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以反腐敗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邁向黨建科學化④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2日 06: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0年來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堅決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再次把反腐倡廉工作提到了關係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並且將反腐倡廉工作定位為“黨必須始終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

  9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直旗幟鮮明、一以貫之地反對腐敗,但同時也應看到,當前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艱巨。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此,“七一”講話強調,“全黨必須警鐘長鳴,充分認識反腐敗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舉措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堅定不移把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

  反腐敗,很難畢其功於一役。讓我們以“七一”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多管齊下、多措並舉,以反腐敗鬥爭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編 者

  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必然要求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今年夏天,“‘三公’經費公開”成為最熱門的詞彙之一。截至7月25日,已有84個中央部門陸續向社會公開了2010年度“三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費、公務接待費)經費決算數和2011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佔總數的85%以上。雖然社會上對已經公開部門的少數情況還有質疑、呼籲尚未公開的部門儘快公開,但絕大多數公眾對中央部門在短短幾個月內陸續向社會公開“三公”經費這一舉動表示認可,認為這是政務公開邁出的重要步伐,其初衷是為了讓社會和人民來監督公權力的公開透明運行,有利於從源頭預防腐敗的發生。

  “從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黨的事情,關鍵在提高黨建科學化水平。”中組部黨建研究所所長高永中認為,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一個系統工程,反腐倡廉建設是這一系統工程中極為重要的內容。“反腐倡廉建設抓好了,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就有了重要保障;反腐敗鬥爭抓實了,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就能進一步提高,黨的先進性就能進一步保持和發展。”

  在中央黨校教授高新民看來,所謂黨的建設科學化,通俗地講,是指按照符合黨自身運作的客觀規律辦事的過程。“政黨政治最深層次的規律就是失去人心任何政黨都不能生存,這也是中國共産黨建設所遵循的最根本的規律。腐敗腐蝕,會使黨失去人心。所以,黨的建設科學化必然包含有反腐敗內容。”

  她分析,腐敗現象存在的終極原因,一是權力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且失去制約,二是私有制和私有觀念的存在。這兩大歷史條件的存在,導致反腐敗是長期、複雜而艱巨的。同時,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腐敗又帶有特定時期的特點,“比如,改革開放以來,每當改革深入到某一領域,而該領域改革不到位、監管跟不上,該領域就容易成為腐敗的高發領域,從當年的價格雙軌制倒賣批文,到海關走私,再到高速公路、土地徵用等領域發生的案件,都顯示出腐敗現象呈階梯狀在不同領域集中爆發,説明現階段腐敗的發生和反腐敗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就意味著要用科學化的視角去看待黨的建設面臨的問題,用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來加強黨的建設,以反腐倡廉工作中發現的客觀規律為指導,去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更加有效地推進反腐敗鬥爭。“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正是黨多年來在反腐倡廉工作中摸索得出的規律。

  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7月23日,廈門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賴昌星在潛逃12年之後,被加拿大有關部門遣返回國。賴昌星被成功遣返充分表明了我國對打擊犯罪分子鍥而不捨的決心,也再一次表明,無論犯罪分子逃到哪,最終都難逃法律的制裁。發生於2000年的廈門遠華特大走私案,因其涉案金額之巨,辦案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案件涉及面之廣,實屬罕見,共有600多名涉案人員被審查,其中有近300人被追究了刑事責任,包括公安部原副部長李紀周在內的一批高官因腐敗而落馬。

  “如果腐敗得不到有效懲治,黨就會喪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七一”講話的這一論斷,充分顯示出黨懲治貪污腐敗分子的堅強決心。7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消息,在對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蘇州市原副市長姜人傑依法核準死刑後,已于當日上午被執行死刑。許、姜二人在落馬前,均斂財超億元,其貪婪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事實上,一些貪官也曾經為黨和國家作出過一定的貢獻;許多貪官在審判庭上接受審判時,都喜歡提及自己當政期間的諸多功勞。但是功不能抵過,正如著名的“塔西佗陷阱”所言——“當政府不受歡迎的時候,好的政策與壞的政策都會同樣的得罪人民”。因為腐敗從根本上來説損害的是廣大人民的利益,他們對腐敗的危害最有切膚之痛,他們對以權謀私的貪污腐敗分子最恨之入骨。如果放任腐敗現象滋生蔓延,那麼黨的執政地位就會失去基礎,人民自然不會擁護和支持黨。

  “目前,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時期,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權力干預各種工程項目的事情並非罕見,許邁永等人的教訓足以引起我們對市場經濟中濫用行政權力的反思。”高新民分析,不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加上失去制約的權力,不腐敗就要靠人的素質、思想覺悟支撐了,“很多事實證明,這很難靠得住”。

  正因如此,我們黨從來都對懲處腐敗分子毫不留情。從劉青山、張子善,到成克傑、胡長清、陳良宇、鄭筱萸,一批黨的高級領導幹部因為腐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為廣大黨員幹部一次次敲響了警鐘。

  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

  “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牢記,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決不能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或少數人私利的工具”,“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在“七一”講話中,胡錦濤總書記對黨員領導幹部提出諄諄告誡。

  沒有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如何讓權力得到更多人的監督?2010年11月,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印發了《關於開展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各省都要開展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的試點工作。

  而在此之前,河北省已經開展了這方面的探索,從2009年開始,舉全省之力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圍繞權力運行前、中、後三個關鍵環節,不斷建立健全行政權力廉政風險評估防範機制、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機制、績效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積極構建覆蓋權力運行全過程的完整監控鏈條。2010年,河北省又全面開展了國企、高校、公共企事業單位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建設。

  “目前,全省權力監控機制建設的內容不斷深化、領域不斷拓展,在增強黨員幹部的廉政風險意識、改進幹部作風、規範權力行使、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發揮了切實有效作用。”河北省委常委、紀委書記臧勝業告訴記者。

  高新民認為,從源頭上防止腐敗,需要建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這屬於更為複雜的領導體制的改革。任何權力都需要制約,這是防止濫用權力、以權謀私的關鍵一環。”她説,“權力制約有多種途徑:一是改善權力結構,防止某一權力過大而失去制約,導致監督不足;二是以權利制約權力,比如,群眾參與決策的權利,知情權、選舉權等權利的實現,都有助於防止濫用權力,這屬於權力運行機制的改革;三是以道德制約權力,即黨內、全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形成制約權力的內在力量。”

  “講話十分重視集體決策和權力監督的反腐意義。集體決策的核心是權力的監督與制約。講話不僅強調權力的人民性,解決決策權力的價值性問題,要求黨員領導幹部牢記宗旨,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而且強調權力的規範性,解決決策權力的程序性問題,要求以民主集中制為核心,完善黨代表大會制度和黨內選舉制度,完善黨內民主決策機制。而權力監督問題説到底要靠自律和他律的統一,既要依靠德治,做到自重講黨性、自省自警重品行、自勵作表率,永葆共産黨人政治本色;又要依靠法治,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分析認為,“可以期待,隨著‘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制度、黨務政務公開制度和黨內民主制度等一系列監督約束制度的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內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等權力之間將形成更加有機統一的運行機制。”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反腐敗
  • 實際成效
  • 取信於民
  • 黨建科學化