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農村留守兒童缺乏親情 八成父母一年僅回家一次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3日 10: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社會轉型期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十分棘手的社會問題,當前,政府和社會輿論都在關心農民工流動子女在城裏就學的問題,但更大一個弱勢群體———農民工留守子女在農村的生活學習和安全健康等狀況又如何呢?為此,筆者對地處蘇北農村留守子女進行了專題調研。

  留守兒童生存現狀不容樂觀

  子女親情需求嚴重缺失。由於常年在外忙於打工,農民工平時回家次數很少,經調查顯示,其中一年內僅在春節回來的佔82.3%,還有17.7%兩到三年才回來一次。由於長期的分離和缺乏聯絡及溝通,使得親子關係會出現障礙,親情關係缺失對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人格發育帶來了嚴重後果。

  學習狀況不容樂觀。留守子女和監護人對待讀書和教育的認識大都比較積極。但是,留守子女實際學習情況不容樂觀。農村父母文化程度小學學歷或初中居多,很難輔導子女功課,因此,他們的職責主要在於監督子女學習,並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自控力,監護人本身態度和能力減弱了原有的家庭監督作用,再加上孩子自身心理存在問題干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子女自控力的形成。

  監護環境令人擔憂。留守家庭中大多是由爺爺奶奶等隔代親人照看,隔代監護成留守子女主要的監護方式。儘管隔代親人也願意照顧留守子女,但是由於體力、知識等原因,很多隔代監護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調查中不少親戚也表示“不樂意但沒辦法”或“無所謂只要父母給錢”,可見他們對待孩子的態度相當冷漠,大多礙于情面而照顧。

  在教育態度方面,嚴重缺乏良好的家教氛圍,無論是爺爺奶奶還是親戚,對孩子大多只局限于吃飽穿暖之類的淺層關懷,非但難以盡到對孩子的教育責任,反而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産生消極影響。因為爺爺奶奶對孫輩一般都比較溺愛,總是儘量滿足他們的物質要求,容易使孩子性格放縱,不服管教;而親戚僅僅希望維持留守子女的生活,能有所交待就可以了,因此也是疏于管教。甚至有些孩子還産生了“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孤僻內向、膽小怕事的性格特徵。

  安全健康隱患凸現。眾所週知,農村社會治安狀況比較複雜,安全隱患諸多。對留守子女來講,安全、法律和生理、飲食健康等方面知識是他們安全防範以及保護自我健康的重要手段,但對留守子女調查結果中顯示他們嚴重匱乏該類知識。農村思想觀念比較保守,安全健康觀念非常淡漠,對生理知識方面難以啟齒。這些因素導致了留守子女安全健康知識處於真空狀態。由於留守子女缺乏防範生活隱患的武器,在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中,必然會面臨著很大的危機。特別是每年的暑假期間,由於監護人對孩子監護不力,致使孩子出現溺水或突發事故死亡的事件經常發生,嚴重威脅著留守子女的健康安全。

  教育網絡缺失,教育理念落後。孩子的健康成長問題歸根結底還是教育的問題。教育本身是一個網絡的概念,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我國農村這三方面的教育都比較薄弱,這也是留守子女教育狀況每況愈下的重要原因。留守子女本身缺乏家庭教育,而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也沒有給予相應補充。儘管學校是直接面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實施單位,但是受經濟狀況、教育觀念及農村基層教師資源缺乏等因素影響,全方面教育效果甚微。再加上有的鄉村學校應試性過強,片面強調升學率,而忽略對學生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質以及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留守子女甚至連傾訴的渠道都沒有,更加孤立無助。

  對策與思考

  今天的留守子女問題就是明天的農村社會問題,但也是一個很綜合、很複雜的教育問題,並非憑藉某單一主體在短期內就可以解決的,必須依賴監護人、外出父母,依靠政府、學校以及社會組織之間的緊密協作和長期不懈的努力。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對策思考:加大政策調整力度,妥善解決農民工子女就地入學問題。鋻於父母在兒童成長中無可替代的作用,以及隔代監護和親戚監護的種種局限,因此政府應進一步加大政策調整力度,設法解決農民工流動子女受教育問題,通過修改戶籍、借讀等方面的歧視政策,減免現有學校對民工子女徵收的額外費用以及降低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創建門檻,最終使子女能夠隨父母一起在外生活,並在城市享受優質的教育環境和資源,實現最優的家庭教育模式。

  健全親子關係,滿足子女親情需求。良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形成對社會安全、信任的基本態度,這對孩子一生的發展都是有益的。因此要通過大力宣傳使父母轉變觀念,改變那種“只要給孩子留下更多的錢,讓孩子有條件接受更高的教育,就是對孩子負責,也是自己辛苦打工價值的體現”的片面觀念,要充分重視子女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發展。即使沒有能力將孩子帶到城市,也應固定一位專門負責他們的學習與生活,以保持親子關係的存在與完整。當兩人都出去時則要改變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方式。具體説來,就是要提高溝通頻率,最好做到每個星期或至少半個月交流一次,並在溝通內容不僅僅談學習,也要關注他們的道德發展和精神需求。所有這些努力都可以實現情感補償,儘量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

  創新家長學校模式,拓寬關愛平臺。為提高留守兒童代理監護人的家教意識和水平,以隔代家長學校、“代家長”學校為平臺,不斷提升對祖輩等臨時監護人的素質教育,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理性地開展家庭教育;同時,抓住節假日及農忙季節外出務工人員大量返鄉的時機,召開“留守兒童”家長會、親子家長會,幫助家長轉變觀念,增強家長的監護人意識,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同時建立和完善農村社區教育和監護體系。可以充分利用黨政機關的富餘人員以及中小學退休教師,在留守小孩較為集中的鄉村建立一些青少年、兒童活動中心作為社會教育基地,培養孩子自信、自強和合作的人生態度。

  開闢家校聯絡新途徑,豐富實踐活動形式。以學校和村委會為單位,定期向留守兒童父母寄發書信,讓在外務工的父母能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開通“師長電話”,讓外出務工家長隨時與老師取得聯絡;同時規範開展家訪、家長座談、家長會等活動,積極探索學校與家庭聯絡的有效模式,努力營造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充分挖掘親子交流新渠道。通過開設“親子郵路”、“親情熱線”,讓外出務工家長定期與子女通信、通電話;通過組織部分留守兒童到外地探望打工父母、愛心電話亭等聯絡形式,鋪架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情感溝通的橋梁,讓孩子們感受父母艱辛,消除情感隔閡,增強自立自強意識。

  加強教育陣地建設,建立和完善農村社區監護體系。加速推進融文化、科技、藝術和信息技術于一身的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建設,定期組織集教育性、知識性為一體的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動;另以烈士陵園、歷史博物館、文化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場所為教育實踐基地,不斷加深留守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懷,豐富充實“留守兒童”的閒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