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天地之中”建築群申遺成功 少林寺稱不會漲價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2日 05: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8月1日零時,在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作為我國今年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少林寺方丈稱門票不會漲價。

  ■慶祝申遺

  慶祝大會在鄭州舉行

  8月1日上午,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成功慶祝大會在鄭州市鄭東新區和登封兩地分別舉行。

  8月1日零時,在第34屆世界遺産大會上,作為我國今年唯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河南省繼龍門石窟、安陽殷墟之後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産,也是中國第39處世界遺産。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的內容主要有8處11項,包括觀星臺、中嶽廟、太室闕、啟母闕、少室闕、會善寺、嵩陽書院、嵩嶽寺塔、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等。其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上下兩千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首次為申遺成功發行郵票

  8月1日上午,中國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報世界遺産成功郵票首發儀式在鄭州新區河南藝術中心廣場舉行。這是中國郵政首次為申遺成功而發行郵票。

  本次慶祝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成功共發行六種郵品,其中包括《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申遺成功個性化郵票一版,該版郵票共八枚,主圖為中國文化遺産標誌性圖案“太陽神鳥”,附圖和邊飾展現8處11項經典建築,彰顯了嵩山歷史建築群的恢宏氣勢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次還發行了嵩山純金郵票、紀念封、中外郵票薈萃、以登封歷史建築群為主題的連體極限明信片以及我國著名山水畫家、中國郵票設計家李德福創作的《嵩嶽秋高圖》等郵品。

  ■驗收評估

  “天地之中”無與倫比

  受世界遺産委員會的委託,澳大利亞文化遺産專家茱麗葉拉姆齊評估驗收“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經過3天細緻入微的考察,她説,“天地之中”的價值無可挑剔,是目前所知最好的人類文化遺産之一,並欣然留言:“‘天地之中’無與倫比。”

  “在考察中我認識了‘中’字,少林寺、觀星臺、中嶽廟、嵩陽書院的碑刻上總是出現這個字。”她説,“這些充分説明了一個民族在人文方面對嵩山天地之中的崇拜和認可。”

  眾多人類優秀文化遺産緣何匯聚嵩山?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長宮嵩濤解釋説,根據中國古代天文學理論,登封嵩山是天地的中心,中國早期王朝將這裡作為建都之地,以象徵皇權神授。據統計,從周武王開始至清代末年,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

  他説,以“天地之中”理念為動力,中國古代禮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熱衷於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歷代禮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築類型的代表作品匯聚於此並得到了真實保留,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申遺歷史

  材料不足暫緩一年

  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在會場上説,2009年中國在申報“天地之中”時,因材料不足被大會暫緩,而今年中方有效地解釋了“天地之中”與中國古代天文概念和至高無上的皇權的相互作用,以及對這一地區的歷史建築、宗教、藝術的綜合影響,得到了世界遺産委員會專家的一致認可,最終申遺成功。

  本版據新華社電

  嵩陽書院詮釋儒家教育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嵩陽書院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築性質,而被專家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築、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

  宋理學發源地

  嵩陽書院是我國創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始建於北魏,經歷代重修,目前書院保持了清代建築佈局,中軸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院,中軸線兩側有配房和西院敬義齋等,共有古建築25座108間。

  由於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嵩陽書院聲名大振,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

  北方書院建築代表

  嵩陽書院建築是中國北方書院建築的代表和樣板,通過建築反映了儒家之道。它以講堂為中心,前祠後樓,體現了儒家講學、藏書、供祭“三大事業”的主體地位。建築群佈局嚴謹,反映了“禮樂相成”的儒家思想,從總體建築格局到每座單體建築,都遵循綱常禮教的秩序。

  書院保存下來的文物很多,最著名的是兩株漢封將軍柏和9米多高的大唐碑,人稱“稀世寶”。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遊嵩嶽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目前仍然存活的“大將軍柏”“二將軍柏”,其樹齡都在4500年以上,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樹木之一。

  觀星臺見證嵩山“天地之中”

  在“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中,觀星臺以其獨特價值在世界科技史、建築史上佔據重要地位,也是登封嵩山作為“天地之中”的重要歷史見證。

  最古老天文臺

  著名古建築專家張家泰説,基於農牧業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天文學很早便發生和發展起來,歷史上涌現出一些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們為了得到精確的天文數據,不斷地改進測量日景的儀器。元朝至元年間在河南嵩山古陽城修建的觀星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建築之一,是具有世界性價值的科技建築。

  天地之中學説

  張家泰説,據文獻記載,最早在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037年)的時候,周公意欲遷都洛陽,但遇到了各種勢力的強烈反對,於是決定測日影定“地中”,為遷都洛陽尋找天象根據。

  周公認為,8尺的圭表,夏至日正午時分在太陽下的影子為1尺5寸,便是“地中”。歷經測量,他在登封告成鎮找到了“地中”,創立了“天地之中”學説,此後千年,無人質疑。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太史監南宮説倣周公土圭舊制,建成了目前依然保存完好的石圭、石表式的周公測景臺。

  中華文明的核心

  距測景臺不遠的觀星臺,建於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郭守敬通過在觀星臺的實地觀測,于至元十七年編制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歷》,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曆僅相差26秒,創制時間卻早了300年。中國古代禮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熱衷於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

  張家泰説,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充分驗證了“天地之中”的信仰,代表著世界天文史上最傑出的成就之一,多位國外專家考察後為之驚嘆,認為這是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整的科技實物。

  少林寺門票將不會漲價

  針對最近網絡上關於申遺成功後少林寺門票會不會漲價的擔心,少林寺方丈釋永信明確表示説,目前沒有聽説有漲價的計劃,保證讓大家來得起、看得起。

  釋永信説,少林寺建築群進入世界文化遺産,是對少林文化的肯定,有利於促進少林寺建築群的保護及其所在文化空間環境的改善,有利於恢復“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的原生態環境,同時對少林文化向世界的傳播和弘揚也會更加有利。

  期待少林功夫儘早申報遺産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少林功夫發源地,近年來更是因為少林功夫在全球的廣泛傳播而享譽海內外,堪稱東亞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佛教聖地。

  儘管此次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只是少林寺的歷史建築,跟少林功夫毫無關係,但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對少林功夫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充滿期待,希望能早日申報,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