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社會萬象 >

中國10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 隨時可成災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18日 11: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閱讀提示】

  6月2日,廣西玉林市、梧州市降雨引發群發性地質災害,造成43人死亡和失蹤;6月4日,浙江衢州高速公路出現直徑8米、深度10米的大坑;5月23日,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因滑坡導致列車脫軌,造成19人死亡……

  這些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地質災害,其實只是近期地災的一部分。據國土資源部統計,1—5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4175起。

  據國土資源部統計,1—5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4175起,其中滑坡2915起、崩塌927起、泥石流138起、地面塌陷142起、地裂縫32起;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71起,13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6.1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發生數量、造成的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均增加。隨着各地汛期的來臨,進入5月份,全國地質災害發生頻率陡升,據統計,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3389起。

  【原因】

  極端天氣頻繁來

  人為因素也釀災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大。但是,地質災害年年有,為何今年那麼多?

  “變化莫測的局地強降雨和強熱帶風暴導致的暴雨,使地質災害的突發性越來越強、監測預警的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西部山區降雨量比去年平均偏高10%—20%。”中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殷樂平説,遭遇大旱的廣西、雲南等西南地區,持續乾旱造成岩土體松散開裂,山體緊固性發生變化,一旦遭遇強降雨,發生突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概率將會明顯增加。在西北地區,近些年連續遭受低溫雨雪和暴雪冰凍天氣,隨着氣溫快速回升,冰雪融化、凍脹等引發的地質災害不斷增多,黃土地區受長期乾旱等影響,且切坡建房和亂挖窯洞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隨着雨水增多,將不可避免地出現點多、面廣的黃土崩塌災害。

  過去,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汛期,但是隨着全球氣候變化,災情已從汛期擴展到全年各個時段。2008年11月雲南楚雄發生群發性泥石流、2009年11月山西中陽和今年3月陜西榆林發生黃土崩塌事件,這都發生在汛期以外。地質災害防治不應僅僅局限於汛期,也不應僅僅局限於多雨濕潤地區。

  “地質工作滯後,工程建設引發的人員傷亡也在不斷增多。特別是,近年來,由於施工駐地等臨時設施選址不當,監測防範意識不夠強,引發了地質災害和人員傷亡。”殷樂平介紹説。

  據國土資源部有關部門分析,今年5月份,全國3389起地質災害中,自然因素引發的有3229起,佔總數的95%;人為因素引發的有160起,佔總數的5%。自然因素主要為降雨和重力作用等;人為因素主要為切坡建房、修路、採礦和開采地下水等。而災害類型以滑坡為主,災害等級以小型為主。滑坡共發生2444起,佔總數的72%。

  【警示】

  6月進入高發期

  防災之弦要繃緊

  地災一旦發生,眾多生命止於一刻,財富毀於一旦。伴隨着全球氣候變化異常,我國的極端氣候事件也頻繁發生,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常態化提出了要求。6月份我國各地進入主汛期。根據地質災害多年發生規律,6月份也是地質災害的高發期。國土資源部預測,總體上地質災害發生的頻次和危害程度可能較5月份偏重或基本相當。全國10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隨時都有發生災害的可能。

  為預防可能發生的地災,國土資源部和相關部門採取了多項措施,健全群防群測體系;全國共安裝了10萬餘套裂縫報警器和滑坡預警伸縮儀,監測效率和預警水平明顯提高;全國共有30個省區市,260個地級氣象局聯合當地國土資源部門開展業務,各地國土資源和氣象部門通過電視、廣播、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發佈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據國土資源部統計,2009年,全國共成功避讓地質災害209起,避免人員傷亡14330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與2004—2008年全國平均數相比,死亡失蹤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分別下降了31%和41.5%。三峽庫區已連續6年實現地質災害人員零傷亡。而今年1—5月全國共成功避讓地質災害157起,避免人員傷亡3825人。

  “現在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都已經初步建立群防群測網絡,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會出現問題。但是每年發生的地質災害大多發生在圈定的地質災害點以外,由於不少地質災害點多分佈於偏遠農村和山區,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和人員轉移的工作難度很大。”殷樂平説。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表示,要切實加強對於村民宅基地建房的選址管理,最大限度避開黃土崩滑危險地段。對新的建設項目、城市和集鎮規劃等必須開展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同時,繼續大力推進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儘快覆蓋全國1640個山地丘陵區縣(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