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女大學生支教被砸致死續 骨灰回鄉萬人迎接(圖)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05: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報業網-揚子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懷抱女兒遺像,趙松高悲痛欲絕

靈車駛過街頭,人們肅立迎接

  依然是披肩的秀髮、恬淡的笑容、清秀的面龐,一如揮手告別鄉親去上學時的乖巧和純真,但昨天,如皋眾多鄉親心中所有對趙小亭的美好印象,全都化成一張薄薄的遺照,雖然面前的“小亭”依然在微笑,卻已陰陽兩隔,讓人肝腸寸斷。昨天下午5時30分,在貴州支教遇難的如皋籍大學生趙小亭,終於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再次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家中。家鄉也以最高規格來迎接這名從如皋走出去的優秀青年志願者,萬餘名群眾自發聚集在高速公路出口、在小亭的母校、在村口、在街頭,迎接這位光榮的如皋女兒魂歸故里……

  “女兒,我們一起回家了”

  28日下午2點13分,長途奔襲28個小時的K112次列車,終於緩緩地停靠在上海火車南站7號站臺,車門開啟,趙松高、陳建華夫婦分別手捧女兒遺像和用紅布包裹的骨灰,痛哭著緩緩地走下列車,“女兒,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回家了,”趙松高喃喃地説。記者看到,雖然夫妻兩人才40歲出頭,但遭此打擊,走路已步履蹣跚,明顯蒼老了許多。

  在從上海回如皋的靈車上,已哭腫眼睛的趙松高緊緊地抱著女兒的骨灰,而媽媽陳建華則木訥地看著窗外,一直無語。曾經,女兒小亭考上武漢大學,是幾輩子務農的趙家人最大的驕傲。小亭告訴爸媽,等她畢業了,要到大城市工作,還要買房買車,到時不再讓爸媽種地打工了,接他們到大城市去享享福。此刻,窗外就是繁華富庶、車水馬龍的大都市街頭,他們的愛女卻已化為一捧冰涼的骨灰。女兒的孝順言猶在耳,但一家人生死已別,怎能不讓夫妻倆悲痛欲絕?

  因為20多個小時的長途顛簸,赴上海迎接的人員給小亭父母準備了熱騰騰的水餃,但夫妻倆用筷子夾起一隻水餃放在嘴裏,剛嚼幾口,又突然淚流滿面、痛哭不止。連續幾天的煎熬,從不抽煙的趙松高只能靠連續抽煙來緩解內心的痛楚,而陳建華頭上的白髮,卻忽然冒出許多。

  趙松高將小亭的骨灰放在雙腿上,雙手環抱,似乎再怕女兒從自己身邊溜走,靈車的每一次顛簸,他都要緊緊地抱住女兒的骨灰。偶爾,他又低頭深情地注視著“女兒”,説上幾句心裏話。

  趙松高告訴記者,從今年正月十六女兒離開家到武漢上學,他再也沒有見過女兒。暑假前,他打電話給小亭説“爸爸想你了,快回家吧。”小亭卻説,自己要去貴州山區支教,“她説自己是學生幹部,不能拖後腿。”趙松高説。其實,已半年沒回家的小亭也很想家,她經常給爸爸發短信,只有幾個字“想家,嗚…”、“想爸爸…想媽媽…想奶奶”。本來小亭打算7月30號從貴州返回武漢再回家的,就在出事前一天,趙松高還給女兒打了400元路費,讓小亭定回程的車票。但沒想到,這次小亭的回家路,竟是如此悲情。

  “小亭,你是天堂最美的葵花”

  “接如皋女兒小亭回家”、“小亭一路走好,你是天堂最美的葵花”……當靈車車隊駛下高速,記者看到,聚集在這裡等候的群眾已有四五千人,其中大部分人是看到相關報道後自發前來的。由於火車晚點,事先得到消息的市民早早就趕到了現場。

  “來了,來了!”下午5點30分,在警車開道下,載著小亭骨灰的靈車緩緩駛出高速出口,靈車在人群處緩緩停下。車門被拉開後,趙松高懷抱女兒小亭的骨灰下了車,身後跟著妻子陳建華。見路兩側這麼多陌生人,淚流滿面的趙松高,哭著對“懷中的女兒”説:“小亭,你看這麼好心人接你回家來了。你做了那麼多好事,你走得光榮。”聽到小亭爸爸這一聲和女兒的“對話”,周圍幾位市民流下了熱淚。

  路過小亭的母校如皋中學時,靈車減慢了速度,校門前站滿了手拿白花、等待小亭的同學、校友。靈車緩緩經過時,不少女生捂著臉痛哭失聲;江蘇元升集團是小亭媽媽陳建華的工作單位,靈車到達該單位門口時,馬路兩側早就聚集了上千名等候的群眾。見到靈車以及幾乎虛脫的陳建華,幾名女同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任淚水涌出。

