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彭定安:文化是一個國家客廳裏的字畫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7日 15: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光明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繁榮社會主義文化

  今年82歲的彭定安以前是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出版有《魯迅評傳》、《魯迅思想論稿》、《美的蹤跡》等一系列學術著作,是海內外知名的學者。然而,與記者交談時,老先生似乎並不喜歡“學者”這一稱呼,更願意用“學習者”來形容自己。這幾天,他認真研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集體學習》的報道,感到非常振奮。他説,實現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三位一體的國家工程、社會工程和歷史重任,胡錦濤總書記在這個時候提出“順應時代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順其勢,應其時。

  文學藝術存在“黃鐘冷寂,瓦釜雷鳴”問題

  彭定安説:現今社會,國民文化心態、文化—心理結構存在嚴重物質化、個體化傾向。在物質和精神上,重物質、輕精神;在科技與人文上,重科技,輕人文;在群體和個體上,重個體,輕群體。只重實際、實惠、物質的問題,忽視、輕視文化和精神;追求金錢積累、物質享受、感官刺激,講求實在、實利、實惠,缺乏康德所説的對“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的仰望和自省。

  表現在文學藝術上以至文化領域,存在“黃鐘冷寂,瓦釜雷鳴”問題。幾億之眾饑不擇食的農民、農民工和普通市民涌入文化領域、文化市場,他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接受美學上所説的“期待視野”與“接受屏幕”都是低層次甚至低俗的。他們用“看不見的手”,掌控著文化市場,對高素質、高文化含量的作品、對高雅文藝不買賬。加之受到市場大潮及國外不良文化潮流的衝擊,一些人只滿足感官刺激、搞笑、戲説,屬於文學藝術本質特性的“三大精魂”:使命感,人文關懷,良知激情,被輕忽、被譏刺、遭反對。這使文學藝術作品失去思想力量,失去“生活的教科書”和培育國民精神的力量。

  盲目崇拜GDP導致文化受冷落

  分析這種文化態勢與國民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彭定安研究員認為,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經濟發展很熱,而文化發展相對來説頗冷。文化與經濟的發展不平衡、不“配套”,經濟資源與文化資源的配置不合理。這不僅影響了文化的發展,而且抑制、延緩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使它們的發展缺乏質量,缺乏後勁。彭定安研究員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官場中以GDP論英雄是個通病,輕視文化,認為文化“遠水不解近渴”甚至“文化無用”的不在少數。

  GDP是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和政績,帶來財富和升遷。但是,GDP首要的問題是質量重於數量。彭定安研究員舉例説,歷史上GDP低的國家打敗GDP高的國家並不鮮見,比如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打敗了大清帝國,就證明了GDP質量的重要意義。而GDP的技術含量、文化含量與文化質地,又是它的質量的決定性元素。

  彭定安説:文化是經濟的養育系統。尤其是在信息時代、網絡文化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文化已經從經濟—社會發展的跟跑角色成為領跑力量。經濟—社會發展的競賽,實質上是人的文化素質的競賽。因此,文化的發展,不僅必須與經濟的發展相匹配,構成相對應機制,而且,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甚至超前地發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