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聯播 >

[視頻][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促發展 保民生 科技助力成果顯著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14日 19: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

進入[新聞聯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作出《關於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經過五年的貫徹落實,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納米器件重點實驗室,而這也是苦守在前沿科學一線的彭練矛和陳清工作的“主戰場”,在這個實驗室內任何極小的灰塵都有可能影響到實驗結果,所以365天的每一天他們都要“全副武裝”,在這裡用世界最先進的電子顯微學方法,做著公眾認知度不高,但卻支撐著中國比肩國際前沿的基礎科研工作。

  當然,科技不都是這樣高深莫測,它其實早已走進我們的生活。“十一五”期間廣泛應用的糧食儲備四合一新技術,不僅有效減少了儲備糧的損耗,而且由於保鮮效果好,已經徹底消除了我國儲備糧中的陳化糧。

  國家糧食研究院院長吳子丹:如果我們按我們13億人口,每人一天吃一斤糧食來計算,我們這些糧食夠全國人民吃100天的。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科技領域列入到十一五的關鍵詞,我認為第一點就是自主創新,第二個是引領支撐,跨越發展,科技惠民。

  五年來,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環境明顯改善,中央財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以上的年均增長,2009年帶動全社會研究與開發(R&D)支出5802億元。

  國家科技進步獎中68%的項目由企業&&或參與完成。無論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這樣的傳統軍工企業,還是“三一重工”等民營企業,都已成為助力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領軍者。

  未來五年,科技將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危機,解決能源資源短缺,環境保護等涉及人類共同挑戰的關鍵領域發揮更大作用,通過自主創新提升我國科技實力。

(視頻編輯:喻清卿  文字編輯:孫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