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五億贊助如何改變中國足球 關鍵還在青少年發展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8日 14: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從2011年到2013年分三批選拔16歲以下球員百餘人,進入歐洲的足球俱樂部訓練比賽

  記者/唐磊

  中國男足被老撾足球隊先進兩球、日本女足奪得世界盃,一系列來自足球的刺激沖淡了大連萬達為中國足球3年投5億元的喜訊。以前説中國足球缺錢,簽不來好教練、無法發展青少年足球,現在有錢了,讓人迫切希望看到5億元的成效。

  其實錢不是最大的問題,即便有了錢,中國足球運轉的方式不改變,就算投50億元又能如何?!

  女足、裁判、選帥,都尚無具體程序

  巴西世界盃預選賽首輪,中國隊主客場丟了兩球,才戰勝老撾。本無懸念的比賽,被中國隊演繹得“跌宕起伏”,世界排名174名的老撾也成了難纏的對手。

  主教練高洪波又一次被推到火山口。上任兩年多來,高洪波已經多次“被下課”了,在金主大連萬達承諾不惜重金為國家隊聘請外教的背景下,一切都只是時間問題。

  萬達方面曾表示,將選派青少年去西班牙的俱樂部培養,球隊的風格要保持一致。這讓很多人猜測新主教練可能會和西班牙有一定淵源。前巴薩主教練裏傑卡爾德入主沙特隊後,西班牙籍名帥阿拉貢內斯、卡馬喬等成為“緋聞”對象,猜測的人選仍在不斷擴大。在很多人眼中,萬達肯出幾百萬美元的年薪,不愁請不來人。

  自萬達發佈贊助消息快一個月了,主教練的篩選仍沒有進展。況且萬達這麼大的計劃,不可能在簽約後才開始動作。有人猜測,行動遲緩的原因是足協不希望將選帥權交給萬達,萬達也不願放權,擔心錢被糟蹋了。但更多人希望這是萬達和足協達成一致意見,任何一方都保密,不單獨透風。畢竟這是雙方開始的第一項合作,也是較重要的一項。

  在這項3年5億元贊助的合作協議中,萬達廣場以3年1.8億元的總費用冠名中超聯賽,解了燃眉之急。並承諾每年投入1000萬元給裁判,提高裁判的待遇,希望能高薪養廉。

  目前,國內幾乎所有裁判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吹罰中超比賽的津貼標準是主裁判每場1800元,助理裁判每場1200元,第四官員則為1000元。在國際裁判界通行的津貼是“頂級聯賽每場執法津貼不低於該國的平均周薪”。(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0年中國國內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37147元,每週約為714元)

  “如果光靠大幅提高薪酬,達不到維護公平的目的。如果某個財團贊助,那裁判會不會偏向和該財團有聯絡的球隊呢。”廣州體育科研所研究院段嘉元長期從裁判工作研究,他對《中國新聞週刊》説,“應該把更多錢花在培訓裁判身上,比如請亞洲裁判委員會成員年年來講課,他們帶來的一些教學片,對我們的啟發很大,還能讓他們更熟悉中國的裁判員。”

  萬達同時表示要出資贊助女足國家隊、冠名中國女足超級聯賽。如何發展女足?中國足協尚沒有規劃方案,此次合作的細節也沒有落實,這使得它更像是一項附帶的條款。但這其實和青少年培養是分不開的,剛剛在德國奪得世界盃的日本女足就是最好的例子。

  只有青少年發展才有希望

  在萬達和中國足協簽訂的戰略協議中,從2011年到2013年分三批選拔16歲以下球員百餘人,進入歐洲的足球俱樂部訓練比賽。為避免重蹈當年健力寶隊留學巴西時集中訓練的模式,這些球員將分散到各個俱樂部。

  另外,萬達還將出錢舉辦全國10~17歲3個年齡組的青少年足球聯賽。

  這兩項關於青少年足球的舉措,被看做萬達3年投5億元的核心。萬達董事長王健林曾公開表示:“三年後,全國青少年足球的參與人數達到職業化初期七八十萬人的程度,那才是成功的標誌。”

  “派出國的做法是對的,但要吸取健力寶模式的教訓,整體派出效果不好。如果能分散在各個俱樂部,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讓孩子獨立的在歐洲闖蕩。但光派出去是不夠的。建立國內的青少年聯賽體系是根本,中國足球屢敗屢戰就是因為沒有這個體系。”前中國足協青少部主任馮劍明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王健林以前跳出足球看足球,更明白了。他回來重點提了青少年的問題,他看出了長期落後的癥結。”

