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名人明星 >

"廣州媳婦"鄧亞萍為亞運支招(圖)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1日 08: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廣州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廣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

  鄧亞萍是  鄧亞萍的丈夫林志剛從小在廣州長大,是原國家乒乓球男隊主力、廣東隊乒乓球球員,曾獲得過第三屆世界盃乒乓球比賽男團冠軍。兩人2004年登記結婚,2006年喜得貴子林瀚銘。(資料圖片)

穿上亞運志願者服裝的鄧亞萍笑得很開心。

  從“乒乓女皇”到北京團市委副書記 從北京奧運村新聞發言人到廣州亞運志願者

  廣州日報攜手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聯合推出亞運名人面對面

  她是家喻戶曉、叱吒風雲的“乒乓女皇”;她在運動生涯的巔峰選擇從頭開始,在新的領域再次證明自己。北京奧運會上,她以熱情、幹練、機智的形象成為奧運村新聞發言人,而如今,履職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一年多的鄧亞萍又準確地把握著自己的新角色:分管志願服務工作的她成了交流奧運經驗的“空中飛人”,而“志願者”自然也成為了她言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

  鄧亞萍説,20年前,自己以運動員的身份參加北京亞運會,20年後,又以亞運會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廣州亞運會,時空荏苒,這樣的經歷彌足珍貴。

  文/記者楊明、譚秋明 通訊員王健、吳楚斌

  圖/記者顧展旭

  20年前看比賽要組織觀眾

  廣州日報:廣州亞運會的場館已經陸續交付,對於場館運行及賽會籌備你有何建議?

  鄧亞萍:我知道亞組委專門成立了亞運村運行團隊,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孔少瓊任亞運村的村長,她曾帶整個亞運村的運行團隊負責人到北京了解奧運村的運作情況,亞運村跟奧運村不同,不光是運動員居住,還有場館,是比較大的概念,運作相對來説更複雜一些。

  談比賽成績

  中國人對輸贏承受力提高了

  廣州日報:你曾經説過,20年前的北京亞運會,讓世人認識你。20年後,亞運會再次回到中國,你對廣州亞運會有什麼期待?

  鄧亞萍:20年前我參加亞運會是以運動員的身份,20年後,我是以一個志願者的身份參與亞運會的工作。從志願者服務的角度來説,20年前還屬於“群眾工作”,那時更多是組織觀眾,連看比賽都要組織。而現在,志願者參與亞運的賽會和社會服務都是自發的,這充分體現了20年中國的巨大進步。

  廣州日報:從國家體育實力及國民對重大體育賽事的心態來説,有什麼樣的變化?

  鄧亞萍:現在中國人對比賽成績的評價更成熟,對輸贏的承受力提高了。我們要更多地關注運動員在場上的拼搏精神,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到成績上。

  談志願服務

  不僅僅是提供美麗的微笑

  廣州日報:廣州亞運會應該如何更好地展示廣州人的精神?

  鄧亞萍:志願者不僅僅是提供非常美麗的微笑,要提供有用的知識和信息,比如遊客希望到某場館觀賽,你就告訴他相關的信息,他會很高興的。最重要的是要增強自己對這個城市的了解,對整個亞運賽事的了解,展示形象很重要,提供有用的信息更重要。

  8090後同事讓我有無限信心

  廣州日報:去年4月你開始就職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對自己的工作如何評價?

  鄧亞萍:自我評價不如別人的評價。從事青年工作,讓我可以更好地了解青年的思想和活躍的思維方式,讓我有無限的信心,有這麼多80後、90後的年輕人,他們這麼優秀,我相信中國會越來越好。

  廣州日報:你跟80後、90後一起工作時,喜歡他們稱呼你鄧書記還是亞萍書記,萍姐?

  鄧亞萍:稱呼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真正建立起朋友間的友誼。就像我的格言——實力是贏得別人尊重的唯一法寶,不管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這個工作崗位中是否稱職,是否超出別人的想象,才決定你能否贏得別人的尊重。

  談志願事業

  志願服務創造巨大經濟價值

  廣州日報:如何發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志願者隊伍?

  鄧亞萍:廣州報名亞運賽會志願者的人數突破90萬,非常踴躍,我們要保護好志願者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要告訴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很辛苦,要做好準備。

  廣州日報:你曾提出“志願者不但為社會發展奉獻精神動力,也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價值”。

  鄧亞萍:我們研究奧運成果轉化的過程中,為170萬志願者計算了服務小時數,大概一共2億個小時,按照2008年國家社會保障部提供的北京人均每小時21元的生産值算,最終為奧組委節省42億元人民幣。但我們不是為了節約資金而用志願者,志願者絕不是廉價勞動力,志願精神至高無上。

  談廣州印象

  變化非常大感覺更加親切

  廣州日報:你是“廣州媳婦”,肯定多次來過廣州,這次對廣州有什麼最新的印象?

  鄧亞萍:感覺廣州的變化非常大,城市的變化很大,我想因為亞運的關係,廣州在大力改善城市面貌,特別是交通比以前好了很多。這次因為身份不同,我是廣州亞運第33號註冊志願者,又是代表北京團市委與廣州團市委進行工作交流,從工作層面看廣州感到更加親切。沒來廣州有一段時間了,這次來有了全新的認識。

  談家庭生活

  “空中飛人”難與家人歡聚

  廣州日報:你的人生經歷對於其他運動員選擇退役後的道路有什麼啟示?

  鄧亞萍:人生選擇各不同,目標也不一樣,我能夠走到今天,也可以説有很多的機遇和挑戰,自己的付出和別人的幫助加起來,才有了今天的機會。對於很多退役的運動員來講,更重要的是退役後繼續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水平,更好地融入社會。使得自己的人生不光是體育方面精彩,其他方面都很精彩,都同樣能為國家、社會、老百姓做一些事情,這樣生活的意義將更大。

  廣州日報:目前的角色是否有更多的時間與家人一起享受生活?

  鄧亞萍:時間不是很多,人一直在忙。沒有想到共青團的工作這麼繁忙,但是很充實。

  廣州日報:那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也很少?

  鄧亞萍:很多方面不能兩全,有得必有失。

  廣州日報:有沒有考慮以後讓孩子從事乒乓球運動?

  鄧亞萍:隨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