  昨天下午,南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小平,南通市副市長、如皋市委書記陳惠娟專門來到小亭家表示哀悼。陳惠娟告訴記者,小亭是如皋這座“愛心城市”培養的“愛心之花”,如皋市委、市政府決定追授小亭如皋“愛心大使”的榮譽。

  痛悼逝去的生命

  “總感覺她沒走,還會回來”

  昨天早上7點,如皋市委市政府派出的車隊就開始出發,前往上海迎接小亭的骨灰。記者看到,小亭曾經的高中同學秦卉、薛敏媛等人,臉緊貼著車窗,沉默不語。家住如皋鄉下的秦卉,當天5點半就起床趕到了如皋,前去迎接曾經最親密的同學和同桌小亭。當天早上,她特地挑選了一雙白色的涼鞋。

  “總感覺她沒走,還會回來。”秦卉説,她高二、高三時和小亭一直是同桌,坐在教室第二排,還住同一個宿舍。兩年親密無間的友情讓她和小亭産生了許多默契。就連高考後填報志願,兩人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電氣工程專業,在各自的學校,所在班級也都是電氣工程(4)班。“以前,我總是説要去武漢看她,她也總説到合肥來看我,但都因學習緊張沒有去成。總感覺機會多的是,她卻走得這麼早……”説到這裡,秦卉再也説不下去了。

  在秦卉眼中,小亭對學習並不是別人所認為的那樣刻苦和用功,而是經常偷懶,但她天生聰穎、對學習很有靈性,所以成績也不錯。上高中那會,因為經常睡眠不足,小亭上課時就找機會打瞌睡,便讓秦卉給她打掩護。有時被老師發現,還免不了遭點名批評。

  小女生之間也會偶爾鬧一些彆扭,但秦卉説,兩人的矛盾從不會過夜,一般上完一堂課就又和好如初。雖然兩人不在同一個城市上學,見面機會少了,但每當放假見面,毫無生疏感。性格活潑的小亭每次見到秦卉總是熱情地拉起她的手,嘰嘰喳喳説個不停。

  前去上海迎接小亭骨灰的同學們,還精心準備了一束清香的菊花,21枝潔白淡雅的菊花正在怒放,正如小亭21年的人生,人生平凡但生命熱情如火。

  “現在我們只好每年來看你了”

  小亭的靈堂設在村部三樓350平方米的會議大廳,四週擺滿了花圈,正前方是小亭一張青春笑容的遺照,數千名市民也爭相涌向小亭的靈堂。6時許,當趙松高踏進靈堂時,小亭67歲的外婆一步上前,手捧著小亭的骨灰號啕大哭。整個靈堂頓時淚雨紛飛,哭聲一片。小亭的母親幾近昏厥。

  小亭外婆告訴記者,她最後一次見小亭是今年大年初八,小亭專門騎了一輛電動車到她家。“知道我有糖尿病,不能吃甜東西,她就買了燒餅,還説,等她有錢了,要買最好的藥給我吃,”外婆説起小亭眼淚又流了出來。那天,她專門把小亭送出了家門好遠好遠。臨走,小亭還答應放暑假來看她。

  小亭的舅舅陳傳平,在當地開了一家仲介機構,在家族裏是個能人,小亭生前有什麼事情也愛和他商量。此次,轉道上海到貴州接小亭回家,幾乎都是陳傳平拿的主意。在靈堂的中央,陳傳平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小亭去貴州支教,事先是和他商量的。小亭意外遇難後,他痛不欲生,眼淚幾乎流幹了。返鄉後,他看到數不清的陌生群眾自發站在路邊接小亭回家,非常感動,感到小亭以這樣的方式“走”,值了!

  記者注意到,在向小亭遺照告別時,一名小夥子一邊哭,一邊似乎在“責備”著小亭什麼。原來,該小夥子是小亭的初中校友,名叫紀波,現在江蘇科技大學。紀波向記者哭訴道,儘管他和小亭沒有同班過,但由於家靠近,他倆經常同去學校,一同被抽在強化班學習,還一起在學校食堂吃飯。這個暑假,在小亭去貴州支教的前一天晚上,他們還在網上聊了天,當時他和女朋友鬧彆扭,小亭還在網上勸他“要和女朋友好好在一起”,誰知,數日後竟得到小亭遇難的噩耗。想起當年,他們一幫男生和小亭一同在食堂吃飯,他們憑藉身體優勢每次搶在前面,將共同菜盆裏的肉絲揀光而讓小亭只能吃蔬菜的情景,他便後悔不已。他剛才向小亭告別時和小亭“説”的是:“你説好我們每年聚會一次的,現在我們只好每年來看你了。”

  王國柱 郭小川 李根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