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聯播 >

[視頻][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科學支撐發展 創新引領未來

發佈時間:2011年02月14日 1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進入[新聞聯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十一五"以來,國家全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著力解決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掌握一批核心自主知識産權,有力促進了國家創新能力提升。

  大氣物理學家呂達仁院士,這段時間一直在思考大氣排放和碳收支的有關問題,併為國家生態環境良性發展探索可行之道。

  大氣物理學家呂達仁院士:我們要採用更為完善全面的調查,從中整理出一些很好的我們理解的新的規律,建立起更好的模型,支持我們國家的(綠色低碳)發展。

  呂達仁説,大氣排放碳收支研究,是一項國際前沿的課題,國家知識創新工程在五年前就已經佈局環境與生態學的研究工作,並在全國26個生態區域,建立了完整的監測系統,使自己領銜的相關研究一起步就先於國際同行。知識創新工程不僅要讓基礎科學研究搶先一步,更為實際應用提供了支持。

  記者:我們看到的這個圖表,是中科院近30年來對國家糧食産量進行預測的一個數值圖,這上面紅顏色的線是,每年年初中科院對糧食産量的預測,綠色的是每年年底國家公佈的最終糧食産量圖,我們能看到,這兩條線的走失基本一致,兩者的平均誤差率不到1.9%,而西方國家對於糧食預測的誤差率一般在5%左右。

  之所以能夠進行準確的預測,是數學家運用系統科學集成的思想,創造了新的數量和計量經濟模型。"十一五"期間,知識創新工程的實施相繼解決了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先進衛星等戰略工程領域的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並建成了上海光源等11個大科學裝置。激光物理、量子通信、納米科技、認知與神經學等方面基礎研究獲得國際領先創新成就,我國在化學、材料科學、數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地球科學、物理學等科研領域位研究實力居世界前五位。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我們正在從一個跟蹤模倣這樣一個研究,逐漸地向能夠帶動(創新)這樣一個方向去轉變。

  日前中科院全面啟動"創新2020"發展戰略,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組織實施一批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來佈局中國科技發展。其中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未來先進核裂變能、空間科學、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等4個專項已經啟動。未來五年,國家將在能源資源、先進製造、先進材料、感知信息、普惠健康、海洋科技等領域,持續深入開展戰略研究,來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並形成集群優勢。

  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它都是體現出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這樣一個技術的突破,有可能帶動一些新的産業的發展,推動一些技術革命,滿足國家一些重大的戰略需求。

(視頻編輯:孫繼禮  文字編輯: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