰塞湖又傳來爆炸聲。為了舟曲的安全,戰士們仍在奮戰,看著周圍一張張既陌生又熟悉的臉孔,楊敬德淚如雨下。

  災後一週,他失去了親人的愛,流下數不清的淚水,同時得到了一雙又一雙援助之手,一句又一句溫暖問候。

  10點,追悼儀式開始。

  國旗低垂,江河嗚咽。警笛長鳴起來,痛徹心扉的傷,結痂沉積在每個人胸口。

  那個晚上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家人遇難、樓房被毀,一切在這一天被再次銘記,為了忘卻,更為了紀念。

  這一刻,祖國西北這座被譽為“藏鄉江南”的小縣城,成為全中國的焦點。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哀思在白龍江畔縈繞。

  這一天,我們哀悼逝去的生命,死者安息,生者前行。

  追悼儀式現場,楊敬德和老鄉在白紙寫上“遇難鄉親安息”,將胸口的白花點燃,灰燼撒入白龍江面。對遇難的同胞,他們能做的不多,卻已付出所有努力。

  國旗為人民而降,軍禮為人民而敬,眼淚為人民而灑。腳下的泥土依然鬆軟,前方的道路卻越走越硬。災後舟曲,已挺起腰桿,慢慢地站了起來。

  日子在悲傷縈繞過後,被推著翻新了。老舟曲,那個埋葬親人的家園已去了。新舟曲,昨日迎來了災後第14個新生命。充滿希望的嬰兒啼哭,就像他誕生的這片土地一樣,孕育誕生了希望和信心。

  災後舟曲,裊裊炊煙再次升起,孩子們拿到了開學用的新書,老人們領到了禦寒的秋被,繁忙的縣城,逐漸有了生氣。越是風雨越要飛翔,越到最後越要堅強。

  哀悼,不是結束,是為了忘卻的紀念,是新的開始。

  哀悼,給死者以尊嚴,給生者以寄託。從此,舟曲將大步向前,新家園,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