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聯播 >

[視頻]24年科技攻關 我國核電站鈾利用率將提升60倍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03日 19: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新聞聯播]>>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新聞聯播):經過二十多年的自主科技攻關,我國科學家近日成功實現核動力堆中燃燒後的鈾、钚材料回收。若將钚材料在動力堆上實現循環利用,意味著現有核電規模下,我國已經探明的鈾資源從大約能使用50到70年,變成足夠用上3000年。

  核電站發電,是通過鈾等原料在核反應堆中産生裂變反應,放出能量。如同火力發電站要不斷加煤:核電站在燃燒了一段時間後,也需要更換燃料。被換下來的核燃料組件,叫做乏燃料。它類似于“煤渣”,但卻仍然含有高達96%左右的沒有用過的鈾,和燃燒過程中新産生的核燃料。我國突破的技術體系,就是能把乏燃料中含有的核燃料提取出來,再製成新的核燃料。

  中國核工業集團總經理孫勤:掌握了這個技術以後,現在在國際上在核燃料這個工業裏面,我們是極少數幾個能夠形成核燃料循環的一個國家。

  此前,我國對核電站不斷産生的乏燃料只能存在特殊的深水池裏,通過特殊處理過的水來屏蔽核輻射,而法國、英國、俄羅斯等少數掌握後處理技術的國家,都對外技術保密。

  中核集團後處理中試工程總工程師王健:就像咱們早年的,咱們把原子彈叫爭氣彈,那麼同樣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技術也是這麼一個道理。要有自己的後處理技術,在國際上才能有發言權。

  1986年,中央確定把中國核工業集團404廠建設成為我國的後處理基地。

  本台記者王曉潔:大家看這棟樓,這棟小白樓,就是目前我國唯一的一座進行動力堆乏燃料後處理的研究基地,它所在的位置是在我國甘肅的茫茫的戈壁灘的深處。

  20多年間,我國科學家就是在這裡,自主設計、自主建設、自主調試。

  2004年10月,後處理設施水線全線貫通,打通了工藝流程。

  2010年3月,首次試驗剪切包含5%乏燃料的熱組件。

  中核集團後處理中試工程總指揮王俊峰:我們的調試是分階段進行的,先是5%。5%簡單説,就是只有5%的動力堆的料,其它的料用別的代替的。

  含5%乏燃料的組件試驗成功,隨後又成功進行了含50%乏燃料的試驗。2010年12月,乏燃料組件加到了100%。

  中核集團後處理中試工程總工程師王俊峰:100%這時候就完全是核組件了。我們製備出了合格的鈾産品和钚産品,所以説我們是成功了。

  中國核工業集團後處理專家張天祥:為這項工作奮鬥的老一代科學家已經離開了我們,我想這也是他們的心願實現了。

(視頻編輯:孫繼禮 文字編輯:杜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