  近鄰日本,提出來希望2050年再舉辦世界盃,並奪冠。日本國家隊的世界排名已穩定在世界前20名,越來越多的本土球員成為歐洲足球俱樂部的核心。

  而日本足球質的飛躍得益於其龐大的青少年足球人口。

  在日本,各年齡段的青少年隊伍都有比賽參加,不單J聯賽的俱樂部有梯隊比賽,各小學、初中、高中的隊伍也都有比賽,俱樂部梯隊和學校隊伍還有共同參與的賽事。

  在中國,除了足協舉辦U系列比賽外,學校球隊沒有成規模的校園聯賽。一支學校的球隊要想有比賽踢,就得參加U系列比賽,還得參加冬訓,既耗經費又耽誤學習。U系列比賽也不完備,常常是奧運會、全運會、城運會年齡段的比賽較多,其他年齡段比賽少,這也是各地方為球員改年齡參賽的動因之一。

  2011年初,在日本足協註冊的U12-15球員人數近25萬,U15-18近17萬,U12以下的足球人口超過30萬。而在2011中國足球發展論壇上,足協青少部主任孫哲東説:“國內從U13到U19,現有青少年球員U系列註冊3000多人。如果算不是註冊範圍內從事足球運動的青少年,2009年以前我估算大概在3~5萬人,過了兩年大概是在10萬”。

  青少年足球的死結

  在中國很少家長讓5-10歲的孩子為了成為職業球員去踢球,更多的只是身體鍛鍊和興趣培養。

  “校園內不許踢球”。這樣的牌子在國內一些校園內並不少見。一方面怕孩子耽誤學習,另外要是受傷了,學校擔待不起。

  從1964年起,國內足球界就開始和教育部門合作,但效果不佳,很多想法都沒有落實。隨著中國奧運金牌越拿越多,聽聞觀看國外的職業體育模式越多,改革舉國體制、讓體育回歸教育的呼聲就越大。

  “兩個部門老喊體教結合,但在具體運作上沒有人出來解決問題。教育部門沒有站在應有的角色上,體教結合,教育部門應該是主角,體育部門是配角,現在相反。”馮劍明對《中國新聞週刊》説。

  為了“全國校園足球計劃”,馮劍明常到各學校考察,對校長進行培訓。很多校領導很困惑,問“為什麼是體育部門的人來,教育部門為什麼沒來,他們很了解我們的具體情況啊。有些事情少了教育部門的章根本辦不了。”馮劍明説。

  許多有識之士都為體教結合呼籲了很多年,但除了讓成名的運動員進大學,放幾支專業運動隊進入學校培養外,決策部門無實質性舉措。

  2009年2月19日,全國校園足球領導小組成立,馮劍明任辦公室主任。教育部派來兩名工作人員,國家體育總局派了兩人,足協派了兩人組成領導小組成員。

  馮劍明去工商局辦理“全國校園足球辦公室”公章,工商局要求他出具國務院正式批文,要求細化辦公室的人員編制、組織機構,馮劍明都拿不出來。

  “到現在為止,真正在校園足球辦公室辦公的,除了體育系統的人,教育系統沒人參加。可這是非常關鍵的環節。”退休不久的馮劍明對《中國新聞週刊》説,“中國足球像國歌唱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卻還沒有一個有身份地位的人站出來統領中國足球。”

  1992年,標誌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開端的紅山口會議之後,每任足協領導都在公開場合表示要重視青少年足球,但都無法實施。

  “每任領導都説重視青少年,但都不重視青少年。每任領導都有青少年發展規劃,但都沒有落實監督檢查。南勇被抓進去之前就曾説,‘青少年發展是雷聲大雨點小’。” 前中國足協青少部主任馮劍明對《中國新聞週刊》説。

  國內青少年足球不斷萎縮。計劃經濟下圈養的運動員培養方式早已不再被家長認同,而國內體育圈上下仍沒有找到符合規律的運動員培養方式,一切還是老一套。

  一直到2011年7月,中國足球都沒有一套統一的青少年訓練大綱。一些足球傳統學校培養的孩子,無處輸送,特別到了高中階段,很少有學校重視。

  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主任韋迪在2011中國足球發展論壇上表示,今年10月將推出訓練大綱,進一步實施競賽體制改革,排除功利主義。下一步要和教育部真正合作起來,讓足球真正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有幫助的運動項目,而且讓他們終身受益。

  在校園足球計劃中,國家每年將投入4000萬元給學校開展足球運動。有人認為,4000萬太少,即便只分攤到校園足球活動首批44個城市的學校也杯水車薪。

責任編輯:夏金玉

熱詞:

  • 中國足球
  • 足球發展
  • 青少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