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社科院發佈報告指出“官本位”制約人才創新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3日 09: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社科院今天(22日)發佈“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報告稱,我國雖然已經進入人才資源大國之列,但是主要得益於巨大的就業人口規模,而非人才資源的平均可持續文化素質。其後果是,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步履艱難,口號空喊許多年,卻缺乏堅實的人本基礎。

  一份最近的研究顯示,在經合組織國家和“金磚四國”中,我國的人才資源綜合實力指數分值為0.041,排名第8位。其中,基礎實力指數、研發實力指數和科技效能指數的分值分別為0.002、0.025和0.053,排名第17、第10和第7位。這意味著我國人才基礎實力國際競爭力較差,就業人口科學文化素質也不高。

  報告指出,中國人才資源的平均素質,不僅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落後於很多發展中國家。當前,中國總體經濟實力排名在世界前三位,但是,無論是人才資源綜合實力指標及分類指標排名,還是人才資源的平均素質狀況,都不能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實力和地位相匹配。

  這種不匹配典型地體現在“中國創造”難以實現。工業産品的科技含量和創新性不足、高層次創新人才缺乏等問題,使得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差,在世界企業的高端競爭中,難以把握制高點和經濟決策的主動權,並嚴重制約了國內産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人才資源的綜合實力難以有效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報告稱,我國人才問題不僅是平均素質不高,而且分佈還不均勻。目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居世界第一位;研究開發人員總量190萬人,居世界第二位。然而,科技人才集中于大中城市,主要在科研院所以及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行業,而農村、企業和基層一線人才匱乏,經濟領域科技人才缺乏。

  “這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産業結構的升級和城鄉統籌開發。”中國社科院人事教育局局長潘晨光説,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存在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嚴重匱乏,企業和基層創新人才短缺,科技人才供給與經濟發展需求脫節、創新結合點錯位,科研投入嚴重不足以及管理體制機制創新不夠等問題。

  他分析説,影響人才創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官本位”現象嚴重,學術行政化制約了創新人才發展。在辦學模式上對教育的行政干預過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導型管理體制。在大學裏,學校通過行政力量對大學教學質量進行監管與評估,依靠行政手段抓質量,通過一些量化指標來衡量。

  “學術行政化以及外部各種干擾嚴重影響科技創新人才潛心研究,而且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評價標準和導向存在偏差,學術成為權力的附庸,高校中的學術活動浮躁,難以形成鼓勵科研人才專心從事科研工作的學術環境,以致難以産生高水平的創新成果。”

  另外,和發達國家不同,我國企業沒有成為培養創新人才的主體。目前,我國企業中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較低,僅佔40%左右。而發達國家企業擁有人才量一般達到70%左右,美國從事科研開發的科學家、工程師有80%在企業,英國有61%在企業。

  報告還提到,解決百萬“蟻族”問題,應著力縮小二、三線城市和一線城市差距。國家應對二、三線城市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促進二、三線城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大學畢業生的有效分流。(記者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