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紫金礦業污染事件追蹤:一業獨大是否帶來監管難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16日 05: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福建省紫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73”污水滲漏事件,至今已過去10多天。在過去幾天的採訪中,記者看到,受污染和影響最重的上杭縣下都鄉南蛇渡網箱養殖區,往常繁忙的養殖景象已不復存在,174個養殖戶尚留在江邊的網箱內都已一片空空。儘管目前縣環保部門每天公佈的監測水質數據,都已基本恢復正常,但“何時才能再養魚”的疑問,仍然停留在當地養魚群眾心中,久久不能散去。而此次滲漏事件,也再次加重了當地群眾對紫金企業多年來一直難以消除的疑慮。

  從13日以來,記者兩度走訪紫金礦業、三下汀江上下游養殖區,先後獨家採訪了紫金集團董事長陳景河和上杭縣委書記賴繼秋,在一步步的事實調查與還原中,各種疑問的陰雲,正在慢慢撥開。

  “環保第一”為何屢陷“污染質疑”?

  陳景河告訴記者:事實上,紫金之所以能在短短17年間快速發展成國內最大的資源企業之一,就是因為他們的“環保品牌”。“安全至上、環保第一”一直是紫金的企業理念。僅去年一年,紫金公司就在安全生産和環保方面累計投入3.77億元。2009年,福建紫金山金礦廢水及其中COD、總氰化物、總銅及廢氣中SO2的排放量同比下降35%、31%、87%、7.3%和15.35%;而萬元産值廢水排放量、COD排放量、SO2排放量均優於全國及福建省總體水平。其中新疆和貴州的兩個項目,還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2007至2009年三年中,紫金礦業億元生産總值生産安全事故死亡率,也都遠遠低於全國及福建省水平。

  據上杭縣環保局監測來看,汀江上杭段水質,多年來在大部分時期多是達到Ⅱ類—Ⅲ類標準,甚至沒有查出超標過氰化物。這一數據,似乎也印證了上面的説法。

  然而有關紫金公司“有意”、“偷偷”、“放縱”排污的信息和質疑,這幾年在上杭縣卻屢聞不絕,包括“從不敢喝上杭自來水”等説法,在當地也尤其盛行。

  對此次“73”滲漏事件,陳景河表示,這的確是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環保事故。事件發生後,紫金礦業雖全力補救,但由於造成網箱養魚大量死亡的觸目驚心場面,更加之推遲了9天才向社會公報,紫金已經把自己推向了社會各界異口同聲的質疑之中。

  在記者調查中,這些質疑也並非沒有原因。記者從縣裏了解到:就在“73”滲漏事件發生之前的6月23日,汀江下游養魚戶就向當地政府報告,發生了魚類異常死亡的情況,懷疑有企業污水排放。此時,正值龍岩今年特大汛期之際,為了解情況,上杭縣委委派一名縣委副書記冒雨上山調查,第二天在紫金礦區一個排洪涵洞的洪水中,檢測出了高濃物質,初步確定致魚死亡的污水來自紫金礦區。由於污水不是從排污口而是從排洪涵洞排出,所以縣裏當時初步認定污水有可能是強暴雨持續沖刷銅礦作業區造成的。

  針對紫金礦業是否可能偷排銅酸水的質疑,7月14日,紫金礦業一位部門負責人在7月3日發生泄漏的銅礦濕法廠污水池邊説,池中的銅酸水仍含有銅離子,有回收利用價值,可循環使用,企業怎麼會主動把它排掉?

  6月25日,上杭汀江下游幾個鄉鎮的眾多養魚戶,抬著死魚到上杭縣政府上訪。這一天,受邀而來的省環保、水産、防疫專家也在上杭召開論證會,初步認定死魚原因一是受到洪水衝擊造成體質下降;二是由於污水中毒,初步懷疑是銅。

  無獨有偶。據位於紫金礦區江對岸的上杭縣珊瑚鄉彩坑村群眾反映,2008年11月,他們村9個養魚戶也曾發生魚類異常死亡現象。經漁業專家現場檢測告知:一、這些魚死於中毒而非生病。二、這些死魚體內銅鋅含量嚴重超標。儘管後來當地鄉政府給予這9戶漁民總計12萬元補償,但紫金公司並未承認這次事件跟他們有關。

  作為一個支撐著全縣70%財政稅收的大企業,作為一家在過去10年累計捐獻7.4億元用於社會公益、救濟、賑災事業的上市企業,作為一家先後在上杭、永定兩縣創立了慈善總會,並在全國多個省份榮獲過熱心公益表彰的中國黃金第一企業,以上的種種和它或多或少不能擺脫關係的事件,擺在一起來看,又是多麼的不協調!

  “一業獨大”是否帶來“監管難”?

  在上杭的經濟發展中,紫金毫無疑問是“一業獨大”。幸甚?不幸甚?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答案。

  在上杭民間,説起紫金和政府之間的關係,好聽的説法是,政府財政都要靠紫金,紫金又是政府的企業,政府監管起來當然難。難聽的説法是,那肯定會互相包庇。

  據賴繼秋書記回答:對紫金這個國有控股企業,上杭縣政府在承擔的服務企業、依法監管、履行出資人職責三項職能中,每項都必須盡職盡責。“我們從來不給紫金下達多快、多大的發展計劃指標。我們希望的是更穩健、更和諧的發展,特別是在環保方面。今年初我們還否決了一項他們準備到菲律賓投資100多億的開發項目。”

  這些年來,關於紫金的環保重責,始終是福建省、龍岩市關注的重點。這也如一座大山始終壓在上杭縣委、縣政府心頭,不敢掉以輕心。早在多年前,縣政府就在紫金內部設置了獨立的環保監測機構,批了兩個行政編制,由政府財政供養;並在汀江下游安置了一套水質自動監測設備,但恰在今年5月時遭雷擊壞掉,至今未能修復。

  “顯然,這一次事件中,這兩名同志沒有盡到職責,包括環保局的責任,到時我們肯定會追究。我們對紫金的監管,特別是環保方面的監管,絕不會軟弱並將繼續加強!”賴繼秋説。

  其實“一業獨大”帶來的不僅僅是“監管難”的質疑。由於紫金上市而使一小批上杭人“一夜暴富”,近年來大大拉動了上杭縣日常消費價格,房地産價格也一路飛漲,甚至娛樂産業也由此大量增加。原本就對紫金污染疑慮重重的當地群眾,自然也就更加怨言滿腹。

  “這次事件讓我們意識到這的確是個嚴重的問題。如何將紫金創造的財富,更廣泛地普惠到全縣民生事業中,讓更多群眾享受到上杭發展帶來的實惠,這也將是我們上杭縣下一步要更加關注的重點。”賴繼秋表示。

  對於紫金公眾形象與紫金地位不相符的説法,陳景河表示在這方面的確存在問題。關鍵還是要先做好自身環保工作,只有如此才能徹底消除群眾疑慮。據介紹,目前紫金已準備委託專家,投資2.6億元,按照“清污分流、銅金分流”的原則,啟動一個全新的銅礦環保建設體系。這個體系建成,新的銅礦採冶區將可確保在正常氣候條件下,工業用水全部內部物質循環;極端氣候條件下,也可保證處理達標排放,絕不會再有外滲污染事件發生。

  以紫金的實力和工藝水平,這樣的承諾並非不可做到。但除了硬體外,責任心、內部管理機制如何強化?公眾、媒體等外部力量有效監督的機制如何構建?這些是大家更關心的問題。否則圍繞著紫金的污染陰雲,是不會因改善了工藝就能散去的。

  本報記者 趙鵬 余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